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飞行汽车开卖前,何小鹏要求高管须飞5千公里!副总回应:拿到适航证就飞
飞行汽车近期热度狂飙,其安全性问题也备受关注。 3月7日,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自己坐过飞行汽车,对公司内部的要求是,飞行汽车卖出去前,所有做飞行汽车的高管,都必须开5000公里、飞5000公里,只有真正地飞,才能感受到如何把安全做好。 3月8日,时代财经向小鹏汽车、小鹏汇天方面求证,相关人士称消息属实。“(是)要求,我们都会去飞。”同日,小鹏汇天副总裁仇明全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要看适航的进展。拿到适航证就可以飞了。”
图片来源:小鹏汇天 除了小鹏汇天外,亿航智能、广汽、吉利汽车旗下沃飞长空等企业均在加速布局飞行汽车这一赛道。对其前景,何小鹏认为,低空经济在未来能占到中国甚至全球汽车产业商业规模的10%-20%,这是一个巨大的商业空间,预计飞行汽车在明后年会逐步走向个人生活,并且在未来5至20年内的规模会越来越大。 “飞行汽车本质上就是飞行器,植根于汽车行业在低空飞行器供应链上确实可以有所作为。”3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教授、深圳行业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院长助理蒋炜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这一领域目前面临的挑战,关键还是安全性和法律法规问题。 量产交付在即 小鹏汇天的飞行汽车离量产交付越来越近了。 3月8日,时代周报记者从小鹏汇天方面获悉,当天,其飞行汽车旅航者X2顺利完成城市CBD“天德广场-广州塔”区域的低空飞行。此次飞行,旅航者X2从广州天河区的天德广场超甲级写字楼群垂直起飞,通过自动驾驶模式,向标志性建筑广州塔方向飞行,横越广东省博物馆、花城广场、海心沙亚运公园等广州的地标性景观。 资料显示,小鹏汇天由创始人赵德力于2013年创办,2020年由何小鹏和小鹏汽车共同投资、控股。目前,小鹏汇天研发中心、飞行试飞基地位于广州,并在深圳、上海等地成立了飞行汽车实验室。 据悉,在产品方面,小鹏汇天目前有两款飞行汽车,一款是分体式飞行汽车,由于将陆行和飞行进行了解耦,可以分别去走汽车认证和适航审定的相关法规流程。另一款为陆空一体式飞行汽车,它更面向未来立体交通,所以还需要等待应用场景和政策法规逐步成熟后,再量产交付。
图片来源:小鹏汇天 在开卖时间表方面,小鹏汇天透露,其研发的分体式飞行汽车是会对外销售的,将于2024年四季度开启预订,并计划于2025年四季度开始量产交付。 对于何小鹏提出的“飞行汽车卖出去前,所有做飞行汽车的高管,都必须开5000公里、飞5000公里”的内部要求,仇明全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后续要看适航的进展。拿到适航证就可以飞了。 记者从小鹏汇天方面获悉,其产品目前正在探索适航取证的工作。“因为这个领域和产品都非常的新,我们也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测试工作,未来不管在陆行与飞行的所有资质及安全性取得国家主管机关及机构认证许可的情况下,才会对外销售。” 至于驾照问题,小鹏汇天方面称,未来真正上路的话肯定是需要执照的,至于需要什么执照、怎么考取,也在协同相关部门探索中。不过其飞行汽车是可以实现自动驾驶的,即不需要人为操作,设定好线路后,即可一键起降、自动巡航。即使未来考取驾照,也会比现在的直升机和飞机的执照要简单很多。 万亿市场即将爆发,多难题依然待破解 除了小鹏汇天外,近几年来,包括吉利、广汽等众多企业均在这一赛道上加速落子。 其中,吉利的入局颇早。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吉利全资收购美国飞行汽车公司 Terrafugia(太力),进军飞行汽车领域。2020年,吉利收购四川傲势科技有限公司;同年,太力与傲势合并为沃飞长空新公司。2023年底,沃飞长空完成了AE200适航技术验证机一阶段试飞,同时适航审定率先进入第三阶段——符合性计划制定和批准的新阶段。 广汽方面,今年2月6日,广汽集团宣布,其与广州空港经济区管理委员会、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亿航智能控股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各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享资源,合力打造丰富的低空产业链生态,共同推动广州在万亿级低空赛道争先,助力广州高质量发展低空经济。而在此前的2023年广汽科技日上,广汽GOVE飞行汽车实现首飞成功。 根据摩根、德勤、罗兰贝格等咨询机构的预测,2030年飞行汽车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3000亿美元,2040年更将突破1万亿美元,2050年全球主要城市空中或将有9.8万辆飞行汽车飞驰。
图片来源:小鹏汇天 不过,作为全新物种,飞行汽车的发展目前依然面临不少难点。 3月8日,时代周报记者从小鹏汽车方面获悉,从行业的角度来看,存在包括技术、供应链、政策和法规,以及应用场景等难点。其中,在政策和法规,其指出,市场还在零起步阶段,没有成熟的产品推出,法规也在探索中;而应用场景的难点,则涉及用户的接受度、空域管理、地面配套设施、生态体系建设(生产商、运营商、空中服务提供方、监管方等)。 对于飞行汽车领域目前需要突破的问题,蒋炜同样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关键还是安全性和法律法规问题。“目前法律上开始有所探讨了,希望政府各部门及行业企业共同努力,促进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时代周报
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转载自时代周报,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删除。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