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专访特斯拉副总裁陶琳:中国市场是特斯拉的“必选项”

特斯拉入华已有超10个年头。 从2013年在北京侨福芳草地开设了第一家体验店,并于次年向首批车主交付Model S,打响头炮;到2019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在一片荒芜中拔地而起,开启国产化新阶段;再到如今其在中国市场已拥有约150万名车主…… 特斯拉在华发展的十年,恰逢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腾飞的十年。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达到31.6%,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时代周报《中国新能源汽车腾飞10年系列报道》近日专访了特斯拉公司副总裁陶琳,了解这家企业的风云十年,进一步探讨车市之变。 特斯拉公司副总裁陶琳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特斯拉入华十年以来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强有力的支持,离不开中国对营商环境的重视。”陶琳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中国拥有全球其他市场无法比拟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中国市场是特斯拉的“必选项”。 过去数年,特斯拉这条“鲶鱼”,在中国市场一路狂奔,一定程度激活了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江春水。但如今,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竞争正在不断加剧。特斯拉要直面的,除了劲敌比亚迪,还有众多主打全栈自研、拥有创新智能化技术,且同样流量加身的新势力挑战者。 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与麦肯锡近日发布联合研究报告《驶向2030: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格局与展望》称,中国车企在全球竞争力提升的核心驱动力之一是创新速度。尤其在竞争激烈的中国,领先新能源车企将在当前业已领先的基础上继续迭代二至三代产品。 攻守之势异也。下一个10年,特斯拉将如何发力?陶琳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希望继续深耕中国市场,用更好的产品回馈消费者,带动供应链和行业共同发展繁荣。陶琳并透露,此前落成的特斯拉上海研发创新中心,已把多项成果应用到全球产品。“未来,特斯拉上海研发创新中心将成长为与北美研发中心同等规模的综合型研发中心。” “在这个极具活力的市场硕果累累” 特斯拉与中国市场结缘于2013年。 彼时,特斯拉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大桥路的侨福芳草地,开设了其在中国大陆的第一家体验店。区别于过往开在城市郊区的传统4S店,该店落地市中心购物中心,尽管寸土寸金,但人气畅旺。 从这家店开始,特斯拉开启的直营模式在国内迅速铺开,并引发众多新势力品牌跟随。十年多时间里,几乎所有的新能源汽车品牌,都将店开进了商场里。 据《2021-2022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21年,位于商场/购物中心的新能源商超店发展迅猛,达到2200余家。近7成的商超店集中分布在20个城市里,其中,上海、深圳、北京三地的新能源商超店超过100个。 在华开启直营模式后,特斯拉继续深耕。2014年,首根特斯拉超级充电桩落地上海。同年,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向中国大陆首批车主交付Model S。彼时,特斯拉用“这一刻终于来临”,打响其正式进入中国的头炮。 2019年,特斯拉在华发展迈入新阶段。这一年,特斯拉超级工厂一期项目,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上演“上海速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交付。国产化开启后,特斯拉的步伐不断加快:2020年,首批中国智造Model 3国内交付并出口海外;2021年以整车开发为目标的上海研发创新中心落成;2022年上海超级工厂第一百万辆整车下线;2023年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宣布落户上海临港、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第200万辆整车下线…… 图片来源:特斯拉微博 “2023年是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十周年,这十年间我们在这个极具活力的市场硕果累累,也在生产制造、研发方面取得了非凡成就。”陶琳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据陶琳向记者展示的一组数据显示:目前,特斯拉在中国大陆已经拥有约150万名车主,特斯拉直营门店超过500家,覆盖中国大陆城市78座;特斯拉直营及授权钣喷中心280家,覆盖中国大陆城市171座;特斯拉充电网络100%覆盖全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 上海工厂30多秒就能下线一台车 目前,上海工厂对特斯拉的战略意义仍在加强。在中国产汽车出海方面,该工厂也正在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 “上海超级工厂是特斯拉首个在美国以外的工厂,对特斯拉深耕中国和全球市场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作为特斯拉全球重要的出口中心——上海超级工厂,依托着中国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和一流的‘中国智造’能力,生产出全球领先的高品质智能电动车Model 3及Model Y,销往欧洲、亚太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海外车主的热烈欢迎和广泛赞誉。”陶琳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道。 据悉,2023年9月1日,由上海超级工厂生产制造的Model 3迎来焕新,并在欧洲、亚太多国上市。与此同时,第200万辆中国智造特斯拉整车、特斯拉全球第500万辆整车,均先后在上海超级工厂下线。 据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2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7.9万辆,同比增长0.1%。其中,在2月厂商出口方面,特斯拉中国为30224辆、比亚迪汽车达23291辆、上汽通用五菱为2872辆。 