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怼"百度Apollo的正确姿势

在自动驾驶圈,百度Apollo俨然网红。

因为圈子聚会中,这似乎成了陌生人之间寒暄和打破僵局的必备话题。甚至是在高德主办的一场论坛中,这样的尬聊也没有收敛。也许是碍于主人家的面子,探讨的话题中多有质疑之声。

某敏感的媒体逮到了这样的机会,成功地使一篇名为《百度阿波罗计划打折》的文章窜红于网络。在获取流量如此艰难的今天,迅速抓住热点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情。

就在刚刚,车评君运营的一个专业汽车人士的圈子,被丢进了一篇“雄文”——《重磅|汽车行业大地震,英法德同时宣布,加油站要倒闭了》。

车评君对此只能报以苦涩一笑,这是一个媒体哀鸿遍野的时代,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江河日下的今天,自媒体似乎给了人到中年还得再次谋生的、曾经饱受尊敬的媒体老师一条生路,然而曾经的秀才和文人一旦被直接丢进暴力的互联网流量江湖,直面惊悚、暴力、擦边球等题材的流量竞争,是多么的无助而又彷徨。堕落和坚守时刻在拷问着这个群体,包括车评君自己。

timg (13).jpg

再点开这位机智同行《百度阿波罗计划打折》的文章加以研读,发现其对百度Apollo计划的数据共享机制(像乘联会一样)并不了解。提到了通用收购cruise以及投资lyft和Argo(实际是福特收购),还说上汽斑马合资公司“斑马”在开发自动驾驶技术(完全没听说过),另外提到了腾讯和长安、奥迪的合作也令人感到费解(实在找不到有啥和自动驾驶有关)。引用某“砖家”评论自动驾驶合作生态,称只有alphabet的waymo那样软硬一体才能成功,对自动驾驶生态的认识显得业余。

鉴于车评君自己写的文章中经常错字连篇,似乎这也值得原谅。然而,为蹭热点而质疑,为关注度而为文,丢弃媒体的仪式感和职业感,并不是一种好的姿势。午夜梦回之际,内心深处是否会惶恐。

百度Apollo运营负责人张辉显然感觉受到了很大不公正的待遇,他花了10分钟手工码了541个字表达愤怒,节选一点展示如下,他说:“听说《***报》一篇Apollo文章又上热点了,看了一下文章,核心观点就是:Apollo声音大,但是车企参与度低。并且引用一个一个酸溜溜的人话说:「跟这50家合作好,最保底(要有)500名员工。除非就是蒙别人。」不瞒你说,我们还真有比这个数字更多的员工工作在Apollo项目上,还不算地图采集制作的人(具体人数保密)。即使这样,来自各大主机厂、Tier 1和出行服务商的合作需求还是超出我们的预期,我们现阶段只能排优先级支持,正在想办法解决「供不应求」的问题,没看到我每周都在朋友圈发招人贴吗。”

这让车评君对于媒体、车企和百度有了一些感慨。

媒体:应坚守责任感和专业性

此时的媒体人,于艰难求存之际,依然需要思考存在的价值,核心竞争力,思考未来和远方,以及在报道中正确的打开方式——始终不能放弃对责任感的专业性坚守。

因为媒体人,对这个社会和时代,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媒体影响着受众的眼界,思考的深度,甚至性格的养成。是这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汽车媒体人士,对前沿技术的了解也应是基本功,因为软件定义和科技改变汽车是大势所趋。专业性是媒体赢尊敬的唯一方式。

汽车产业,对于这片土地,这个国家,非常之重要,自动驾驶是中国汽车产业后来居上的重要倚仗。

鉴于车企短期内形成软件和AI的基因并不现实,国内自动驾驶控制系统的研发还是科技和互联网公司为主:BAT+华为。竞争格局如何呢?

