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不仅仅是一字之差,“清洁能源汽车”浮出水面

全国两会的热风+新能源的热度,使得全国两会的汽车代表、委员的高谈阔论、一举一动都格外瞩目,还真是百花齐放、百家齐鸣。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汽车”,牵动汽车业的神经。

从2015年总理报告提出“新能源车”到2017年总理报告提出“清洁能源汽车”,绝非一字之差,意义和含义深刻,彰显我国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发展绿色汽车、新能源汽车的新思路。行业专家认为,能称得上“清洁能源”的不仅是电力,还有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

汽车情报老专家程振彪认为,对于清洁能源汽车的范畴,现今阶段可用于汽车的生物燃料主要有乙醇、生物柴油、沼气之类的燃气等,属于广义的新能源汽车,以此为燃料的汽车称为清洁替代燃料汽车。乙醇单独使用或以一定比例加入普通汽油,其使用效果和汽油大致相当,排放量总体上较低。生物柴油总体上比普通柴油清洁,燃烧后产出的有害物质较少。以沼气为代表的生物燃料用于汽车,其使用效果和天然气类似。

众所周知,在经过多轮思辨后,我国汽车界前些年将新能源汽车的主流方向定为纯电动汽车,纯电动的技术路线,直接跳过中间的弱混、中混等混动汽车。最近,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快人快语,提案增加过渡产品,在全国推广甲醇汽车。甲醇,由煤、焦炉气、煤层气、天然气、生物质、二氧化碳排放废气等多种资源李委员认为,发展甲醇汽车可减少空气污染程度,可拉动中国已批准的煤化工项目,提高经济效益。

毋庸讳言,发展电动汽车的技术瓶颈并未突破,一是电池本身的能量密度、低温运行等问题目前无法解决,二是电动汽车充电时长的特性只适用于短途而无法满足长途需求,即快充损伤电池,慢充则耗时较长——3-8个小时。续航短、低温衰减、充电桩少等因素,让电动车主普遍都有续航焦虑症。

在攻克电动汽车技术难题的进程中否需要“过渡产品”?过渡产品就一定是甲醇吗?这还值得商榷! 工信部自2016年11月就表示将深化甲醇汽车试点,建立标准体系,并在3月1日举行的全国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座谈会上对甲醇汽车的市场化运行模式进行了探讨。

业内专家认为,甲醇汽车是诸多替代燃料汽车的一种,但逊色于乙醇和天然气汽车,甲醇从煤里而来,这仍要耗能,有污染。发展甲醇汽车,问题还是甲醇的来源,若利用天然气制甲醇就不可取,不如直接发展天然气汽车;若从煤层取甲醇不如直接制氢,发展燃料电池汽车用煤制甲醇,不如用煤制氢,这些都要通过全生命周期实验研究,看哪种方式更好。

关于“过渡产品”,全国人大代表、科力远董事长钟发平曾连续三年建议大力扶植混合动力车型。就在业内讨论“舒服哥”的甲醇汽车可行性时,汉能董事局主席李河君针对太阳能汽车发展递交提案,认为太阳能汽车是面向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创新应用形式,他提出要鼓励支持太阳能汽车研发应用,这是抢占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制高点。

太阳能汽车,也属于新能源汽车,其驱动汽车的电力来自覆盖车顶的太阳能电池板。此种车目前还远未达到实用化,只是作为一种科学试验的概念车。早在2001年,上海交大舅曾研制出一辆纯太阳能(电力)驱动的思源号太阳能汽车,在太阳能下充电4小时,可行驶1小时路程。

关于天然气汽车,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湖南石油分公司总经理潘桂妹在两年前就建议加大天然气汽车推广力度,逐步完善天然气汽车生产、加气站建设、天然气汽车购买补贴、加气站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支持政策。 

从两位李委员和钟代表、潘代表的提案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还存在较大想象空间,更多元化。无论是既定的纯电动也好,还是国家、国际和社会正形成的新共识——氢能源也好,还是两位李委员提出甲醇汽车、太阳能汽车、天然气汽车等,从李克强总理的报告可读出,服从的前提是必须环保、绿色、经济,而面临的共同问题就是获取和与之匹配的基础设施、配套问题。以新能源汽车最具战略意义的突破口——燃料电池汽车的加氢站为例,虽然设置密度不必像纯电动汽车充电站那么高,建设起来肯定比充电站要复杂得多,牵涉的面更广。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E车汇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