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探秘李想首次直播:如何做到还有 36 个月现金流

疫情之下汽车行业现金流吃紧,各种云卖车层出不穷,对于新造车企业来说更是困难重重,加大车辆销售成了回血的重要手段。

看到李想要在雪球网直播,第一反应是李想也要直播卖车了?进了直播间发现不是,看了将近一个半小时的直播,得出一句话「李想依旧是那个 80 后的大男孩」。对于自己认可的企业不会吝啬溢美之词,对于守旧古板也会毫不留情。

理想汽车是李想个人的第三次创业,所以理想汽车可以说是凝聚了他心力的一家企业,那么打造出来的产品必须能够得到他的认可,网上很多人对李想的评价是懂车的、专业的。

那么这一场直播,播出了李想怎样的造车理念呢?

一个半小时直播精华

理想汽车算是新造车里比较低调的企业了,2015 年成立至今,除了常规融资、建厂、发布会等新闻,很少可以看到有其他的了,哪怕是负面的也几乎很少,这群工程师还是不擅长制造话题。随着理想 ONE 的交付,必要的市场行为还是不能少的,在一个游戏里就要遵守游戏规则,工程师也不例外。

所以这次雪球发起的直播看似简单轻松,但处处能够看到干货,便于理解,我们梳理了直播内容里李想对汽车市场的一些观点,内容很多,但却值得思考。

1、汽车行业往后的变化可能在于软硬件的深度结合,单纯的硬件差异化将很难再有突破,给硬件赋予软件化、智能化的灵魂是未来追求变化的核心,对智能化的需求包含软件,和这些软件里所承载的内容,包括音频、地图、导航、通讯,它要跟车融合在一起,这是一个基本的需求。

2、李想认为智能汽车应该具备生命力和消费者共同成长(OTA),并不是装个大屏就是智能汽车;实现现在的辅助驾驶未来的自动驾驶,和实现车内娱乐的全应用,这才是消费者最本质的需求。

对于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的关系,李想说,消费者想要的是智能手机,不是触屏手机。只是触屏实现智能更方便。李想认为并不只电动车可以更智能,同样燃油车也可以,只是在技术上电动车更具优势。

电驱动给新兴造车一个和有着多年历史沉淀的传统车企同步竞争的机会,在电动车领域,无论是新兴造车企业还是传统燃油车企业,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3、电驱动是好东西,但电池技术与充电速度,还不能匹配实际需求,现在包括用超充,换电以及加电都是在解决电池带来的续航问题,而且行业也在加速解决。

4、李想认为到 2030 年,会普及使用电驱动的车辆,只是电驱动背后的能源供给还是分为两种路线,一种是混动的路线,一种是纯电的路线,这两种路线会长期的共同存在。

5、未来几年最重要的是把辅助驾驶做好,让辅助驾驶能够和人类配合之中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到 2025 年左右,特定场景的自动驾驶就会开放,全场景下的自动驾驶基本需要 2030 年,需要 100 亿英里真实车的训练才能做到。

6、未来自动驾驶会只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像苹果一样拥有一个完整的生态闭环,不会像安卓一样开放,因为涉及生命安全,厂商必须对用户的安全承担责任。另一种就是平台型,当然这个平台型会是软硬结合的,就像「英特尔+微软」,终端厂商更像是代工厂。

7、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本质还是有区别的,在 L2 级别汽车基础是感知和控制的技术延展,很多厂商都能先后实现,但到更高级别涉及深度网络神经级别,很多厂商就会被刷掉。李想猜测 2030 年以后自动驾驶时代可能剩下的大概就 5 到 10 家,前面 5 家占了 80-90% 的市场份额。

8、对于实现自动驾驶后的汽车公司商业模式,就两种方式,一种是卖车,送司机,司机当服务费来收。一种是卖司机,车当服务费来收。

9、李想认为目前大部分汽车厂商最大的问题是战略层面的,多产品战略,靠规模降低成本的模式会有瓶颈。做少数极致产品产生品牌溢价,其实才能产生利润。

10、李想称赞特斯拉是最像苹果的公司,除了 Elon 本身性格会带来核心人员流失外,特斯拉都无懈可击,特斯拉每一步的战略都非常清晰,通过第一代产品,掌握开发终端的能力;通过第二代产品做到所有硬件系统的集成,同时还开发了自己的实时操作系统;第三代产品推出的时候,开发了自己芯片,这是打造超级终端能力的体现。

