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传奇跑车阿斯顿•马丁越来越“吉利”!李书福:将发挥其卓越潜力

证券时报 张一帆

图片

吉利控股已完成对阿斯顿·马丁的股份增持,增持后吉利控股所持股份约为17%。

如果你下一次在007系列电影中,看到这位英国王牌特工驾驶着超豪华跑车阿斯顿·马丁在世界各地所向披靡,记得和朋友感慨一句,“这辆车真的越来越‘吉利’了”。如果这台阿斯顿•马丁是由电机驱动的,那么它的技术背景多半与吉利有关。

吉利控股大手笔增持阿斯顿•马丁

5月18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吉利控股” )与阿斯顿·马丁同步宣布,两方进一步达成新的合作协议,作为合作内容一部分,吉利控股已完成对阿斯顿·马丁的股份增持,增持后吉利控股所持股份约为17%。

图片

根据阿斯顿•马丁今日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发布的公告,为完成本次收购,吉利控股承诺出资金额约2.34亿英镑。这是时隔不到一年的时间,吉利控股对阿斯顿•马丁的第二次大动作。2022年9月,吉利控股宣布完成对阿斯顿•马丁7.6%的股份收购。

本次交易完成后,吉利控股将超过梅赛德斯-奔驰成为阿斯顿•马丁第三大股东。仅次于持股比例21%的YewTree投资集团、以及持股比例18%的沙特阿拉伯的公共投资基金。同时,吉利控股将有权任命一名非执行董事加入阿斯顿•马丁董事会,并拥有一个董事会观察员席位。

连续两次增持后,吉利控股对阿斯顿•马丁的增持或将放缓。据阿斯顿•马丁介绍,吉利控股承诺,至少在2024年8月1日之前,它不会进一步收购公司任何普通股,以避免其全部持有的公司股权超过22%。也就是说,YewTree投资集团将继续保持第一大股东席位。

消息发布后,阿斯顿•马丁开盘大涨超20%,截至发稿,涨幅仍超14%。

图片

致力于“长期可持续增长”

根据吉利控股以及阿斯顿•马丁就本次交易发布的声明,双方均表达了积极乐观的情绪,助力阿斯顿•马丁实现升盈利能力的提升是双方共同的愿景。

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强调,“增持阿斯顿·马丁的股份体现了我们对其增长前景、技术实力和管理团队的信心”。

李书福透露,自去年9月首次收购阿斯顿·马丁少数股份以来,吉利控股一直与执行主席劳伦斯·斯托尔及其团队坦诚合作,携手探索技术协同和新的增长机会。“双方将加强合作,充分发挥这个传奇超豪华性能品牌的卓越潜力,助力其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

实现阿斯顿•马丁“长期可持续增长”一直是吉利控股与其合作的重心。在去年的收购后,吉利控股CEO李东辉也曾强调,“阿斯顿·马丁将继续坚持其发展战略,致力于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提升盈利能力。”

劳伦斯•斯托尔同样认可这一诉求,他在声明中表示“双方对阿斯顿·马丁的发展愿景不谋而合,促成了吉利控股成为更重要的股东。此次交易使双方确立了更加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我相信这种合作将为所有股东创造重大价值。”

虽然名声赫赫,但是阿斯顿•马丁的盈利能力一直不佳。据Wind统计,自2019年以来,公司的营业利润已经连续4年处于亏损区间。

电动化成海外并购法宝

如何实现阿斯顿•马丁的盈利?电动化和中国市场或许是两大关键抓手,而这也是吉利控股的强项。

劳伦斯•斯托尔今日重申,与吉利控股联手,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中国这一战略增长市场,并有机会获得吉利一系列先进技术支持。阿斯顿•马丁曾在2021年宣布,将在2025年开始在英国生产新型全电动汽车,包括一款电动跑车以及一款电动 SUV。

与吉利控股的合作或将推进阿斯顿•马丁的电动化计划。正如李东辉曾强调的,“吉利控股在支持入股企业转型方面拥有丰富经验,且在超级电动和智能网联领域具有深厚技术积累,这将助力阿斯顿•马丁在未来取得更大成功”。

李东辉的发言底气很足,吉利控股有大量现实案例的支撑。以资本完成海外收购,以技术输出推进价值提升,确实已经成为吉利控股的成熟路径。

2010年,吉利控股完成对瑞典沃尔沃汽车的收购,是公司在海外的首笔重要收购。而在2023年第一季度,沃尔沃集团净销售额达到1314亿瑞典克朗,成为史以来业绩最优的第一季度,这受益于公司正在投资电池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以及内燃机。未来,沃尔沃汽车计划将每年推出至少一款纯电动车型。

2018年2月,吉利控股宣布已收购戴姆勒9.69%具有表决权的股份,成为戴姆勒集团最大单一股东。2019年5月,由双方合资的蔚星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将负责Smart电动车国产化。目前,该品牌推出的smart精灵#1今年前四个月在中国共交付1.71万辆,精灵#3在上海车展已经亮相,即将进入交付期。

2022年11月,吉利控股完成入股雷诺韩国汽车,将向韩国市场推出全新混动技术及车型。据了解,新产品将采用吉利控股位于瑞典研发中心研发的CMA模块化架构,并使用吉利的混动技术,预计2024年量产。

责编:陈英

校对:杨立林

声明:以上未标明来源、无水印的图片均来自时报财经图库和相关截图。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End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车资本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1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