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句句戳心!蔚来ES8再炫酷,还是绕不开充电难、续航短

对于普通用户,他们期望一辆新能源车满足什么基本功能?

资本与互联网力量进入传统行业,尤其是像汽车这样国家重视又需要注入活力的行业,总体来说是好事。“互联网造车”方面的思考,“重新定义汽车”的呼声也很多,作为一名私家车主笔者也一直在关注。然而在汽车领域的新思潮中,有一点笔者想强调和表达。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车是私有财产,起到了出行代步、半私密空间、半个移动的家、拓展个人行动自由等多项功能,绝非很多人声称的:“只要能把你从一个地方送到另一个地方,并不需要个人保有一辆车的新思维”。而在这样的思路与前提下,如果无法满足出行距离要求,里程焦虑、充电愤怒必然是普通(电动汽车)车主关注的重点。

ES8经过几年的研发,最终定价落在40-50万,然而综合工况行驶里程只有350km,而且其各种技术细节已经有了诸多分析,总体来说的确不能令人满意。尤其是作为后来者,本来技术积累就有所欠缺,还少了后发优势,而想要打入40-50万价位的市场,几乎各种豪华品牌都有强力车型,竞争可谓惨烈。

蔚来似乎在建设行业精英车主圈子打造高端形象,那先假设它的定位是中高端,但是,

——如果是高端产品,各方面的性能起码要均衡达标:

  • 做工要跟上(目前不少人在诟病这方面,以及代工厂的情况引起了大家的普遍关注);

  • 一辆7座车感觉应该是家庭的第一辆车,而不是买菜用的第二辆,那续航也不能只有350km,这已经是许多国产20几万新能源车可以轻松达到的性能指标;

  • 至于百公里加速,本来电动汽车加速就有优势,以及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动力强劲当然是有用的,但是强劲到百公里4秒加速的功能放在他们手里的话,绝大多数情况下没有什么用处,反而会增加很多危险问题。

——而如果这款产品的定位没有那么高的话:

那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跑350km,20~30万的新能源汽车有很多选择,单纯从实用角度似乎没有必要选功能最多、最花哨的那一款。毕竟开车的时候,还是集中精力要紧,而自动驾驶还太远,目前还是多靠自己开车更靠谱。

虽然电动汽车行业发展迅速,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成果也是靠限制牌照等方法来达成的。前两天水木论坛上就有一个神奇的帖子:电动汽车不能开暖风,可不可以带一个炭火盆子(如下图)。

虽然有点玩笑的成分,折射出来的老百姓的需求却是实在的——

他们要的不是智能驾驶、车载娱乐系统和一堆丰富的功能,只想充电方便,冬天不冷,可以跑远一点,最起码能保证周末出去近郊玩一下。

因此,在为各种趋势呐喊时,我们也应该仔细考虑市场中的消费者真正的需求,而不是漠视甚至强行以自己的声音替他们发声。

从换电模式看蔚来能源业务的发展可能性

蔚来换电站可3分钟自动完成换电操作

这次蔚来推出的换电展示再次引发了大家对于换电业态的关注。但是对行业稍有关注的朋友都知道,换电模式目前在全世界都不是主流,换电站成本昂贵,只能支持一种车型,而且涉及车厂、电网、车主的多方博弈,目前只在出租、公交、物流领域有比较好的市场,而蔚来所瞄准的私家乘用车领域传统上并不适合换电的运行模式。

而从蔚来展示的换电技术来说,其与特斯拉等介绍的换电技术区别似乎不大。

一般来说,换电站配置电池量要求很大,运行成本极高。若想让该业务能方便有效的运行起来,让车主感到便利,那必须要大量推广换电站——可是目前蔚来的全铝车身工艺导致了其产量很低(很多业内的人士都指出了这一问题),这会导致短期内完全没有可能为了零散分布的几辆车建设大量的换电站。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相当于这一美好的愿景带来的便利会打折扣,多数情况下还是只能依靠充电了。

从长期来看,即使车辆保有量变大,作为参考系的特斯拉也没有大规模的真正布局换电业务,而是只在展示其具有此能力而已——特斯拉更多的都在推广其快充SUPERCHARGE业务。虽然笔者对快充技术一直有一些个人观点,但是实际上电动汽车的快慢充技术结合的业态已经得到了更为普遍的证实和接受,只是极端化无限推广快充的应用可能带来副作用而已。相比之下,换电模式目前仍然只在几个有限的领域有成功的经验,在私人乘用车领域中推广问题还是很大。

图片为蔚来资本业务布局

如果换电业务不能铺大,那么以现在的业务来看,蔚来资本构想的向能源领域发展的蓝图恐怕也不容易实现,那就必须要靠进一步的业务创新了。能源绿色转型是未来发展的大方向,国家的电力、能源体制改革也都在逐渐打开各种机会窗口,为各种能源服务提供越来越多的机会和更为广大的市场。对标的特斯拉目前已经不只是一个汽车公司了,其业务包括了储能、太阳能,甚至卡车,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能源公司。然而仅从换电站——将电池变成电网灵活资源来提供服务这一愿景来说,蔚来现在给出的模式没有创新性,也无法满足实际的需求。因此想要追上特斯拉的脚步,恐怕蔚来还要多做努力。

蔚来创始人李斌

中国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其实很普通也很直观,关键是认真去面对。而对于中国很多行业来说,目前更缺的恐怕不是资本,也不是互联网,而是真正的好技术。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刘冠伟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4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