11、在智能汽车领域,特斯拉未来一家拿到 20-30% 的市场份额问题不大。拉长时间的角度看,年销量达到 500 万辆到 1000 万辆没问题,如果没有疫情的话,特斯拉的毛利率会很快接近保时捷,测算特斯拉国内 Model 3 的毛利率已经能做到 30%,甚至超过 30%。后来李想在微博中还补充道,特斯拉的市场及管理费用大概是 9%,研发费用大概是 6%,根据 2019 年的财报,不考虑资本在内的成本,所以有 15% 以上的税前净利,是主流汽车集团 5% 净利的三倍。

12、在未来智能汽车产业链里,会在三个方面会存在千亿美金级别的机会,一个是电池、第二个是智能座舱、第三个是自动驾驶。

13、特斯拉国产对新造车并不只是坏的影响,同时也会促进国内新能源市场的增长,它倒逼国内的企业认真做 C 端的用户,认真做产品。短期看有压力,长期看还是利好。市场不大你也卖不多车。

14、增程会是理想汽车的长期方案,当然也会在未来推出纯电产品,目前现金流够花 36 个月,并且最近的一次 5 亿美金融资还一分没动。理想有一半的钱放在了研发上,有 30% 的钱建设了工厂,只有不到 20% 的钱花在人员和营销上。

15、李想确认了自研操作系统的事,命名为 LI OS,并会在今年下半年发布,会运用到下一款产品上。

理想的造车思路

李想还是比较耿直的性情中人,在直播中对特斯拉的赞赏不断,而理想的造车思路不乏特斯拉的影子,总结下来就是「分阶段解决实际需求」,其实所谓的造车思路都是大同小异,但最难能可贵的是李想对特定阶段的理解。

从用户需求,自动驾驶、汽车产品这三个角度来看,用户需求的本质是什么,并不是我们老生长谈的环境问题,而是出行时承载自己的特定工具,所以本质上燃油车和电动汽车都能实现这一目标,这个世界上有个叫智能科技的东西,他运用在汽车上不仅可以提升出行效率,还可以带来精神娱乐追求。

所以在上层战略上必须要有清晰的目标和可执行的方案,实现全自动驾驶是全行业的目标,那么怎么执行就相当重要。

首先说智能化。

一个车发展的终局会是一个超级终端,也会是一个超级空间,那么实现过一过程需要的阶段目标就非常重要,特斯拉非常清晰,我们可以看特斯拉三代产品,每一个步骤走得非常清楚。

通过第一代产品,掌握了开发终端的能力;通过第二代产品做到了所有硬件的系统集成,当然芯片还不是自己生产,但自动驾驶的实时操作系统已经实现自有,也才有助于后面快速的切到自己的 FSD 上;第三代产品推出的时候,特斯拉也量产了 FSD 芯片。

三者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在未来保持足够的竞争力,所以理想 ONE 实现的就是第一步目标,掌握终端制造能力,理想也透露了自己在研发自动驾驶操作系统命名 LI OS,注意不是车机娱乐系统,2020 年下半年发布,下一款产品上应用。

虽然对于芯片李想并没有说是否会自研,但到了芯片层面也需要时间去沉淀。实现这一目标特斯拉也用了快十年了。

这是整个车实现智能化的步骤,而实时让消费者体验都不同阶段的功能也很重要,这就是李想说的智能汽车与消费者共同成长,所以发展极致的辅助驾驶尤为重要。

其次谈产品。

车辆本身是「智能化」的载体,所以产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理想选择增程式这个细分品类切入市场,在纯电风靡的 2015 年李想这个选择是大胆的,但现在看来似乎有非常符合需求。

理想 ONE 是新造车头部里面交付最晚的,但本以为会起个大早,赶个晚集,如果以理想交付的时间截至目前的数据,理想汽车 4 个月超 4000 辆的成绩并没有落后,而且理想 ONE 还有近万辆以上的订单等着交付。

理想 ONE 都卖到了黑龙江、内蒙古、云南、海南,看看这些地区,不知道的以为是做极限测试呢!这就是理想增程式的好处,不怕极高、极低气温。

增程式是电动化阶段的产物,我个人也认为它现阶段存在的需求,电池技术目前没有办法做到突破性进步,而充电、换电等模式没有办法大规模铺开,纯电就具有局限性。

而理想在送牌的情况下,不用在意里程焦虑,而且李想自己也说这只是阶段性的解决方案,未来在某个时段一定会介入纯电,而且根据理想现在的销量以及订单数证明这个策略并无不妥。这也是李想说理想 ONE 会成为街车自信的来源吧!

