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马变危马,全员降薪、亏损近百亿,威马还能熬过这个冬天吗?
威马汽车能不能挺过今年或许真的是个问题了!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威马汽车CEO沈晖近日发布的内部信指出威马正在执行的整体降薪计划。对此一位上海的威马员工表示,“确实自今年10月起,我们员工的工资按照7折发放,管理层工资按照5折发放,并取消年终奖和13、14薪。”
事实上,这并不是威马第一次被曝出降薪的消息。早在几个月前就有消息称,威马在未给出具体KPI考核标准的情况下大范围停发年终奖金,而这部分奖金的数额大致等于员工正常工作一年总薪酬的40%。
威马降薪并不是一蹴而就,从2019年到2021年的短短三年的时间中,威马汽车累计亏损了136.32亿元。这对于威马汽车而言,显然构成了一定的压力。尤其是,进入2022年之后,威马汽车更是不再公布交付量数据了。毫无疑问,寒气已传递到威马每个员工身上。
然而掉队的威马,曾在2019年拿下新势力销量第二。成立7年来,更获得超350亿元融资,上海国资、腾讯、百度、红衫资本、李嘉诚家族、何鸿燊家族等资本天团皆为其股东,如今为何会落得降薪的地步?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相对其他新能源车品牌,威马缺少差异化的卖点。蔚来主打高端还有换电模式,理想空间大适合奶爸,小鹏的智能优秀……
反观威马在产品力上几乎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手,并且其产品价格定位在15至25万元市场。要知道这个领域,虽然比蔚来和理想更平民化,但却恰好冲进了比亚迪、吉利、长城、上汽等传统品牌的腹地。试想一下,一个没有亮点的新势力去和深耕数年的传统车企比,消费者会为谁买单?
过于依赖B端用户也是原因之一,威马早期有很大一部分销量是在出行市场,如网约车、旅游租车、分时租赁等。威马内部成立了出行事业部,负责推进to B业务,还一度跟美团打车合作,把旗下的EX5车型引入到美团打车平台。不可否认这样策略,真的会让月数据好看,因此尝到甜头的威马,几乎放弃了所有C端业务,长此以往,威马也就被贴上廉价的标签,并且渐渐淡出大家的视野。
一没技术,二没品牌特色,掉队似乎是必然结果,即便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威马汽车也很难单靠自身扭转颓势,至于全员降薪的破釜沉舟能否让威马度过此次寒冬,时间自会给出答案。
-
问界M8车主:它发布时我就盲定了,换车的欲望达到了巅峰
-
理想MEGA HOME版车主:开始父母很抵触,试驾后果断同意
-
极氪007车主:春秋电耗13,高速大概16,它不是电动纳智捷!
-
银河L7EM-i车主:高速120,隔音太让人失望,共振震的耳膜疼
-
钛3车主:方程豹打到十几万价位了?我二话不说就盲定了一台!
-
银河E5车主:网上说“开车像开船”,但实际驾驶可圈可点
-
二十万级的全新智己L6,操控性能叫板百万级车型的底气何来?
-
汉L EV车主:2分40秒充了14度电,旁边的五菱、吉利车主都震惊了
-
用 Model Y 跑 Robotaxi,特斯拉按下商业化启动键
-
解码高通加速度:ADAS生态新势力如何强势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