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秉刚:新能源汽车尚未进入快速发展期,可从八个方面推动市场化
“中国新能源汽车花了15年时间,走到世界前列。从2011年到2016年8月累计销售各类新能源汽车68.8万辆。政策驱动是迄今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特征,推广城市起到的作用也功不可没,但我认为新能源汽车尚未进入快速发展期。”全国清洁汽车行动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专家组组长王秉刚28日在杭州第六届新能源汽车市场化推动高峰论坛上,给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几点建议。
全国清洁汽车行动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专家组组长王秉刚
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快速发展期了吗?
以公共领域作为突破口,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和国外相比,可以发现商用车占比很大,政府在公交等方面起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总体上,在政策驱动下,新能源汽车用途分布涉及到很多领域。其中,私人领域的突破是最受期待的,通过公共领域作为突破口,最终的普及还是要走到私人领域。
2014-2015年推广城市(城市群)推广新能源汽车用途分布
从2014年1月-2016年8月单月销量曲线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推广的趋势。王秉刚表示,“新能源汽车完全符合新兴产业发展过程的规律。酝酿期已过,现在进入导入期,有些人认为导入期也过了,因为去年年底增速很快,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总量1.5%,所以从曲线形状判断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但是,我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还没有进入快速发展期,还是在导入期之间。原因有四点:2015年仍以政策驱动为主,补贴力度大,尚未进入市场拉动为主状态;公共领域占比仍较大,私人领域刚刚开始打开局面;产品性能成本、基础设施、产业链等诸多关键因素尚在成长阶段;2015年末的销售峰值包含骗补等不正常因素。”
判断是否进入快速发展期,王秉刚归纳了进入快速发展期的基本条件和标志:
基本条件
• 产品性价比基本达到可以与传统汽车竞争的水平;
• 基础设施初步完善,充电难的问题基本解决;
• 建成较完善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
标志:
• 政策为主要动力转变为市场为主要动力;
• 购车补贴退出,代替以环境、能源因素的常态鼓励政策;
• 私人购买为主。
王秉刚认为政策推动还需要至少四到五年,到2020年,才有望推到市场轨道,让新能源汽车自己跑起来,那时才正式进入快速发展期,也就是说,真正地实现了市场化。从销量来讲,到2020年产销量要达到200万到300万辆,占汽车总产销量的8%到10%,这时可以断定新能源汽车已经市场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几点建议
1.实施与环境、能源相关的鼓励长效鼓励政策
王秉刚谈了他对碳排放积分计算方法的看法,“电动汽车是低碳汽车,但不是零碳汽车。一般情况下续驶里程长电耗也高,因此续驶里程越长积分越多是错误的。续驶里程是消费者考虑的重要因素,也是技术进步的结果。但要根据电动汽车的用途与性价比由用户来选择。他建议用平均能耗曲线作为碳排放积分计算的基础,同时兼顾了电耗与续驶里程的因素。
2.应用智能充电技术降低电费
可以利用阶梯电价,充分鼓励电动汽车利用低谷电;利用电动汽车储能,开展电交易。
3.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行市场化。
特来电的智能充电系统、上海电巴的小型化换电站、中兴通讯的无线充电系统、比亚迪的充电停车塔等都是很好的案例。
4.提高电池的再利用价值
实施电池模块规格化;建立电池全寿命过程管理;建立电池回收再利用体系;提高电池寿命与安全性。
5.大力推动分时租赁模式
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模式正在兴起,规模已接近万辆。其意义在于方便消费者;提高车辆利用率,降低使用成本;减少空驶率,有利于减排与减少交通拥堵。
6.公交车主推快充技术
主推快充的理由包括:公交线路固定,多数线路长度较短;快充电池能量密度相对低,安全性好;少装电池可以降低成本、降低能耗。目前全国多个城市应用,推广规模约5000辆,反应良好,但是由于补贴额度与装备电池数量挂钩,影响了快充技术的推广。“补贴取消之后,好的技术才能真正浮上来,什么样的技术最符合市场需求,什么样的技术综合成本最好,什么样的技术低碳化,什么样的技术能够走向市场,因此市场化让好的技术能够有竞争力。”王秉刚个人十分看好快充技术。
7.充换电技术推动出租汽车电动化
8.防止盲目投资
有意申请“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生产资质的企业有20余家,主要是汽车零部件企业、汽车研发企业、低速电动车企业、互联网企业,数量过多,投资风险大;动力电池企业数百家,遍地开花,可是缺少有国际竞争力的大规模电池企业。王秉刚认为,防止盲目分散投资,也是关于市场化的问题,“现在电动车热,大家都把电动车作为投资机会是对的,这的确是一个投资的好领域,但是我们要慎重地投资,如果不注意提升自己的技术,只是简单地低水平投入,最后肯定有风险。”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杨晓红
本文地址:
本文版权为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或建立镜像。违反者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