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高端品牌新能源汽车解析:绝非简单电动化

  像是商量好似的,众高端车品牌最近扎堆推出各式新能源汽车,在近几年尤其是进入了高峰期。奔驰早在2009年8月就在中国推出了旗舰S级的混合动力量产车S400HYBRID,同年,雷克萨斯为LS系列推出了混合动力的LS600hL,宝马、奥迪也紧随其后都推出了自己的高档车型混合动力版和相应的量产计划。2010年以来,大众途锐、保时捷panamera、甚至于法拉利等传统高档车型均推出混合动力版本,一时间推出混合动力版本似乎已成为高端品牌的一股潮流。

  细看现在的高档车市场,每款车型都有自己的技术卖点。奔驰S级400、宝马730Li、雷克萨斯RX400h和英菲尼迪M35h虽然各自的目标消费者有所相同,却都采用了混合动力技术。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是由于技术限制,想环保的车型就要付出更高的成本,销售价格自然也要比同级车高出一截。因此能以中级和入门级身份进入市场销售环节的车型并不多,因为这两个级别的消费群体通常对价格都很敏感。而更高档的车型售价更昂贵,这意味着,先进技术的成本可能会在售价上被更好地掩盖住,例如奔驰的S400HYBRID国内售价在145万元左右,与其动力水平类似的S350则需要144万元,1万元的差价对于高档车消费者来说并不会形成负担,毕竟高档车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程度,要比中低端车型消费者要小得多。

  对很多高档车消费者来说,开低碳环保车型还能为自己带来热爱环保的良好形象,豪华又环保成为高端品牌的未来发展趋势。而从产品的角度看,混合动力仍然可以利用现有的车辆安全设计,在整体布局上也无需大动干戈,高档品牌所强调产品性能、舒适性和豪华性都能充分保留,通过中混、插电式混合动力的开发,在满足低排放的情况下,并不牺牲顾客在舒适性、驾驶乐趣和实用性方面的要求。因此高端品牌首先在混合动力市场化上进行突破也就不足为奇,待到技术成熟,再会由上而下普及,就像过去一百多年来汽车先进技术由高端向低端普及一样。

  不过跳出混合动力之外,就会发现高档车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有另外一个思路,尤其是对于纯电动汽车产品,高档品牌多将其定位在城市用途的小型车辆上,主要采用动力锂电池、电机做为汽车的驱动系统。而且部分高档车制造商还特别将新能源汽车与原有的传统品牌区别开来,尤其是像宝马、奥迪这样,甚至为新能源汽车单独创立一个子品牌宝马i系列和奥迪的e-tron,将旗下未来新能源汽车划归到子品牌中。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思路,是因为电动汽车的发展绝不是单纯的将动力总成电动化、内燃机换成电动机那么简单,电动汽车的技术成熟也不单取决于电池技术的优化,而是要从车辆设计之初的每一个细节上进行考量。以电动汽车的安全为例,奥迪对e-tron电动汽车可能的碰撞情况加以考虑,在电气高压系统设计布置中,把电力传导部件与其他部分绝缘,所有电线在布置过程中只要涉及到高压部分,均做出相当的安全余量。一旦电动汽车发生碰撞,电力控制系统会自动切断电池与动力部件的连接。而宝马则在电动汽车i3使用满足碰撞安全性的铝制车架,在乘员舱和车身面板中,采用高强度但质量更轻的CFRP碳纤维增强塑料。

  事实上,多数高端汽车品牌在涉及电动汽车的设计制造,都力图用各种复杂技术确保电动车与传统内燃机一样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而在增加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手段上国内企业习惯于增加电池容量。不过宝马、奥迪等高档品牌企业却是从空气动力学和车身轻量化上做足功夫,使各个部件在能量消耗上都降到最低。宝马推出的城市纯电动汽车i3,车身仅重1250公斤,比传统电动车减轻了250公斤至300公斤,续航里程也因此能达到257km;奥迪City E-tron Concept也通过减少车身尺寸、减少运载能力、降低车重三方面来达到电动车更高的续航能力。

  相比之下,中国企业对混合动力汽车的热情普遍不高,却雨后春笋搬的推出电动汽车,钟情于电动汽车的开发和市场化,在缺乏足够道路故障监测电源管理和相关测试的情况下上路运行,有些产品甚至连低温和高温测试都未做过,就已经开始在试点城市规模试运行,以至于出现很多原本可以在实验室就解决的问题。

  从目前的情况看,国外高端汽车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思路也许有些过于复杂,但从这些企业的产品开发思路中也不难看出,电动汽车这类新能源汽车在未来的发展中,无论是设计还是制造都将会是革命性的变化。但对中国企业来说,想要电动汽车实现市场化甚至赶超跨国企业绝非绝非简单动力系统置换那么简单。

  ( 编辑/董海荣 )

来源:腾讯

作者:综合报道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