8月7日,腾讯主管车联网和自动驾驶业务负责人马喆人被曝离职,加盟G7创业去了,截止目前自动驾驶不是腾讯集团的战略重点,是事业群下面的部门战略,腾讯通过投资保持对行业的接触。阿里则只弄出了一个Yun OS,基于图形界面交互的OS,不是未来车载OS的主流,阿里尚无成型的自动驾驶产品。华为一直在开发自动驾驶技术,但并不愿对外宣布,在战略上还不明晰。

截止目前,百度all- in AI,其Apollo生态依然是中国在自动驾驶市场中能够参与全球竞争的生态产品,依托中国广袤的市场和坚实的产业基础,百度Apollo是有机会赢的,德国零部件三强博世、大陆、ZF都选择使用其控制软件即可证明。相应的,中国汽车产业也是有机会赢的,然而道阻且长。

7月27日,美国参众两院一致通过《自动驾驶法案》,允许汽车制造商可以不用遵守现有汽车安全标准法规,量产自动驾驶汽车上路测试。第一年豁免2.5万辆,第二年5万辆,第三年10万辆。同时,限制各州擅自制定法案,这样可降低自动驾驶的研发和应用制造门槛。

美国上下同欲,在全力以赴争夺自动驾驶全球制高点。能对其霸主地位造成影响的,唯有中国。

这是一场国家之间的较量,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国家竞争,对此要有清晰认识,至少要到2019年2020年,才能看出胜负的苗头。

这是因为汽车产品对安全性的高要求,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验证。实际上需要大量的驾驶里程数据来验证产品的安全性。

百度的Apollo平台,能促进自动驾驶汽车上路测试的速度,产生有意义的驾驶里程数据。共享数据的好处是,每一家企业能够获得其他所有家的驾驶里程数据。显然,这一种好的机制,这也是苹果想在美国力推的机制,很奇怪吧,不信看苹果致NHTSA的信。但谷歌、特斯拉、Uber、通用、福特还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

作为媒体人,对于百度的Apollo系统,如果要对其进行批评,切莫以娱乐的心态对待之,应力求职业。有力度且犀利的文章不应灭绝,但应体现出责任感和专业性。这是“怼”百度Apollo以及其他报道对象唯一正确的姿势。

事实上,坚守责任感和专业性,不仅是为了被报道对象,而是媒体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媒体找回昔日荣光的唯一途径。

群魔轮舞的时代也是大浪淘沙的时代,真正能够存活的媒体不会超过10%,留下来的一定是在某些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有专业素养和职业操守的,令人尊敬的,具有品牌的。如果中国汽车能够成为全球第一,为什么不会出全球第一的汽车媒体呢?

车企:保持开放心态、快速行动

此时此刻,所有的车企都意识到产业的变迁及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但对于无人驾驶将会多大程度上影响这个产业,如何制定正确的策略拥有变化,尚无明确的模式,所有人都在探索。

车评君的建议是,保持开放心态,要多渠道全方位地了解行业领先的操作实践;快速试错,需要组建小规模的实践团队,在相关方面率先展开应用。

不要一下子造一个轮子,在对自己的核心能力以及所面对任务艰巨性没有良好评估之前,去开发大型系统,比如“驾驶脑”,属于头脑发热,极可能造成巨大的浪费。此时的车企依然缺乏软件和AI的基因,研发系统不具有优势。前期可先立足于集成,同时在数据、安全等领域搭建团队。慢慢组建公司内部的软件团队,由易到难。在时机成熟时,可通过投资和收购解决问题。

全面评估硬件、芯片、控制软件、3D高精地图等多个模块的供应商水平,多个维度进行评估,并保证供应安全。与高手一起合作,在合作中共同成长。

另外,车企们应尽快成立战略投资部。当BAT在拼命地投资生态时,车企是不是应该有所行动了。

百度:想做大哥要有大哥的胸怀

中国有枪打出头鸟的传统,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如果想做老大,就需要经受被人品评和把玩的觉悟。议论者越众,说明越成功。对于批评,应该有容人之量,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且应与行业人士广泛沟通和交流。这才是“做大哥的胸怀和格局”。

自动驾驶是一个新生事物,尚无成型的技术产品和商业模式,在前进的过程中,依然会很多不确定性和挫折。不要因此而打乱了节奏,要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

2005年,当乔布斯说要做iphone时,所有人都在嘲笑它,都认为他疯了。甚至于连英特尔都不愿意为其提供芯片。iphone经过四代的产品迭代,浴火涅槃,改变世界。

欲成就伟大,先要耐住寂寞和诋毁。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建约车评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