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难以转向
阔别四年,被誉为「亚洲汽车风向标」的东京车展于 10 月 25 日重启。
四年的时间,足以改变行业的发展格局,在东京车展身上感受更甚。
许是观察角度的局限,作为亚洲曾经最受关注的车展,这届东京车展的受关注不如从前。
情况似乎是从 2020 年 10 月的北京车展开始改变的。那年全球疫情肆虐,各大车展先后取消,北京车展在推迟半年后终于顺利举行,成为当年唯一顶级车展。
那届北京车展上,沉寂了大半年的车企倾城而出,国内外汽车品牌近乎全部到场。这一届车展以「智领未来」为主题,无论是跨国汽车集团,还是新势力,都带来了对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最新思考。
尽管当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为 5.8%,但车展是行业的风向标,「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从 2020 年到 2022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上升至 25.6%,绿牌从刚开始被频频提问是什么车,到现在习以为常。
或许只有少部分先见者才能在四年前看到新能源车的现在,现实在要求车企们做出改变,东京车展亦如是。
以后我们聊起它,或许还是会习惯性称为「东京车展」,但实际上它已经从「TOKYO MOTOR SHOW」更名换姓为「JAPAN MOBILITY SHOW」,即「日本移动出行展」。
改名的目的很明显—— 旨在超越汽车行业,联合整个日本产业界,并吸引初创公司、国家及各地政府参与。
本届车展以「让我们改变汽车的未来——找到你的未来」为主题,主题的定调透出日本车企对未来的「焦虑」,同时也暗示着电动车的主角身份。
那么我们就从本次车展上的电动车开始,看它是否能在这届车展上「挑大梁、唱主角」。
主角是概念车?
自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概念车便开始成为东京车展的一大看点。
本届东京车展的含「概」量一如既往地高。如果要列举概念的特点,浮现在脑海中的第一个答案,是外观。
因为是概念车,设计师们在它身上极尽想象力,大胆的外观总能让人眼前一亮。我们也借电动化概念车的外观为引子,一起来看看「两田一产」在车展上发布了哪些概念车型。
作为日系车企中的「老大哥」,第一家要看的车企自然是丰田。
丰田这次带来了多款电动概念车,从外观上来看,丰田的概念车更接近于量产状态。
具体来看,丰田这次带来的电动化车型包括纯电 SUV 概念车 FT-3e、纯电跑车概念车 FT-Se、纯电版本兰德酷路泽、电动普卡 EPU 等。
在这几款车型中,人们或许对纯电 SUV 概念车 FT-3e 和纯电版兰德酷路泽比较感兴趣。
这款车被认为是丰田bZ4x 的继任者。前者于今年年初改款后,直至 9 月份,其总销量也仅为 6486 辆。丰田需要一款新的车型,来减轻 bZ4x 销量不景气带来的的影响。
FT-3e 并未采取激进设计,棱角分明,整车用到许多折痕勾勒、加深车辆的轮廓,车轮别推动车辆外角,贯穿式灯带横跨车身的前脸和尾部。
作为丰田品牌的旗舰 SUV,纯电版兰德酷路泽在外观设计上不输 FT-3e。它同样采用了许多能够彰显肌肉感的线条对其力量感进行修饰,其长度达到 5150mm,轴距 3050mm,按照这一尺寸与设计,到时候在街上可能会比较吸睛。
丰田并未公布这两款车的动力及智能化信息,前者将在明年年初引入国内投产,后者预计将于 2025 年发售。
本田则是时隔 22 年,复活了双门跑车「Prelude」,宣布启动其电动化进程。
Prelude 概念车不像老款 Prelude,除了封闭式格栅,它整体造型与思域更像。新款车型概念车的车身线条被大量曲线取代,车尾采用溜背式设计并有鸭尾尾翼,提升整体运动感。
本田还发布了中大型纯电 SUV Prologue 与 SUSTAINA-C 概念车。前者与雪佛兰旗下的 Blazer 车型相同,新车依旧诞生于奥特能平台,预计将于 2024 年投放市场;后者更像是 K-Car 的继承者,车身用料环保、造型可爱,
90 岁的日产在本次车展上,反而是三大日本车企里玩概念玩得「嗨」的。
它展示的纯电概念车设计最为大胆。无论是 Urban、Adventure,还是 Tourer 和 Punk,设计都个性十足,尤其是纯电 MPV 车型 Tourer,以万花筒为灵感,在造型上可谓是「凹凸有致」。
本次车展上,最受关注的纯电车型,莫过于雷克萨斯的纯电概念车 LF-ZC。
这款车型在外观上同样采用了许多折线设计,但其亮点在于,雷克萨斯承诺的配置与技术水准,与现下中国纯电车较为接近。
雷克萨斯称,LF-ZC 将采用一体化压铸技术,将车身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位于车身中央部分的「方形高性能」电池,能让车辆续航里程达到约 1000km,应有 DIRECT 4 电子动态四驱系统,能够为用户带来更自然、线性的转向体验。
此外,在智能座舱上,LF-ZC 的「Arene OS」软件平台支持 OTA,该车还将搭配新一代语音识别系统,雷克萨斯表示该系统对语音命令的响应较快,并在考虑到日常活动模式和情绪的基础上,为驾驶员提供良好路线和模式建议。
然而,LF-ZC 的预计上市时间是 2026 年。
三年的时间,或许足够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卷过一轮又一轮,届时 LF-ZC 会处于什么位置难以判断。
要说「新能源」,在 30 年前,便是东京车展的常客。
以世界首款量产混动汽车 EMS(后称丰田普锐斯)为开端,东京车展历年来还展示了众多新能源车,包括最开始的混动面包车 HV-M4、代步车 K-Car PU-3 Commuterar,还有后来的氢燃料车 Mirai 等不胜枚举。
但那时的新能源汽车更像是车企彰显自身先进性的点缀,许多亮相的概念车未能迎来量产版本。
如今,以电动化为前提的新能源汽车掀起风浪已不可同日而语。
在行业变革风向深刻的当下,再花三年时间去造一款其技术在中国市场已经开始普及的车型,日系车企的电动化进度或许比我们想象的要慢,又或是,我们先入为主地误读了其电动化决心。
慕尼黑车展再现?
