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极星3中国卖88万起,只能说「打扰了」
今天凌晨 1 点,Polestar 极星 3 正式发布,中国定价 88-103 万元起。
先说我们的结论:极星 3 定位于「旗舰中大型 5 座 SUV」,作为 SPA-2 平台的第一款作品,它在性能、续航、智能、设计、用料各方面,都达到了 Polestar 家族的巅峰,说一句家族旗舰并不过分。
最大的争议点,在于价格。
极星是充满个性和格调的品牌,有自己的受众,我个人非常喜欢极星 2 这款车。但就极星 3 的定价来看,我们认为它会面临足够残酷的竞争。
一方面,100 万的定价,让极星 3 直面传统豪华车企的旗舰级电动 SUV,比如宝马 iX;另一方面,极星 3 还要面临 2022 中国新造车的豪华 SUV 大潮,也就是 40-60 万元极致产品力的压迫感。
更重要的,是 100 万价位,有着智能电动 SUV 的新「图腾」——Model X Plaid。
明年四季度交付的极星 3,标下 88-103 万元的定价,打得过环伺强敌吗?事实上,看完发布会之后,我还没有完全想明白。
下面仔细聊聊。
一、北欧纯电旗舰
造车是有流派的,比如斯堪的纳威亚半岛上的沃尔沃家族。
极星 3 维系了 Polestar 品牌的折线、硬角、平面设计思路。没有一头扎进无脸化纯电风潮,但也没有过分强调直线。
可以说这款车完整呈现了北欧人的汽车设计功底,并不会随着动力形式的改变而随波逐流。
有意思的是,极星 3 长宽高为 4900x2120x1627 毫米,但离地间隙却达到了 211 毫米——蔚来 ES7 高 1720 毫米,标准离地间隙只有 158 毫米。
这首先意味着极星 3 通过性理论上很不错,其次是侧面看起来不够「运动」,毕竟「一低遮百丑」;另外,则是极星 3 的车内垂直空间可能会相对保守。侧视运动感的缺失可以通过双腔空悬弥补,垂直空间就得试过才知道了。
4.9 米车长+性能旗舰定位,极星 3 顺理成章地继续维持 5 座布局,内饰用料则比极星 2 更上一层楼——依然是完全可溯源的环保材料,从「Weave Tech」升级到「Micro Tech」,此外还有环保羊毛面料和可再生铝饰板可选。
同样升级的还有中控屏,尺寸升级到了 14.5 寸,芯片也采用了「新一代骁龙智能座舱」,应该是 8155。不过仪表盘依然和极星 3 一样维持 9 英寸,放在百万级上差点意思。
到了百万级,极星 3 的很多配置都直接拉满。比如红外夹层声学挡风玻璃、HUD、UWB 智能钥匙、500HZ 响应的主动减震器、双腔空悬、电吸门、25 个扬声器+支持杜比全景声的宝华韦健音响、Brembo 卡钳等等。另外中国用户还独享免费的 130 万像素 LED 数字大灯。
另外,极星 3 还延续了极星 1 的大量运动化设计。比如后轮轴应用了双离合电动扭矩矢量系统——来自极星 1,而且经过了全新升级。
然后,就是极星 3 的核心配置,也是让它坐稳家族旗舰,但同时也引发广泛讨论的三电,以及智能。
先说三电,极星 3 两个配置都是双电机(长续航和高性能版),均配备高达 111kWh 的大容量电池,也都支持 250kW 超快充(10%-80% 仅需半小时)。
不过极星 3 的续航并没有电池容量这么惊艳,670km(长续航)/620km(高性能)的 CLTC 工况续航,在这个价位只能算正常水平。
同级领先的电池容量、中规中矩的续航,是不是意味着极星3动力相当炸裂?放在 100 万市场,似乎也没有鹤立鸡群——相关数据分别是360kW(长续航)/380kW(高性能)的最大功率,以及 5.0/4.7 秒加速时间。
然后说智能,智能座舱刚刚聊到了,极星没有追求极致的视觉感受,AR、双屏、超大尺寸…都没有。
和疯狂内卷的中国新造车,以及独辟蹊径的特斯拉相比,极星在智能座舱方面既克制又浪漫——一方面是屏幕占据内饰比例的克制,另一方面则是听觉享受的奢侈浪漫。
然而到了智能驾驶,我们发现极星 3 的克制更浓烈了。
极星 3 标配 5 个车外摄像头、5 个毫米波雷达,以及 12 个超声波雷达。选装激光雷达套件之后,会获得一个 Luminar 的激光雷达,以及 3 个额外的摄像头——也就是最强体极星 3,会是 1L+8V+5R+12U 的传感器组合。
但激光雷达套件目前不可选装,官方 APP 上的解释,是具体开放选装时间待定。
除此以外,官方表示极星3的智能驾驶芯片来自英伟达,软件算法则来自于沃尔沃自研。
考虑到这是一款 2023 年 Q4 开启交付的百万级旗舰,我们完全应该期待更激进的软硬件配备——不过,有没有可能,明年极星会将这个套件和豪华/辅助驾驶套件一样,设为标配?
二、究竟想卖给谁?
先来一场横向对比吧,从价格来看,极星 3 的对手包括宝马 iX 和特斯拉 Model X Plaid。
再加上最近热度比较高的蔚来 ES7,我们简单做了个表,对比了一下几款车的基本参数,大家可以看一看:
很明显,极星 3 并不是一位参数型选手。无论是和 Model X、宝马iX相比,还是和价格低了一大个级别的 ES7 相比;无论是智能硬件还是三电表现,极星3都没有想着用参数碾压对手。
极星 3 的强项,从发布会开场就已经呈现:体验。
体验包括了Polestar 家族的设计风格、内饰功能设计的小细节、动态驾驶感受的极致调校、影音娱乐的感官享受,等等。
但有一点:在看到极星 3 实车之前,用户很难切身体会到 Polestar 的精髓;握住方向盘之前,用户也领略不到极星 3 的调校。
至于外观,虽然我觉得极星 3 依然很帅,但这毕竟是主观压倒一切的评分项,而且从发布会到交付,我们还要等很久。
这款车将于 2023 年 Q4 交付,这意味着要到明年 Q3,用户才能开始试驾这辆车——在这之前,极星 3 能征服多少人的心?Polestar 是否胸有成竹,又究竟是谁,会毫不犹豫地下定一辆 88-103 万元的极星 3?
欢迎评论区告诉我你的答案。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