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2025年,燃油车将被迫退出中国市场

33款全新车型、1000亿元投资、11000人研发团队、集结宁德时代、博世、蔚来、滴滴出行以及百度等一众战略合作伙伴,长安汽车目的只有一个:2025年,干掉传统燃油车。

就在今天,长安汽车在北京高调发布未来新能源战略规划——“香格里拉计划”:到2020年,建成三大新能源专用平台;到2025年,投入全新纯电动车产品21款,插电混合动力产品12款,全面停售传统燃油车,实现全系产品电气化。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第一家提出完整的新能源战略,并为传统燃油车宣判死期的汽车集团。年产销达300万辆,身为中国第四大汽车集团的长安汽车的这一举动,不啻于在整个业界丢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微信图片_20171022192503.jpg

然而就在一年之前,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的一位研究员下了这样一个论断:2025年后,中国汽车新车市场将彻底淘汰传统燃油汽车。当时这一言论被业界称之为天方夜谭,一度被骂得狗血喷头。

如今,情况发生逆转。那么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狼来了

在海外,各国加大对汽车排放的检查监测力度,一经发现问题就往死里整。

三菱深陷排放丑闻屈身被卖,铃木排放数据造假股价大跌;美国这厢的大众因排放门至今没有擦干净屁股,欧洲这边又曝出德系三强合谋柴油机排放造假声誉扫地。

传统汽车大国仿佛像在一夜之间商量好了似的,对传统燃油汽车集体Say No,纷纷争先发布燃油禁售时限:荷兰、挪威2025年,德国、瑞士、比利时、印度2030年,法国、英国2040年。

国际汽车巨头及零部件公司也集体快速转向新能源汽车,沃尔沃2019年、捷豹路虎2020年、林肯2022年、奔驰2022年停售传统燃油车;美国最大的零部件公司德尔福全面分拆旗下的动力总成部分;全球最大的零部件公司博世,将旗下用于燃油车的启动机、发动机业务卖给了一家中资公司……

在中国,基于资源、环境和能源安全方面的压力以及产业升级和国际竞争方面的考虑,政府力主一系列强力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过程。工信部已启动了停止生产销售传统燃油汽车的时间表的研究,即将实施的燃料消耗量限值政策和双积分政策像压在车企背上的两座大山,对于任何一家想要在此经营的公司来说,都意味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仿佛一夜之间,燃油车变成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再不招人待见。而新能源汽车,则摇身一变成了人见人爱的香饽饽。

情况急转。

认为电动时代的到来还很遥远,甚至骨子里对新能源车相对抵制的传统车企,身处产业环境的巨变加之一众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裹挟着新资本、新技术、新概念汹涌而来的造车公司的冲击,大多数都没有丝毫思想准备。

怎么办

不转型,毋宁死。活下来的唯一途径,就是革自己的命,干掉燃油车。

因为现实残酷。过去两年时间里,乘用车市场增速放缓成为不可扭转之大趋势,而SUV被认为是拉动整体市场的唯一强心针。近年来不论是合资车企还是自主品牌,无一例外地都在加速推出SUV车型的步伐,加之汽车市场消费升级带动车型加大加长的需求成风,种种因素造成车企一边享受着SUV盛宴和消费升级的狂欢的同时,也面临着能耗和排放的巨大压力。

以长安汽车为例,300多万辆产销规模中SUV和MPV车型所占大部,油耗压力巨大。然而新能源方面的布局却相对滞后很多,今年1-9月,长安新能源汽车销量刚刚超过3.5万辆,预计全年销量5万辆。所以,长安汽车要实现2025年超400万年销量的100%电动化,任重而道远。

所以,转型电动化进程是市场进一步发展必然结果,也是未来车企得以生存下去的唯一选择。

今天,我们为敢为天下先者喝彩。大象转身,勇气可嘉,但面临的挑战则更加巨大。

首先,做事成功的关键是思想意识的成功。这就需要传统汽车人能够彻底从根本上转变思路,达成新能源发展战略的共识。《建约车评》认为,从汽车生产制造主题转变成为出行服务商的思想转变是最大的挑战,也是实现转型升级要过的最重要一关。

口号谁都会喊,真正将变革落实到各个部门和环节中并形成体系力,对于有着极大思维定式和运转惯性的大型传统车企来说,尤为不易。

其次是如何聚拢行业优秀乃至顶尖人才。虽然传统车企,特别是大型国企资本雄厚,但人事制度却僵化死板,在与新兴造车公司在人才的争夺战中,显然不具备竞争优势和吸引力。尤其是当下紧俏的电动化和智能化专业人才方面,如三电、充电到互联网系统、软件产品开发、测试、设计、大数据、车联网、自动驾驶等领域,如何补足人才短板是另一个需要克服的难关。

在未来出行市场的决胜局中赢得未来,电动化是必由之路,1000亿也仅仅是个开始。今天,长安打响了2025年消灭传统燃油车的第一枪,在未来很有可能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激起各大汽车集团竞相展开新能源革命的涟漪,最终加速整个中国汽车产业新能源化的进程。

谁也无法阻挡产业发展的进程和历史滚滚向前的车轮。到2025年,传统燃油车或将被迫退出中国市场,看来已成定局。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建约车评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1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