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企用iPhone的思路造汽车会是什么样子?
最近两天有人在知乎提问,把华为荣耀X2和汽车中的跨界SUV扯到了一起。其实这个话题很有意思,作为工业品,汽车和手机有很多类似的地方。
不过,在手机行业,最近几年是iPhone一枝独秀,把各个老牌厂商挤压的通不过气了。现在拿出来一个手机就是直板大屏幕,都学iPhone的样子。
而在iPhone之前,我们的手机有翻盖、有直板、有数字键盘、有触摸幕,当时的手机需求也被认为是多元化的,您是投行精英,你就用黑莓,您是商界人士,您用诺基亚8800,您是土豪,您用Vertu,你是科技迷,你用WM智能机,你是女性,OPPO音乐手机就是为你们设计的……。
这个与当前的汽车市场定义很像,你是家庭代步用,你买A级或者B级家用轿车;你要越野,你买普拉达硬派越野车;你是商务接待,GL8、R350这种车是好帮手;你是老板,D级轿车是你的不二选择,这种市场细分看似很好,也形成了思维定势。厂家也被限制在这个框子里面。
当年的iPhone横空出世,它一开始是被归在极客玩具的智能手机里面,而后它替代了索尼(当时还是叫索爱)的音乐手机,替代了诺基亚成为商务人士的选择,替代了数字键盘手机、全键盘手机……一款打破了传统框子的手机最终包打了天下。
那么汽车行业可以不可以有这么一种不受条条框框约束的产品呢?如果中国厂商用iPhone的思路制造一款汽车会是什么样子呢?
中国车企用iphone的思路来造车会不会变成山寨?
一、iPhone是如何打破思维定式的?
在iPhone出现前,手机厂商的思维是,各种用户不能兼顾。智能机不用太好的摄像头,不用好的音频芯片,反正我的用户不在乎这些。
拍照手机则只做好摄像头,其他能用就行。黑莓的去专注加密,诺基亚以抗摔著称……用户的需求被强行割裂。
而乔布斯做苹果手机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我只要一部最好的手机,满足我所理解的用户需求。
在乔布斯的理解中,诺基亚的抗摔是没有用的,用户的手机不是拿来摔的,它宁可为了“颜值”用双面康宁玻璃,而不顾及用户是否会摔坏手机。
黑莓的加密需求太小众,苹果不做;实体全键盘当年被认为是最好的输入方式,苹果不用,就用触摸屏幕虚拟键盘。
而屏幕现实效果乔布斯非常看重,所以用了当时极为少见的宽视角大屏幕(苹果当年的3.5寸屏幕已经是手机中极大的屏幕了);速度非常重要,乔布斯用了当时最快的三星处理器;UI交互乔布斯非常看重,所以用了IOS系统……
最终,乔布斯以他理解的用户体验,在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下,突破了当时手机的框框,用极致体验的思想做出来iPhone,把用户体验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本来被手机厂商细分完毕的用户群纷纷转移到iPhone的怀抱,而紧跟iPhone的安卓手机也获得了成功。
发展到今天,随便一部手机,就有当年拍照手机的拍照水平,有当年音乐手机的音质,有各种APP满足商务用途……,市场也有男性女性用户的细分,但是更多体现在手机的外观设计上,特色功能上。大部分人共同需求,已经被苹果挖掘出来并且予以满足。
二、中国家庭汽车用户的需求
现在,汽车也被细分,轿车有A、B、C、D、E级别,SUV有小型SUV、紧凑型SUV、中型SUV、全尺寸SUV,从功能分城市SUV和越野SUV,MPV也有很多种。
而问题在于,用户共同的需求是否被挖掘了出来?汽车和手机有所不同,它不是一个单纯的个人用品,而有共用的属性,要考虑道路等使用环境。
中国因为限购等因素,一般一家只有一辆不太贵的车,这一辆车要兼顾上下班通勤与家庭出行的多用途车型。
从乘客情况看,司机往往是家庭的男主人,而后座坐的是妻子、儿女、父母、岳父岳母,都是比车主家庭地位更高的主,所以车的后排舒适性,空间非常非常重要。
这就要求车的底盘悬挂要舒适、车厢空间要大,坐姿要舒服,车的静音、平顺性要好。车内空气、音响不能马虎,天窗要有……
在中国,汽车实际上承担一定展示功能,车标、外观都不能马虎,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需求。
而可以舍弃的功能是操控性,因为城市道路太过拥挤,良好的操控无用武之地,而高速上有限速,也不需要太好的操控,够用即可。
还有一个可以舍弃的功能是极限越野,在中国道路建设越来越好的今天,极限越野是小众玩物,这个市场可以放弃。如同当年iPhone放弃了抗摔。