乘联会称,伴随着中国新能源的规模优势和市场扩张需求,中国制造新能源产品品牌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在海外的认可度持续提升。 “上海超级工厂是特斯拉全球产能最大的电动车生产基地之一,也是特斯拉重要的全球出口中心。数据显示,中国每出口两辆电动车,就有一辆来自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陶琳对记者表示。 陶琳进一步指出,作为全球效率最高的工厂,上海超级工厂目前已实现95%以上零部件的国产化,自动化率已达到95%以上,30多秒就能下线一台车。“生产智造是特斯拉难以被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上海超级工厂 图片来源:特斯拉官网 上海研发创新中心已把多项成果应用到全球产品 除了生产智造外,特斯拉在中国市场还在进行更多的本土化探索:此前,其已先后落地了上海研发创新中心和上海超级工厂数据中心等。 2021年10月,特斯拉首个设立在海外、以整车开发为目标的研发中心——上海研发创新中心在临港正式落成,其几十个实验室分别围绕整车、充电设备及能源产品等进行研发工作,这使特斯拉在中国的科研能力得到了重大提升。 “在这个中心,特斯拉可以进行独立的、针对中国市场的科研开发。同时,特斯拉也可以直接与中国的先进技术和研发人才进行交流,这无疑有利于提升特斯拉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陶琳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在陶琳看来,上海研发创新中心的设立也表明了特斯拉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特斯拉已经将中国市场视为其全球化战略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上海研发创新中心的建立将有助于特斯拉更好地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定制更符合中国市场的产品。” 据其透露,在此前的Model 3焕新版上,众多改进都来自于特斯拉上海研发创新中心。比如,整车静谧性的增加、全新环抱式的座舱、全新的内饰材质,以及中国用户期待已久的前排座椅通风功能等等,均是特斯拉上海研发创新中心在不同实验室,反复测试、持续优化的技术成果。 “‘中国原创,服务全球’,上海研发创新中心已把多项成果应用到全球产品。”陶琳对记者说道,目前,作为特斯拉全球核心技术与创新能力建设的有力保障,上海研发创新中心正着力于招收和培养相关人才。未来,特斯拉上海研发创新中心将成长为与北美研发中心同等规模的综合型研发中心。 数据安全是特斯拉关注的重点之一 与此同时,在汽车智能化浪潮汹涌下,“数据安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据人民网此前援引的一组数据显示,一辆智能网联汽车每天至少收集10TB的数据。这些数据不仅包含驾乘人员的面部表情、动作、目光、声音数据,还包括车辆地理位置、车内及车外环境数据、车联网使用数据等。 去年8月,针对大众关心的“哨兵模式”,特斯拉发博回应,哨兵模式(一些品牌也称为“守卫模式”)是目前主流智能汽车标配的一种智能安全配置,并非特斯拉独有。特斯拉车辆出厂时,该功能默认处于关闭状态,需要车主手动开启才能使用。其彼时并称,特斯拉公司已在中国建立数据中心,以实现数据存储的本地化。 “数据安全不仅是一个企业的责任,更是整个行业发展的基石。”陶琳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特斯拉建立上海超级工厂数据中心用来存储中国业务产生的数据和客户的个人信息,实现数据存储的本地化。所有在中国大陆市场销售车辆所产生的数据,都会存储在中国境内。 陶琳进一步指出,2021年10月政府主管部门联合发布《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后,特斯拉公司作为首批试点企业,积极参与了主管部门组织的合规试点工作。“数据安全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之一,我们将继续致力于更好地保护车主的隐私和数据安全,为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的服务和更可靠的保障。” 结语: 今年,陶琳在特斯拉也迎来自己的入职10周年。作为特斯拉在华狂飙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其年初曾发博表示,“感谢时代赋予的机会,让我这个平凡的人有机会参与到一项伟大的事业中。这十年,很丰富也很幸运!” “做对的事情,做时间的朋友。”这是陶琳微博上很喜欢用的一句话。入华10年多来,特斯拉创造了许多成绩,也伴有非议,诸如降价、数据安全等舆论风波等。但诚如前者所言,一切交给时间。 展望特斯拉的下一个10年,陶琳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道,中国市场是特斯拉的“必选项”,我们希望继续深耕中国市场,用更好的产品回馈消费者,带动供应链和行业共同发展繁荣。在其看来,“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是特斯拉的愿景,而中国将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信在各个领域,中国都会成为特斯拉另一个全球中心。” 中国新能源汽车腾飞10年系列报道之高端访谈 编者按 2024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问鼎全球第一的第十个年头,自2015年起,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已经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站上世界新能源汽车浪潮之巅。2023年,在新能源汽车的助力之下,中国汽车出口首超日本问鼎全球第一。时间回到10年前,伴随着特斯拉免费公布电动车专利,国内造车新势力掀起创立潮,与此同时,传统车企集体加速向新能源转型。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技术取得突破 、配套逐渐完善、市场超于成熟等多重因素影响下,获得狂飙式发展,十年再回首,新能源汽车可谓“轻舟已过万重山”。造车,是一场没有终点的远航,当下,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格局已经进入“深度重塑期”,汽车产业链的深度打造、智能化技术的迭代升级、中国汽车扬帆出海将成为未来汽车市场的主旋律。站在新十年的路口远眺,有人已倒在黎明来临之前,也有人总能踩准鼓点,迈出不同凡响的脚步。新能源汽车十年新旧交替之际,我们需要忠于事实的记录,更需要在前行中扣问,在快进中思考。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时代周报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2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