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验证 数智领航 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发布“氢能技术验证HyTA”项目
2025年9月9日,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举办“2025 中汽氢能技术发布会”,面向行业推出“氢能技术验证HyTA”项目,推动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技术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在氢能产业发展过程中,“性能”与“耐久”已成为行业对氢能产品的一致追求,但当前各类产品测试方法与评价维度缺乏统一规范,行业内尚未形成公认的“度量衡”。为此,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氢能技术团队(以下简称“中汽氢能”)面向燃料电池系统、供氢系统、电堆、膜电极、双极板、催化剂、炭纸、空压机、氢气循环系统、氢浓度传感器等超过15个核心领域,推出“氢能技术验证HyTA”项目,客观统一评价产品性能与耐久性。
“氢能马拉松”:提升耐久性考核门槛
氢燃料电池耐久性是商业化落地的核心瓶颈,“氢能技术验证HyTA”项目中“氢能马拉松”专项依据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规范,对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堆、氢能无人机、氢能两轮车等核心产品进行耐久性验证,并设定了2000小时动态循环工况下系统功率衰减幅度不超过6%,燃料电池堆电压衰减幅度不超过3%;氢能无人机续航时间大于3小时;氢能两轮车续驶里程大于80 km等行业领先的技术考核指标。项目旨在树立行业耐久性标杆,引导企业夯实基础技术研发。
“StackDNA电堆横评报告”:多维评价性能表现
针对产品性能评价不全面,单一指标失衡等问题,中汽氢能自2020年发起,组织30多家电堆企业共同研究制定电堆测试规范和评价体系,统一了行业电堆技术水平的评价方法。目前,先后有29款来自于主流企业的电堆产品,包括16款金属堆、12款石墨堆和1款复合堆参与StackDNA验证。
验证结果清晰量化了电堆产品从2020年至2025年六年间的发展过程,数据显示,六年间电堆额定功率平均提升59%,最高超过 240 kW;额定电流密度平均提升17%,最高超过2.4 A/cm2;体积功率密度、低温起动性能、耐振动冲击等关键性能指标均实现大幅提升。
StackDNA评价体系包含基本性能、安全性、环境适应性和耐久性4项一级指标,39项二级指标和116项三级指标,从多个维度综合考察了电堆产品的技术水平。此外中汽氢能在过去几年面向燃料电池系统、膜电极等都做了多维综合验证评价工作,形成了如FCEDNA, MEADNA等系列技术评价报告,共同支撑了行业关键零部件技术进步与快速发展。后续,StackDNA作为“氢能技术验证HyTA”项目的重要一环,将持续从多维度综合考核产品性能,助力产品品质不断提升。
“中国氢能产品数字化平台”:技术信息数字化呈现
为促进产业信息共建共享,基于多年数据积累和持续验证,“氢能技术验证HyTA”的关键数据将同步至“中国氢能产品数字化平台H2DNA”,实现产品技术数据的可查询、可对比和可视化,提升数据分析效率。中汽氢能还将部分氢能产品和氢安全相关的原始测试数据通过H2DNA平台向高校及研究机构开放。此外,平台将提供测试方法库、产品选型库、《氢能与燃料电池产品横评报告》及行业蓝皮书等版块,为产业链上下游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终端应用提供支持。
本次发布的“氢能技术验证HyTA”项目是对氢能与燃料电池产品品质的严苛考验,将推动构建协同创新、技术进步的新生态,为我国氢燃料电池技术在交通、固定式发电、备用电源、无人机等多元化场景的规模化、高质量应用注入技术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