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专家详解新建住宅和商业停车充电部署

今年以来,电动汽车作为未来出行的载具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电动汽车强势崛起,相关投资和产业迅速跟进。尤其是今年9月份,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公开表示,中国将加入世界“禁止燃油车俱乐部”,交通电动化几乎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作为电动出行的唯一基础设施,充电环境仍没有根本改善,充电难、充电资源不足的情况仍是普遍现象。

李克强总理在主持召开2015年9月2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明确指出:建设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是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保障。并首次确定了“新建住宅停车位建设或预留安装充电设施的比例应达到100%,大型公共建筑物、公共停车场不低于10%”的充电建设指导意见,随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相关政策,各地方落地政策陆续出台。

时至两年多的时间,全国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果,但就产权住宅及停车场的充电设施安装和运营,尤其是新建住宅停车充电配建问题,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很多有待解决的实际情况。听听智充科技的专家怎么说。

1.充电桩已经越来越普遍,但我们还是看到很多车主反映充电桩安装困难,或者是充电困难的情况,请问是什么原因?

答:宏观上来讲,充电桩是新生事物,在国内总的发展时长不过十年,在过去的发展中对充电需求的准备是不足的,就如同今天看到很多老旧小区停车位不足一样,在规划建设时,未能充分估计到发展的情况。

第一、充电桩本身的工作状态相对特殊,原有电网不加以改造与之配合存在难度。功率范围从7千瓦到数百千瓦不等,充电桩在工作时功率全输出,而不工作的时候功率几乎为零,也就是说充电桩的谐波很大,对电网有冲击,所以充电桩安装的第一个障碍是供电。除此之外,由于充电桩的工作特性,物业公司也对此也很小心,他们会着重考虑变压器负荷是不是能承受;

东方广场充电站2.jpg

北京东方广场地下充电站

第二、投资和收益问题,在充电桩投资和收益方面参与的几方立场对立。如果不能在建设过程中就安装充电设备,后期安装的投资是很难协调的,当前有很多小区增建充电桩,由物业主导的时候,物业公司会向全体业主筹款;由业主主导的,小区内的充电站就变成了私人桩,不能充分利用。如果将私人桩变成共享充电,又需要车位产权和使用权的协调,还需要付费系统支持。所以,如果没有在建设阶段就配建好充电设施,后期的增建会面临很大困难。

第三、车位产权和管理权的复杂交织,充电项目落地有争执。让充电桩安装的行为主体面临困境,以住宅小区为例,小区停车场可能是给住户提供公共停车的场所,那停车场产权就不归小区住户,安装充电桩就需要停车场业主的首肯。即便是产权车位的业主,在申请安装充电桩的时候,也需要物业方的积极配合,毕竟接电需要物业公司和电网公司配合施工。所以,在已建成的住宅、写字楼、公共建筑的停车空间加入充电存在一定的困难,作为停车充电的存量空间,这些困难需要逐步解决。我们看到国务院和住建部推出的政策是要求新建住宅停车位要100%预留安装充电桩,按照各地具体要求,新建车位要实际配建充电桩,这个规定一下子解决了用电和用地两个主要困难。从规划阶段就进行布置,在产权交付之前就完成预装和安装能力预留,给日后充电桩的扩展留足了空间,充电桩安装不再需要从别的地方寄出空间。

2.那么就新建住宅停车场充电预留和预装的政策而言,您的解读是什么?

答:这是个相当明确的信号,表明国家将继续鼓励投建充电站,投建充电站是个健康的市场化行为,而且国家发改委早已经制定了相关文件。

另一方面,这也预示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出行的指导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我们的政策研究专家对整个新能源电动汽车行业的政策发展进行了比照,发现国家在政策层面有详细的中长期规划和相当的连续性,并非外界传言的“规划不足和连续性不强”。

早先,政策鼓励建设充电站、停车场配建充电桩,以补贴形式直接发放给运营企业,从单纯补贴到新建住宅停车位建设或预留安装充电设施的比例应达到100%,其实经历了政策转向,也就是从单纯的鼓励到限制性鼓励,保留之前的补贴政策,在强制性上进行了加强。从政府角度,这种调整意味着整个产业和市场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规模和成效上已经完成了阶段化目标。

11.png

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

我们再以今年6月份工信部出台“双积分”政策为例,该政策的推出表明政府的产业政策态度开始转变,从以往单纯鼓励性的补贴,到现在兼具鼓励和惩罚性的“双积分”,政府在不断给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家码。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原来仅可以从政府层面得到资源支持,现在通过本政策,也可以从传统车企那里得到资源。

围绕近期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政策,我们首先看到的是政府层面所表现出来的信心,产业和市场正在按照既定规划向前发展,政策方向在完成了从单纯鼓励到限制性鼓励的转变后,随着产业和市场的发展成效,必将出台市场准入。其次,我们也看到了新的市场机会,从以“国家队”为投资主力变为各地方运营商崛起,充电的拓荒期已过,充电转入民间投资后会快速迎来盈利期。 

3.建筑和开发企业在预装充电桩时应从哪些方面进行考量?

