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无人驾驶“下乡”了

无人驾驶对道路的平整度、良好的导航信号及高精地图的覆盖率等有很强的依赖性,通常,那些车流量或人流量比较大的“热门区域”“热门道路”比较容易满足这些条件,可是,偏僻的城郊或乡村怎么办,会不会被遗忘?无人驾驶汽车如果偶然进入“粗糙”的乡村道路,会不会茫然不知所措? 

上周举办的“第九届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IVFC”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样本。这场有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21支车队参加的大赛于11月24—26日在江苏省常熟市举办,《建约车评》为本次活动的官方合作媒体。与往届比赛相比,这届比赛新增的、也是最难的项目是第三天的“恶劣交通环境的乡村道路场景测试”。

 

这条模拟的“乡村道路”长度在700米~800米,有10%的坡度,两侧用略显泥泞的土拓宽后形成的,共有9个弧度非常大的弯道。非机动车与机动车混行、没有交通信号灯、还没有卫星导航信号、没有高精地图支持,如此的“恶劣条件”极大地考验着车辆在无人驾驶时的反应能力,背后比拼的则是各家的运算处理速度和对交规的掌握程度。   

要顺利通关,参赛车辆需要实时对路况进行感知并实现精准转向、刹车控制,速度也不能过快,否则很容易掉沟里。在当上午的比赛中,据说是因为附近转播车对信号有干扰,有几部参赛车辆都有不同程度掉下坡道的情况发生,即使勉强通过的也出现了停车或需要人工干预完成。 

由于难度太大,最终,参赛的21支车队中只有14家顺利通过了这段连续拐弯的“魔鬼赛道”。该场测试的单项冠军由西安交通大学联合广汽研究院参赛的“发现号”夺摘得。 

智能车挑战赛总裁判长、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王飞跃说:“设置赛点之前,没想到乡村道路会难倒这么多车队,这也充分证明,下届比赛还需要对智能车进行动态考察。” 

链接:关于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 

8 年前,也就是 2009 年,“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视听觉信息的认知计算”项目下被创办,它也是目前中国国内启动时间最早、行业影响最大的无人车比赛。 

多年来,挑战赛的赛程也在不断进行调整和创新,从 2009 年第 1 届相对简单的测试场景和自动驾驶汽车们的“蹒跚学步”,到去年首次引入离线与真实道路的并行测试,今年,比赛还引入了真实交通流、复杂乡村道路以及自动驾驶路径规划、自主决策等新的考点。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建约车评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