一种车型,可以兼顾个人用车与家庭用车需求,价格不太高,日常使用费用可以承担,车标有档次、外形漂亮,乘客的空间和舒适性做好,这就是中国汽车用户的需求。
能够满足这些需求,用现有技术,用尽可能低的成本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的车型就是满足中国汽车家庭用户需求的iPhone。
三、中国厂商用iPhone的思路造汽车会是什么样子
把乘客的舒适做到极致,我们想到的车型是劳斯莱斯的幻影。当然,它太贵了,而造一辆空间超过幻影的车型则不一定要很贵。
中国汽车企业喜欢逆向国外的车型,比亚迪逆向丰田做的M6就是一部尺寸不小的大车,而它只卖10万,虽然逆向的不太成功,但是说明逆向做好,大空间的底盘,价格也可以压得很低。
所以,要做汽车中的iPhone,首先要逆向一个足够大足够舒适的底盘,譬如宝马7系,奔驰S系、奥迪A8……。
红旗H7其实就参考了皇冠的底盘进行了设计,而红旗L5的底盘来源也不太清楚。
逆向一款足够大、足够舒适的底盘是基础。
在车型选择上,做轿车会有高度不足的问题,普通轿车的高度不足以让后排乘客采用舒服的坐姿。而MPV外观很难被国人接受,所以SUV是一个好选择,SUV的高度可以达到1.9米,配合D级轿车超过3米轴距的底盘,车厢可以保证足够大的空间,把空间体验做到极致。
传统上大排量大空间车型难以进入家庭,主要是昂贵的税费和日常使用费用。而混合动力的发展解决了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给这个D级车底盘的大型都市SUV,配上比亚迪唐的插电混合动力系统,2.0T发动机加上前后电机。
在市内,220KW的前后电机足以驱动车辆,可以只用电,不用油,让大车的使用费用达到奇瑞QQ的水平,让家庭用得起。
而到了高速,大型SUV的油耗实际并不太高,家庭也能承受。
因为市内电机驱动,没有变速箱,没有振动,只要在隔音上稍作加强,就可以获得良好的静音和舒适性。
至于底盘调教水平的差异,可以引入空气弹簧,利用空气弹簧来降低振动,在市内铺装良好的路面上获得良好的舒适性。
引入空气弹簧还有一个好处是可以做底盘升降,空气弹簧可以有10cm左右的调解行程。所以车的最小离地间隙可以从12cm做到22cm。遇到道路情况好就12cm,差一点就适当升高,遇到烂路就提升到22cm,做好车头车位接近角、离去角的设计,通过性可以不逊于硬派SUV。
一辆逆向D级轿车底盘的大空间都市SUV,采用插电混合动力系统,使用空气悬挂,配上舒适的座椅、天窗、音响、空气净化系统,用尽可能低的成本达到乘坐的极致体验。这就是中国厂商用iPhone思路能做出来的汽车。
四、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在iPhone出现以前,很多手机厂商对旗下产品做了严格的区分,拍照系列音质不行,智能系列拍照不行,什么都行的,价格就是天价。诺基亚当时从1系列到9系列都有,还有n系列,e系列……。
这一点很像现在的汽车厂商,B级车就是比A级贵,D级就是天价,你要舒服点的车,没有个百八十万买不着。
后来iPhone打破了手机厂商给消费者的禁锢,我就是做体验极致的产品,什么界线统统打破。
中国汽车厂商也应该有这个勇气,用现有技术把体验做到自己所能做到的极致。并不太贵的车,也能比百万千万的豪车加速快、噪音小,振动小,空间大,坐姿舒服,体验好,技术数据说话,用户感受说话。
未来属于颠覆者,中国厂商应该有这种勇气。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天骄·新能源汽车
本文地址:
本文由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撰写,他们为本文的真实性和中立性负责,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第一电动网。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和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所有,如需转载需得到双方授权,同时务必注明来源和作者。
欢迎加入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注册会员登录后即可在线投稿,请在会员资料留下QQ、手机、邮箱等联系方式,便于我们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稿件,如有问题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