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车还是科技产品 这是个问题 测试特斯拉Model 3

当电动车逐渐大量走向我们生活的时候对于它的定义变得扑朔迷离,到底它是一辆车还是科技产物?要说它是辆车的话,它的核心部件都由电机与电脑操控;但要说它是个科技产物的话,没那么汽车三大件他占了最重要的部分—机械底盘结构。所以在我对电动车的理解范围内,我认为它还是一辆车,只不过是核心部分得到智能化升级。

特斯拉-头图

特斯拉诞生之初的定义也并非一个科技产品,虽然说其核心团队是来自硅谷而非底特律,但是他们的目的是制造一辆能够与传统燃油车所抗衡的车。

随着智能化时代到来,越来越多的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逐渐变得更加智能。从变频电机,到语音操作,许多此前我们需要用手去完成的工作现在都可以由芯片或者程序代替。

智能化给出行带来的改变从电动车上能够充分体现,最近有幸测试一台来自美国特斯拉公司的最新产物,一辆中级电动轿车特斯拉Model 3。

Model 3是怎样一款车?

在Model 3之前特斯拉已经有了Roadster/Model S与Model X三款车。特斯拉于2014年正式进驻中国,车辆顺序为Model S、Model X、Model 3。

特斯拉-25

率先进入中国的两款产品在影响力上已经为特斯拉奠定了不错的基调,而为了更加亲民化Model 3正式引入。车辆售价区间为35.59-49.99万元,续航里程由460-664公里。本次试驾车型为长续航全驱版,售价42.99万元,续航里程590公里。

外观设计 继承与创新都有

特斯拉-1

第一次接触到Model 3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封闭式的前脸与Model S有几分相似之处,但是更圆润的边缘造型与更完备的空气动力学设计让它看起来更亲和。

特斯拉-2

特斯拉-4

车辆侧面整体的线条更有律动感,造型相比Model S也更加紧致。虽然不如Model S那样修长,但是紧凑的感觉也并不显得臃肿。(车侧与门把手/外后视镜的镀铬装饰点缀了简洁的侧面,显得车辆侧面更加立体/丰富。)

特斯拉-3

特斯拉-5

车辆尾部的设计短小精悍,尾门并没有与车后玻璃连接在一起,而是采用三厢车的开启方式。

特斯拉-6

车辆内部 简洁的整体与不错的空间

特斯拉-7

进入车内感觉是坐进了一间未来办公室一样,只是多了个方向盘。所有行车显示信息都在车辆中央屏幕内,取消了一切多余的按键与仪表。

特斯拉-23

仪表&娱乐集成系统

特斯拉-8

中央这块15英寸仪表内部主要分为两部分,左半边是车辆行驶显示器充当车辆仪表功能,右半部分是车辆信息与功能充当车辆中央信息屏功能。

特斯拉-9

屏幕可以作为网页浏览器,可以作为地图导航,可以对车辆灯光/驾驶模式等功能进行设定。屏幕显示清晰,即便是高反光状态下也能够自动调整亮度来达到最优显示效果,车机反应速度也很快,可以媲美主流平板电脑。

车辆空间

特斯拉-21

特斯拉-22

特斯拉-24

小结

外观与内部的设计都充满未来感,这一点是两者相同的。不同的部分在于外部的设计更加注重细节,在车身多出可以看出不同元素点缀,另外还有多处空气动力学设计。而车辆内部则做工略显粗糙,但是却更多注重车内人员的使用以及乘坐感受。

Model 3的驾驶感受

特斯拉-11

本次试驾车型为想续航全轮驱动版Model 3,搭载前永磁同步电机后交流异步电机,电动机总功率258千瓦、总扭矩527牛米,采用一台固定齿比变速箱。配三元锂电池,总能量75千瓦时。

特斯拉-12

由于电动车的输出特性,车辆的两个输出模式都能够在深踩油门时带来不错的加速反应,而这一些列的提速过程在几乎悄无声息的过程中完成,对车内乘客带来的推背感很强。

特斯拉-13

强力的加速带来的不仅仅是强烈的推背感,还会在一定情况下给车内乘客甚至驾驶员带来失重晕眩的感觉,可能是对电流声的不适应也可能是它的加速的确太直接了,反正就是急加速过程最好不要持续太久。

