打开APP

调查报告:武汉今年上半年充电桩用户使用细节全扫描

2016年6月,以武汉市科技局提供的《车辆-充电设施统计汇总表》(以下简称汇总表)4月版为蓝本,示范运营公司对列表所示武汉市目前所有的充电桩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调研结果分享如下:

武汉市《车辆-充电设施统计汇总表》4月版统计充电站274个,其中交流电桩1260个,直流桩340个。

1、品牌占比

(1)武汉公共充电站点运营品牌占比如下:

图(二)

来自交投、特来电、万邦新能源三家运营的电桩总量约占武汉市公共充电桩总安装数量的80%。

2、使用率占比

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6.21~6.24),共记录在充电车辆111台,其中交流充电桩在充41台,直流充电桩在充70台,此期间直流桩使用率较交流桩的使用率高,用户更加倾向于直流电桩充电,占比如下图示:

图(三)

图(四)                                                                      图(五)

3、影响用户充电选择的因素

除可向公众提供充电服务的站点数量及电桩数量有限以外,影响用户进行充电选择的因素还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车桩适配

武汉市现有充电桩共10个品牌,与在售(含租赁/展出)的主流车型品牌11个,我们分别将不同品牌车型与不同品牌电桩进行充电适配,结果如下:

第一电动网新闻图片

第一电动网新闻图片

注:5个品牌直流电桩无适配乘用车充电的直流快充桩,故其适配率为0。

因为10个品牌25种车型中有11种车型不支持快充,所以直流桩适配率不如交流桩。

第一电动网新闻图片

注:车辆适配率=可用充电桩类型数/统计充电桩数量*100%、电桩适配率=可充车型数量/统计车型数量*100%

目前,距2015年底新国标出台已经半年,经过调查核实,武汉市目前按照新老标准建设的充电桩处于共存状态,截止目前新老国标品牌充电桩分布如下:

第一电动网新闻图片

注:以上电桩品牌共计11个,其中比亚迪充电桩为比亚迪专用桩,未参与车型适配验证。

不同品牌、年限的新能源车型与不同品牌的充电桩之间因为执行不同的标准协议,必然存在车桩不能握手成功的可能,这无疑增加了新能源汽车用户充电的困难。

(2)停车费用

图(六)

调查期间我们发现,用户更倾向于选择免费停车的站点进行充电。

(3)充电费用

图(七)

充电费用方面,因目前90%的电桩收费都在1.6-1.8元/度,故1.6-1.8元/度的费用区间是选择率最高的,但这不能代表此费用区间的用户接受度最高,从图(六)我们仅可得出的结论是2元/度以上的充电费用用户接受率最差。

(4)公众知晓度

从调查情况来看,随机在交投琴台充电站询问10个新能源汽车用户,8个表示只在琴台和家里或者单位充电,仅2人表示知道特来电或者星星充电,但未充过,或者只充过1-2次,对于琴台以外其他的充电站点所知甚少;

(5)充电APP使用便利性

充电APP的发展成为充电桩行业的新亮点,本次调查我们同样对目前在用的4种充电app进行了使用验证:

找桩功能:这是充电APP非常重要的功能之一,各品牌APP基本都能在自身应用中实现该功能,但却不能对充电桩位置进行精准定位,充电桩附近几乎都没有明显标识,找一个站点可能会花费半个小时以上时间;

在线操作及支付:仅部分品牌APP支持在线充电及支付功能;

全面性:各品牌充电APP仅能标识出自己运营的电桩,对其他品牌的电桩则不能统一表现,不利于车主最快速地找桩。

4、充电桩调查过程中发现的其他问题

(1)电桩损坏修复时间长。本次调研过程中记录的6个故障充电桩分布于4个站点,其损坏时间全部超过1周;

(2)夜间充电站利用率低。夜间80%以上充电站点会因为关门或者收取高额停车费,无法吸引到附近有充电需求的新能源汽车用户进行错峰充电。

5、总结

通过本次充电桩使用情况的调研,我们发现并总结问题如下:

1)武汉市的充电桩已经一改2015年之前遍地开花的景象,充电桩业务正逐渐由少数几家有能力有实力的企业或单位来进行建设并运营;

2)武汉市充电桩利用并不充分,闲置桩较多,其中交流桩闲置率较直流限制桩闲置率更高;

3)车桩适配性、停车费用、充电费用、公众知晓度、充电APP使用便利性等都是目前影响武汉纯电动汽车用户进行充电选择的因素;

4)充电桩缺乏统一有效管理,损坏电桩修复周期较长,急需建立统一的充电桩运营管理服务平台,并明确管理与考核机制;

5)夜间错峰充电受限,目前充电桩资源较丰富的商业充电站点夜间或者关门,或者收取高额停车费,此类问题后期进行充电站规划运营时应该兼顾进行考虑。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武汉示范运营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