答:第一,规划充电建设的方案,包括建设和运营目标。规划可以从停车场建设规划中延续下来,公私车位的配建比例可以直接推导出私人充电桩和公共充电桩的数量和用电负荷,配合车位图纸接线工作就可以顺利完成了。按照住建部《城市停车设施建设指南》的相关要求,给充电桩留出足够空间,预装充电桩的规划工作可以按照线性推导出详细的预装计划,配合当地的配建要求,规划任务并不复杂。规划留有的空间一定要大,尤其是在配装比例上,如果预期社区中会有相当比例的业主驾驶电动汽车,那一定要加大预装比例,因为产权一旦移交,增装的困难会增加,这个我们在上面已经提到,在此不赘述。

第二,建筑和开发企业要为物业企业接手后的运营做好准备。事实上,从资源利用的角度,应该鼓励充电共享,让充电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降低闲置率,提高单桩的用电量,这就需要一套运营系统来支持这个工作,而不是以往我们以为的,只是将充电电源安装在车位上就可以。智充有一个北京某小区的客户案例, 最早一个业主买了一辆宝马i3,去找物业公司要求安充电桩,物业考虑到会增加用电安全和小区管理的难度,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找理由推诿,业主安不上充电桩就一直跟物业公司交涉,物业最后找到智充,让我们给出个安装方案,我们让物业划拨了四个车位,把这四个车位变为小区的共享充电站。这样一举三得,一、业主有地方充电了,二、提供小区内的充电站,物业有了充电收益,三、小区总用电负荷没有大幅上涨。如今,该共享模式的充电站正在为小区内的32台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从最早的1台到现在的32台,该充电站的潜力仍未耗尽。

微信截图_2017120411.png

深圳某办公区停车场 

第三,与空间品位环境相关的舒适和人机交互能力。充电桩正在变成一种重要的市政设施,与路灯、交通灯、城市雕塑、城市绿化一起共同勾画城市环境,塑造独具特色的城市空间。同样的,在住宅和公共停车区域的充电桩和充电站也应该与建筑的功能和整体审美产生直接关联。另一方面,卓越的充电设备和整体化的设计,能提升物业的总体功能水平,提升格调,增强物业的市场溢价,吸引购房者和投资人群,这方面的优势会在前期销售和后期的租赁运营中得到体现。众所周知,智充在这个方面的能力非常强,智充的设计团队不仅给充电桩行业拿了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年度红点设计大奖,在具体项目实施中,还会对项目进行详细调研,为业主方提供业界最高水平的一体化充电安装施工方案。

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考量,充电桩的安装就会避免突兀,可以让充电跟建筑本身相结合,让充电设备与充电运营相结合。选用智充充电解决方案的社区和停车场,建设方向物业方移交会非常顺利,智充提供的兼容性和智能性都相当优秀的“智能硬件+云平台”的解决方案,让没有充电运营经验的物业企业,通过短暂熟悉就能管理规模相当的充电桩群。

4.当前充电运营还是以集中式的充电站为主要形式,有点像以前的加油站,但是随着在新建住宅和建筑内停车场配建充电桩,集中式充电站会不会被取代?

答:可以肯定的是,集中式充电站肯定不会被取代,只会增加,因为我们正处在电动汽车的增长的时期,充电站的建设是不会停的,但我们认为,未来充电的主流形态不是集中式充电站,而是本地化的、分布式的充电服务设施。而且在后期,将会变成更加智能的自动化充电站:车主只负责停车,剩下的事情自动化充电站就会完成从充电到挪车的所有步骤。

我们在上面提到了充电桩安装的两个主要困难,一个是电,一个是地,本地化就可能低成本的解决这两个问题,发挥本地运营商和管理方的优势,解决电和地的问题,而不是依赖一个全国性、大区域的充电运营商去铺设大规模的充电网络;

21508921196_.pic_hd.jpg

电动出租车正在夜间充电

分布式,其实针对的是整个电动出行的效率问题。我们可以假设一个极端的例子,比如一个城市仅有一个规模巨大的充电站,那么不管平时大家怎么驾驶电动汽车通行,最终都会去这个充电站充电,那我们需要给充电站配套什么样的道路,在充电站配建什么样的设施让大家在充电时有地方去,尽管这看起来可能会产生一种新的“充电商业综合体”,但是因为充电额外增加的通勤时间和充电等待时间,其实严重拉低了城市的效率。分布式充电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把充电设施小规模、大范围的布设在小区、写字楼、公共停车场、商超等停车区域,让每个人都可以短暂停车充电,分布式充电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充电方式更适合城市生活,不会给电动车车主增加额外的时间成本。我们看到当前运营商已经很少会去建设那种上百个充电车位的大型充电站了,运营商的思路正在转变。

分布式充电带来的另一个相关问题是:如何有效管控分布广大的充电桩?集中充电站在运维上是有优势的,分布式带来的是运维成本的急速升高,这就需要一个管理能力很强的充电管理系统平台进行支持,基于这样的认识,智充开发了“智充云”,这是专门针对分布式充电的各项需求开发的充电云平台。所有充电桩都是智能物联网终端,与云平台实时连接,不管是故障、工作状态、充电数据都可以实时回传,异常状况实时报警,这样就可以让运营商有针对性的进行巡检和维护,减少人员投入。以“智充云”为基础,嵌入共享充电、移动支付、车位管理等辅助功能,运营商可以因地制宜,发展出自己的充电运营思路。

结语:

电动汽车在国内已经发展了十余年,而充电也从产业附属地位被提高到了支撑地位。很显然充电只是个结果,只有将所有与之配套的问题都一一解决,才能从结构上改变电动汽车充电困境。在这方面需要政策的推动,模式的创新,技术的发展,除此之外还需要依靠体系的力量发展出超强的整合能力,整合地产、电力、通讯、充电运营商、电动车生产企业、充电设备商的资源,降低交易成本和建设难度,在这个过程中,有整合能力、技术实力、完整方案输出能力的企业将脱颖而出。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智充实验室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