最后,关于产品战略。

说到这一点,就要说直播是李想对传统厂商的「吐槽」了,李想觉得产品战略上,大部分厂商都是有问题的,像诺基亚那样,一年推出几百款手机,靠规模产生的成本降低,很快就有瓶颈。把少数产品做到极致,产生品牌溢价,才能产生利润。

李想举了奔驰、宝马、奥迪相互竞争的例子,宝马的 3 系、5 系、7 系、X3、X5、X7 这六款车,基本上占了他 80% 的收入 90% 以上的利润。在过去,汽车厂商上百年的发展,建立了非常高的壁垒,造成了厂商之间竞争,很多时候是无脑竞争。

奔驰出 CLS,宝马就要出一个 6 系;宝马出一个 4 门轿跑的,奥迪跟着出一个 A5 四门的产品。你会发现他们出了很多全新的车型,但是大多数车型在中国路上根本见不着,但是每研发一个车型都是几亿美金,每一个车型还要花很多的市场费用。

像奔驰、宝马、奥迪、大众这样的企业,很多时候他们的车型砍掉 2/3,利润可以翻一倍,销量不会有任何的下降。

这一点我不太认同,第一如果没有这些车企的竞争市场不会成长的这么快,第二车企不想手机一款落后可能半年或者一年后的新款就可以翻盘,但汽车不一样,单价高在消费者心中的认知留存比较长,一旦落后想弥补回来太难。但车海战术我也不赞同,虽然宝马、奥迪延伸会有其它产品,但 3 系等走量产品企业重来就没有轻视过。

李想一看就是「果粉」,三句话不离苹果公司,当然像这样的企业的确值得学习,不过就李想的表述来看,理想的产品应该会在 2-3 款。

超强的组织运营能力

在外界看来,李想头顶光环,作为成功的连续创业者,又在圈内有众多人脉,融资应该是水到渠成,但这次直播应该也是李想第一次向外界透漏,其实理想汽车成立至今融资一直不是顺利的,错过了 2104 年最佳的融资窗口,意味着理想拿到百亿级融资并不容易。

也就是这样的原因,李想对每一分钱都要求必须花在刀刃上,保持健康的现金流才是正确的做法,按李想的话说,要想在今天创业成功,本质上要求每一个 CEO 必须是一个专业的 CEO,而且在整个行业认知能力要是最强的,最深的,得是不停根据市场去深入变化的。

在整个战略能力,包括用户的定位,整个节奏的把控,目标的设定,运营策略,都是做得最好的。

到了具体的业务上,业务架构设计,业务系统的对应,还有运营能力,以及整个组织能力都要完全掌控。如何能够做到责任服从于整个业务架构,功能服务于责任架构,绩效体系能够支撑是企业运行的关键。

这都是要经过精密计算的,就比如财务方面,很多公司最容易出问题的也在财务方面,能不能精确的做出来自己的预算,这个预算对应出来整个现金流量是如何控制的,损益如何反映最真实的经营,而不是做任何短期的掩盖,这是一个完整的经营系统。

从这里可以看出理想整个企业文化的严谨,要知道公司越大,自上而下的管理会越难,设计出一套系统的运营架构,把每个人放进去做该做的事,乱花钱的现象就不易出现。

此前李想也在微博表示目前理想的现金流还够用 36 个月,而且最近的一次 5 亿美元融资基本没有动,这应该是新造车里面现金流保持最健康的之一了吧。

写在最后:

从目前公布的销量和订单数来看,增程式电动车作为阶段性解决方案的一种,存在真实需求,并且长期看来,理想会保持增程产品的服役。

深层次理解用户本质需求,是理想这家企业做的,李想也说好的创业者、CEO 是不管外界多么纷杂,他都能拥有看清本质的能力。所以达到终极目标,也一定要解决眼前需求。

理想下一款车型将配备自研的自动驾驶操作系统 LI OS,系统或将下半年发布。理想 ONE 也会在玩些时候迎来改款。

增程式会是理想汽车长期的品类,未来也会介入纯电。

来源:42号车库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