特斯拉-14

底盘部分被护板遮挡的很严实,车辆的底盘与重心很出色,由于电池包的缘故所以重心稳定。

特斯拉-15

即便是采用了电动助力,车辆的方向操作也很重,方向盘不会发飘甚至对于一些力量小的人来说会感觉有些沉重。不过方向感很清晰,指向性也很精准。

特斯拉-16

底盘调校同样也偏向操控,避震器的设定较为硬朗,回弹阻尼韧性十足。不过行驶中车辆底盘对于道路颠簸的过滤还算充分,能够过滤掉细小的坑洼,不过较高的减速带与路肩需要低速通过。

Model 3的测试成绩

特斯拉-17

特斯拉-26

即便这辆车不是Model 3车型系列中输出最暴力的一款,在选择了它的全输出模式后,那离心力十足的加速感受还是能够很容易让测试者产生眩晕的感觉。

特斯拉-18

车辆在测试过程中加速踏板的力度很舒适,也很线性,一脚到底就是最大输出,没有迟滞。而测试过程中制动踏板的力度则要硬不少,一脚踩下去会带来不错的制动感受,但是却需要踩准/狠踩。

特斯拉-27

(制动距离参考,100公里/小时-0制动距离小于39米,优秀;39-44米,合格;大于44米,差。)

特斯拉-19

车辆底盘的韧性很足,在绕桩测试中可以看出车辆的重心稳定,能够在极限状态下提供出色的侧倾支撑,不会让车辆在极限状态下有较为难看的车身姿态,测试中它的表现还算从容。

特斯拉-20

由于设计观念,车辆四周均采用玻璃粘合车架的密封方式,在时速80-100公里/小时以后四周的风噪会显得有些大。不过在城市中60公里/小时左右巡航时能够保证舒适性与静谧性,底盘的密封还算出色,另外车辆的电流声控制出色,不会让人听时间长了觉得头疼。

(分贝参考:30分贝,空无一人的房间;40分贝,人少的办公室;50分贝,正常谈话;70分贝,闹市街区。)

总结

充电部分,就算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特斯拉超级充电桩的布局与数量都远远无法与加油站相比。而如果要是用国家电网的充电桩的话,车辆无法提前预热电池、无法使用最大充电功率,在效率上当人也与特斯拉超级充电桩无法相比。

这只是一小部分,但却是很重要的部分。另外车内的整体工艺与人体工程学设计还需要更进一步的优化,虽然相比我以往驾驶过的电动车有一定优势,但Model 3也有它的劣势。

特斯拉-10

最后特斯拉的造车理念很好的融入到这辆Model 3,能够让驾驶变得更简单,但是可靠性还需要再次增加,试驾过程中我的确不能完全相信Auto Pilot的辅助驾驶功能。

如果特斯拉能够在这些方面更进一步的话,那么它将在未来超越传统燃油车。

埃隆·马斯克与特斯拉

在埃隆·马斯克的众多介绍中大家都愿意称它为真人版的托尼·斯塔克,童年时期的马斯克在其父(一个英荷混血儿,在南非担任机电工程师)的影响下便对科学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10岁的马斯克便开始学习编程,并且在12岁时开发了一款游戏赚到人生第一桶金。

24岁的马斯克先后获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经济学学士学位后,又留校一年拿到了物理学学士学位,在此期间马斯克开始关注互联网、清洁能源、太空这三个影响人类未来发展的领域。随后他入学美国斯坦福大学准备攻读材料科学和应用物理硕士课程,不过对创业的渴望让他放弃了学业。

随后的创业中马斯克先后创建Zip2/PayPal等享誉美国甚至世界的之名企业,不过由于经营问题与自身重点并不在移动支付与软件上,所以在这些项目取得名声之后马斯克先后退出。

2002年6月马斯克成立Space X并出任首席执行官兼首席技术官,马斯克开始研究如何降低火箭发射成本,并计划在未来实现火星移民,打造人类真正的太空文明。

2004年马斯克任特斯拉董事长随后2004年马斯克向马丁·艾伯哈德创立的特斯拉公司投资630万美元,而他则担任该公司的董事长。特斯拉公司是一家制造高端电动跑车的公司,马斯克对它投资显然是基于对电动汽车的热爱以及看好这个市场。因为管理问题以及第一款跑车出产过程的磕磕绊绊,马斯克把所有的钱都投入了研发。

2010年特斯拉纳斯达克上市完成IPO2010年6月,特斯拉在纳斯达克上市,成功完成IPO,净募集资金约1.84亿美元。特斯拉成为自1956年福特汽车IPO以来第一家上市的美国汽车制造商,也是仅有的一家在美国上市的纯电动汽车独立制造商。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极速侠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