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可燃冰,能燃起清洁能源汽车的“冰封期”吗?

真是可喜可贺!历史性突破,中央发来贺电!中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可燃冰并不是什么新物种,它是天然气水合物,主要成分是甲烷,与天然气完全相同。

5月18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南海神狐海域蓝鲸一号钻井平台宣布: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这离2007年5月我国在南海北部首次采样成功差不多20年。

这是一个历史性突破!中央发来高规格的贺电!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对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的贺电中说:“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并参加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任务的各参研参试单位和全体同志:在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向参加这次任务的全体参研参试单位和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

党中央、中央人民政府在500多字的贺电中说,天然气水合物是资源量丰富的高效清洁能源,是未来全球能源发展的战略制高点。经过近20年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理论、技术、工程、装备的自主创新,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在掌握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中国人民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标志性成就,对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这距离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汽车”仅两个多月。从2015年总理报告提出“新能源车”到2017年总理报告提出“清洁能源汽车”,从政府报告中“鼓励”到中央高规格“贺电”,彰显我国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发展绿色汽车、新能源汽车的新思路。

中国汽车情报老专家程振彪认为,我国在海底成功开采可燃冰中央发贺电,可见此事的战略意义,其意义深远,令许多人想不到,它不亚于我国当年爆炸原子弹。他在2008年8月31日完成《我国清洁替代燃料汽车技术发展战略的选择》课题研究中从汽车能源可持续的角度专门对可燃冰做了介绍,并建议要大力发展天然气汽车及开发可燃冰资源。实际上,这关乎我国解决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之大事。早在1999年,国家科技部、环保总局、发改委等部门就启动国家清洁汽车行动计划,行动并不迟缓,投入并不少,但各种复杂原因收效甚微,或者说效果并不显著。

我们重视可燃冰试采成功的意义并不是说现在就依赖它,而只是认为其给我们开辟了前景,发展天然气汽车的方向是正确的。如果说2030年可望商业化,听起来很远,实际也就10来年。程振彪回忆起说,他在2008年提出可燃冰距今近10年,业界认识不到这个问题,时间一晃就过去了。

针对媒体报道中说“假设一升可燃冰等于164升天然气,100升天然气可使汽车跑300公里,那相同体积的可燃冰可使汽车行驶5万公里”的说法,程振彪说,这仅是理论上的计算,也不算是谣言。这是很简单的算术题,仅仅是个比方。在程振彪的著作中也有这样的话:相同体积的可燃冰释放的能量是天然气的164倍。这样的说法更严谨些。

要说天然气和可燃冰首先会动谁的奶酪?肯定是煤和石油!对汽车来说更显得迫切,无论是传统的燃油汽车还是主要靠煤电获取动力来源的电动汽车。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关键一步,后续任务依然艰巨繁重。正如贺电中所说希望促进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采产业化进程,为推进绿色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关于天然气汽车,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湖南石油分公司总经理潘桂妹在两年前就建议加大天然气汽车推广力度,逐步完善天然气汽车生产、加气站建设、天然气汽车购买补贴、加气站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支持政策。可燃冰的发现和试采成功将使天然气汽车的发展前景更好看好。可燃冰延长了天然气的使用寿命,其含有的有机碳总资源量相当于地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总量的两倍,可看作是人类后石油时代的主要能源之一。

从今年两会的提案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还存在较大想象空间,更多元化,在相当长时间内可以说会并行、两腿、多轮、多路径发展,并不会谁吃掉谁、谁淘汰谁。无论是既定的纯电动也好,还是国家、国际和社会正形成的新共识——氢能源也好,还是代表、委员提出甲醇汽车、太阳能汽车、天然气汽车等,也不管是一夜爆红的可燃冰也好,新能源服从的前提是必须环保、绿色、经济,而面临的共同问题就是获取和与之匹配的基础设施、配套问题。

以新能源汽车最具战略意义的突破口——燃料电池汽车的加氢站为例,虽然设置密度不必像纯电动汽车充电站那么高,建设起来肯定比充电站要复杂得多,牵涉的面更广。无论如何,天然冰是石油时代我国能源战略的新选择,也是我国清洁能源汽车的可行选择,至少为我国清洁替代燃料汽车核心技术争取了10、20年乃至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我们就应点赞、鼓掌、喝彩。

撰稿:边思远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E车汇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