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跑在风口之后的丰田

你问当下最大的产业风口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你是新能源汽车。既然是风口,也就意味着它有把猪吹上天的本事,当懂行的、不懂行的都瞄上了新能源这门生意,全世界最大的汽车企业丰田却犯了懵。

丰田一直以来都坚定地认为氢能源才是未来,所以眼看着纯电这条道路上,中国的新势力们已狂奔甚远,欧洲宿敌们也已经开始奋起直追,这位日本的造车「老炮」却还依然能够气定神闲。

伴随着全球首款量产氢能源车丰田 Mirai 的市场落败,氢能源汽车的前途变得灰暗,想象中美好的氢能源蓝图被蒙上了一层阴影,而关于氢能源汽车的争论也越来越多。


马斯克、大众迪斯炮轰氢能源

不久前,大众 CEO 迪斯在推特上炮轰氢能源:「氢能源汽车已被证明不是实现气候中和的解决方案。电气化已经站稳了脚步。虚假的辩论是无意义的。请相信科学!」

这不仅仅是竞争对手之间日常的口水仗,迪斯的炮轰是有根据的,据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PIK)的一项新研究显示,生产氢燃料电动车所需的电力是生产内燃机汽车的 2 到 14 倍,并且生产氢能源汽车使用的电力约为纯电动车的 5 倍。

迪斯要表达的核心观点就是氢能源不环保。

而同样对氢能源汽车表示不屑的还有马斯克,那句「燃料电池应该被叫做智商税,用于汽车上是个愚蠢的选择」堪称金句名言。

PSA 和 FCA 组成的汽车集团 Stellantis 的 CEO 唐唯实在接受媒体采 访时也毫不留情地说:「推动氢燃料电池车的,大部分都是在电动汽车比拼中迟到的人。」

上述观点对于氢能拥趸的丰田来说可谓句句扎心。


氢能很好,但它不是当下的风口


在丰田看来,氢能源有万般好处。

尤其是相比电动车,氢燃料加注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续航几百公里,而且排放物是水,没有污染。

2018 年,李克强总理到访日本参观了北海道丰田工厂,在近距离观看丰田 Mirai 时被日本共同社记 者抓拍的一张图片在国内社交媒体上广泛流传开来。

画面中总理一脸「凝重」,彼时又正值国内新能源骗补事件余热未消,所以网友想当然地看图说话:「中国花了百亿补贴造出的电动车差强人意,而日本的氢能源汽车却如此先进。」

一时间,舆论纷纷,唱衰纯电路线的声音层出不穷,看好氢燃料汽车的观点也多了起来,认为我国也应该大力发展氢能源汽车。一时间,氢能源汽车的热度被炒到了极点。

但氢能源的真的是当下的风口吗?在我看来,氢能源汽车是一项与现有技术、现代能源体系脱节的产品,它比电动车更加依赖配套,我更愿意称之为这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产品,而且氢能源汽车也只是未来氢能社会的一部分。可这个未来究竟有多远?谁也说不好。

抛开车辆本身的燃料电池技术暂且不谈,光是制氢、运氢、储氢就遍地是坑。

缺电的日本更缺氢,眼下的氢能并不环保

初中化学课本就告诉过我们,氢气是可再生能源,但它属于二级能源。二级能源的获取是需要通过一级能源转换的,电力也是如此。

制氢的方式一般有两种,第一是从化石燃料的副产物中提取;第二就是简单粗暴的电解水。后者制出的氢纯度更好,所以是比较惯用的手法。


也就是说,当下绝大部分的高纯度氢都需要经过耗费电力和水来获取,而电力本身就是二级能源,制氢之前还需要先发足够的电,能源在反复的转换过程中有流失是必然的,所以氢气的获取建立在耗费其他能源的基础上。

那么问题来了,电从哪里来?究竟需要多少电?这是决定氢能源根本上环不环保的核心。

全球普氏能源资讯做过评估,日本生产氢气的成本很高,甲烷水蒸气重整制氢的成本为 1.37 美元/kg,碱性电解氢的成本为 2.42 美元/kg,PEM 电解氢的成本为 2.72 美元/kg。