日本汽车工业协会通过改名,将参展企业的类型范围扩大,使得今年参展的企业和机构达 475 家,较 2019 年的 192 家多了一倍以上。
在这 475 家企业和机构中,仅有三家外国车企,分别为宝马、奔驰和比亚迪。
最值得关注的,莫过于首次、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参加东京车展的中国车企——比亚迪。
与酷爱在车展上展示概念车日本车企相比,比亚迪这次带去参展的,自然都是已经上市的车型,分别为元 Plus、海豚、海豹、腾势 D9 和仰望 U8,可以说除方程豹外,基本囊括了比亚迪各品牌及价位的车型。
除了车型之外,比亚迪还带去了刀片电池、e 平台 3.0 台架、八合一电动力总成三大整车平台和核心零部件代表。
东京车展上的比亚迪复刻了其 9 月份在慕尼黑车展上的盛况,展台前堆满了参观的人。有到现场观展的日本网友表示,比亚迪展台的人流量仅次于丰田和日产。
中国车企在海外的势能初显,展台前人山人海的景象也不再令人感到稀奇。更值得关注的,或许是新与旧的碰撞。
尽管「两田一产」在全球范围的地位从短期来看还是难以撼动,但由于受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的冲击,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不佳的日系车企,在华销量持续下降。
今年上半年,「两田一产」在华销量分别下跌 2.8%、22% 以及 24.4%,在欧洲市场方面,丰田销量也下滑了 0.7%,三菱也于近期宣布退出中国市场。
面对中国新能源车企的来势汹汹,日经网在本次东京车展开展前,便发表评论称:「在 EV 领域起步晚的日本企业如果不采取措施,也会陷入后者的境地。」
眼看象征着企业前景的车子就要驶向十字路口,丰田汽车会长丰田章男对电动化的态度却是一如既往的强硬。
他既看到了以电动化为基础的新能源汽车对传统汽车的冲击,丰田也在车展上展示了纯电概念车,却又对纯电车的看法不佳。
丰田章男的语录可以说是东京车展除了车以外的另外一大看点。
他先后表示,丰田销量的放缓证明他对电动汽车的抵制是正确的、电动车并不是减少碳排放的唯一途径,以及:
「我认为单纯在销量上取胜是一种观点,但是日本制造商在世界的道路上运输着各种各样的东西,汽车作为移动手段运输着信息,也运输着幸福。日本制造商需要制定新的战略以谋求生存。」
在一张网传视频截图中,坐着电动小车经过比亚迪展台时,丰田章男的表情被网友们解读为「不爽」「嫉妒」等,暗讽其在电动化的「顽固」。
丰田章男对电动车的强硬态度,或许与丰田押宝氢能有关。
在 6 月份高规格的「Toyota Tecnical Workshop 2023」上,「固执」的丰田向纯电「妥协」,将纯电车「升咖」为全固态电池的优先列装对象,而在此之前是为强化 HEV 而研发,最早于 2027 年开始上车。
与此同时,丰田还是对氢能念念不忘。在这场技术说明会上,丰田对氢能的投入与成果进行了说明。除发布单体发电量提升 1.3 倍、续航里程增加 20% 的次世代氢燃料电池外,丰田还对氢燃料电池技术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调整,进一步扩大大型商用车等形式的氢能应用。
然而,丰田将心照氢能,奈何氢能「不给力」。丰田章男在东京车展上承认,丰田的氢燃料电池车 Mirai 未取得商业成功,原因在于加氢站太少了。
据了解,截至 2023 年上半年,全球累计已经建成加氢站 1089 座,其中中国累计建成加氢站 351 座,尽管难以判定中国「乘锂商氢」的布局是否对 Mirai 的失败有决定性影响,但作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中国的影响力有目共睹。
除丰田外,日系车企在新能源汽车上的乏力,或许是日本国内电费偏高、日系车企全球地位短期内难撼动等综合原因的影响,但在大势之下,市场在推动日系车企做出改变与妥协。
浪潮与执念
自 1954 年第一届车展开始,东京车展在对汽车行业发展的敏感度上屡创佳话,先有马自达的双转子发动机,后有造小车理念下将私家车普及、震惊欧美车界的 CVCC 低公害发动机……
站在当下,我们或许很难判断日系车企对燃油车的坚持是否正确、氢能是否代表了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大转向之下,日系车企或是全球车企的纯电转向难以避免。
2022 年 11 月,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宣布东京车展的更名计划时,作为日本汽车工业协会会长的丰田章男解读称,此举是「希望重振汽车产业,促进日本经济发展」。
汽车行业为国民经济所带来的势能难以想象,这也是各个汽车大国如此看重此次转向的重要原因。
在难以逆转的电动化浪潮下,对概念车与燃油车执着的日系车企,在此次东京车展上的实力能够巩固或加强他们在全球市场的统治地位吗?氢能汽车未来的走向又将如何发展?
改名的东京车展,有没有展露出「回归」的强势感?
不如来分享一下你的观点。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