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鹏汽车,汽车界的小米附体

站在台上的何小鹏眉飞色舞,容光焕发。身后站着一辆鲜红色的小鹏汽车。

有了身旁的小鹏做倚仗,小鹏说话的气场分外地强。这个著名的互联网老兵对造车理念侃侃而谈,另台下观众唏嘘赞叹,而当硬件、软件、极致、用户体验等典型的互联网字眼从那张满满的南方普通话的口中不停蹦出的时候,恍惚中给人一种被湖北老乡雷军附体的错觉。在此刻,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在当下中国,小鹏在它所处的造车新势力集群中算是个比较特殊的存在,它是唯一一个以创始人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品牌(开云汽车以是创始人王超他爸的名字命名),这意味着这位已功成名就者在不惑之年(40岁)的节骨眼上选择All In上前半生的荣耀和下半生的身家,投入到未来出行服务的时代洪流之中。

勇气可嘉。

为了避 “PPT造车”之嫌,他还是坚持在最为重要的小鹏首款量产汽车下线仪式上不用PPT,脱稿演讲。

其实大可不必,在河南郑州的海马汽车工厂的偌大车间里,第一批15辆量产版的小鹏SUV分外吸睛。这主要归功于合作伙伴海马汽车在当下阶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海马不仅替尚无自己工厂的小鹏制造汽车,还帮他拿到了国家工信部产品公告,这意味着这款小鹏SUV产品取得合法上市的资格。

虽然同类互联网造车公司早已公布了相关产品的下线和上市计划,比如车和家的SEV已在8月下线,蔚来的ES8将在12月上市,奇点和前途的首款产品将在明年上市,而威马自己的工厂已经主体完工,生产设备正在加紧调试。

但拿到产品公告的,小鹏汽车是第一个。

走在前列的还有,小鹏汽车已经打通了整条产业供应链,这就意味着其能够规模化和可靠化生产和上市,可以看做是这个项目实现正式落地的重要标志。

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第一批15辆量产车只限于内部使用,今年内小规模上市的产品也仅仅针对“拥有极客精神的,拥有超强探索精神的”小鹏汽车的粉丝发售。

这代小鹏口中1.0版本的小鹏SUV,还将会在小规模粉丝用户的使用过程中完成多个功能、品质和细节的升级和迭代。在不断完善之后,将会在明年推出大规模量产版本并上市。

这是典型的互联网公司的打法,不怕犯错和试错,快速升级、完善和迭代。把用户当成技术研发的伙伴,倾听用户的反馈和意见,并不断改进并实时更新,让发烧友参与到整个开发流程之中。用户产品经理制,可以在另一家企业身上找到影子,小米。

没错,可以说小鹏汽车就是互联网造车界的小米手机,而无巧不成书,雷军正是20年前何小鹏创建UC时的天使投资人。

就像小米自身定位不仅仅只是一家手机硬件制造公司,而是创新型科技企业一样,小鹏也将自身从 “造比特斯拉好的车”进化到一家面向未来的智慧出行服务公司。未来,只专注于设计、研发和生产制造的汽车企业必将沦落为代工厂甚至被淘汰的境地,而小鹏则着眼于从研发到生产、销售以及售后服务体系、软件服务和超级充电等一系列环节的完整布局,利用互联网理念、精神和技术创新、开发和改进整车制造和未来出行。

硬件+软件+互联网是拉动小米持续狂奔的三驾马车,而何小鹏把小鹏汽车的未来定义为“硬件+软件+云+全球化”的出行公司,按照他的观点,未来的大型公司应该是三种运作模式,第一种是建立了自己生态体系,类似阿里腾讯等;第二种在2B2C建立起规模和技术平台壁垒,类似Intel、富士康等;第三种是建立硬件+软件+云+全球化基础上的,类似苹果华为小米等,而且上面三类公司都正在努力跨界。当下,小鹏汽车正在第三条路上狂奔不止。

小鹏在公司内部提出一个“631”原则。即在当前以“互联网电动车”为代表的出行服务硬件服务里,按所占的价值和所消耗的资源的比例计算,“车”占6,包括轻量化、电池、电机、电控和超级充电站和充电整体的服务在内的“电动”占3,而车联网和自动驾驶只能占到1。小鹏希望经过未来5到15年时间把这个比例反过来,即车联网和自动驾驶占到6,“电动”占3,“车”占1。

有着天然互联网基因的出行公司,小鹏认为把车卖给用户只是服务的开始,而非传统观念里的结束。未来的出行服务领域中,其主要收入来源除了源于硬件产品的销售利润,还有软件带来的长尾收益、其它形式的服务收益和售后服务的收益等,并且后者将远超前者。从硬件入手,迂回包抄软件和互联网领域,是这类出行公司的打法。

未来,何小鹏对小鹏汽车的期望是融资达到200亿元,拥有数千名员工,完成全球网络的布局,收入达到上百亿的规模。

当前,汽车产业变革大潮风起云涌。接下来的未来,小鹏汽车面对的不仅是众多同样是大量资本加持和互联网理念武装的造车新势力们的正面竞争,更将与诸多在这一产业升级大潮中意图站立潮头引领风骚的,实力雄厚的传统车企短兵相接。

市场无情,竞争严酷。

BAT三巨头纷纷展开在未来出行领域的谋篇布局,背靠阿里大树的小鹏或许有着先天的资本和市场布局优势,但一些关键因素仍旧是令其头疼的艰巨考验。

例如人才,雷军说在小米创建之初,他耗费时间和精力最多的事情就是组建队伍。而同样问题也摆在小鹏这家初创公司面前。至今小鹏汽车依旧在广州、北京和硅谷存在大量的人才缺口,从汽车设计、三电、座椅、内饰、品质控制、生产、销售、售后、充电到互联网系统、产品、app开发(地图,音乐等)、测试、设计、论坛、大数据,从车联网到L3和L4自动驾驶、从PR、GR到法务、行政和人力。

以至于何小鹏亲自在微博发出高额悬赏的求贤令:只要推荐人才成功,就能拿iPhone X手机、小鹏汽车公众版顶配等大奖,动心了有木有?

但不管怎么说,一众互联网造车新势力正在你追我赶的急速前行,其中的小鹏汽车,是冲在最前头的几个之一。在未来严酷的竞争中也许最终存活的只是其中为数不多的几个,但至少在整个社会和行业普遍对互联网造车存在观望和怀疑态度的当下,其中的佼佼者总能给这个行业带来信心,而这,是最难能可贵的。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建约车评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