从 2011 年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以后,日本国内的「发电来源构成比例」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事故之前,日本约有 30% 的电力来自于核电,而在此之后,火电的比重持续增大。虽然日本政府在极力推动推动可再生能源,但火力发电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

目前,日本全境共有 140 座火电厂,世界上最大的燃油电厂就是日本的鹿岛电厂。

日本经产省 2019 年的数据显示,日本煤炭发电量在日本全境的发电总量中占比 33%,仅次于石油天然气的发电占比 38%。日本也是全球煤炭进口大国,2018 年日本进口煤超过 2.1 亿吨,仅次于印度和中国。

从目前日本的电力构成来看,日本的电力从本质上来说依然是「不环保」的。日本也在极力改变这一电力现状,2018 年制定了「能源基本计画」,在随后几年里,大量的煤电厂被关停。但由于可再生能源一时间无法跟上脚步,电力短缺问题也随之而来。

拿宝贵的电力去制氢,这对于「缺电」的日本来说实际上并不划算。也就是说,在可再生能源未成主流的时候,氢能源汽车依然还是「伪命题」。

与其当下「脱裤子放屁」用电制氢,何不省掉中间环节把宝贵的电力直接用在纯电汽车上呢?毕竟电力运输的配套设施已相对成熟,把电直接送到车上要比送氢简单得多。

当然,我也听说丰田构想着一套骚操作,日本有数万公里的海岸线,同时也有取之不尽的海水资源。临海建设风力发电,就近电解海水,再通过管道的方式把氢气运送到千家万户。这样的方式看起来直截了当,但之所以还未普及,说明其还存在相当的技术难题。

退一步讲,这种方案对于国土面积狭小,海岸线绵长的日本或许适用,但对于广袤的中国而言几乎是不可行的。

一心不能两用,纯电or氢很难两条腿走路

纵观眼下丰田的产品线,除了 C-HR EV、奕泽 EV 这样的「油改电」之外,几乎还都是以燃油和混动产品为主。直到今年 4 月份的上海车展,丰田旗下首款纯电概念车 bZ 才姗姗来迟。看着对手们疯狂发力纯电,丰田似乎有所觉醒,扬言到 2025 年要在中国推出 20 款纯电新车型

殊不知,此时的丰田已经跑在了风口之后。一家公司的资源是有限的,即便体量大如丰田也很难「一心两用」,同时在氢能源和纯电押下重注。

光是制氢一项就需要耗费巨大的资本,更何况还有运氢、储氢、建立加氢站等等重重难关,后者所需要花费的精力丝毫不逊于制氢。这是一套完整的能源体系,建立氢能社会是举国的工程,绝非丰田一己之力所能及的

丰田之所以如此执拗,必然是和日本的能源战略息息相关。不过,丰田赖以生存的中国市场早已明确了以纯电为主要路线,丰田此举无疑是自断臂膀,在电动化这场战争中逐渐失去优势。随着中国乃至世界新能源车销量突飞猛进,其败状将很快显现。特斯拉市值赶超丰田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

写在最后

有必要强调的是,指出丰田跑在风口之后并不是否定氢能源路线,不可否认,它目前在商用车领域是大有可为的,大型商用车不用频繁加注燃料,也就意味着可以减少密集的储氢和频繁的运氢,但小型乘用车则截然相反。

所以无论是从制氢的角度还是端到端的传输环节,氢能都不是当下最适宜的解决方案。

但正如我前文所说,氢能源汽车只是氢能的一种应用场景,氢能在工业等其他领域同样可以应用广泛,如果紧盯在汽车之块,未免目光狭窄了些。丰田想要通过氢燃料汽车撬动整个氢能产业,想法是值得肯定的,但不符合产业现状。

随着能源体系的转变,氢能或许会成为风口之后的风口,但眼下新能源这个风口,丰田却没有牢牢抓住。

(完)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电动星球News蟹老板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