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攻心”戴姆勒:北汽与吉利谁能笑到最后?

不知道晚年回顾职业生涯时,入股戴姆勒这事是否会成为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扼腕叹息的一个点。

早有意入股戴姆勒的北汽,没想到却被吉利集团抢先截胡。2018年,通过在二级市场收购,吉利集团通过旗下海外公司成功收购戴姆勒9.69%的股份,一举成为戴姆勒集团的最大单一股东。

眼看吉利与戴姆勒越走越近,北汽自然不能坐视戴姆勒在华合作重心由自己变为他人,也开始行动反击。

近日,据外媒报道,北汽集团欲收购4-5%奔驰母公司戴姆勒集团股份。目前,北汽已经通知戴姆勒这一收购行为,并已寻求地方政府支持。与此同时,北汽已经开始在二级市场建仓戴姆勒股票,该笔收购最终动用资金或超200亿元人民币。

『我们欢迎长期投资者,欢迎那些看到戴姆勒转型未来前景的投资者。』即将履新戴姆勒集团掌门人的康林松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首度回应了北汽入股戴姆勒的传闻。康松林的上述回应可以解读为,戴姆勒同样欢迎北汽入股。

如果放长远来看,这或许成为中国汽车产业股比开放时代,国企车企与民营车企对于跨国车企巨头合资合作重心拉锯战的标志性事件。

入股戴姆勒,北汽早有夙愿

尽管北汽集团对于外媒报道的入股戴姆勒一事,官方回复还是非常官方:『暂无官方消息披露』。但业界已经不再怀疑这个事情的真实性。

图1

一方面,北汽有意入股戴姆勒不是一天两天了,与戴姆勒交叉持股一直是北汽集团的夙愿。在北汽集团内部,有一个『北戴合』计划,顾名思义就是北汽与戴姆勒全面战略合作。2013年,北汽与戴姆勒签署三项重要股权协议:戴姆勒以6.4亿欧元(约合50亿元人民币)的价格购入北汽股份12%的股权、北汽取得北京奔驰51%股权、戴姆勒在北京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的股权增至51%。

当时,在戴姆勒收购北汽集团股权的同时,北汽也在积极运作反向收购戴姆勒的股权。在2013年9月的法兰克福车展上,戴姆勒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梅赛德斯汽车集团总裁蔡澈也确认了此事:『关于北汽持股戴姆勒,我们的确有这样的计划,但细节问题仍需进一步探讨和协商。』

2015年8月,在北京奔驰合资公司十周年庆典后的采访中,徐和谊对外爆料,将在年底前完成入股戴姆勒。『已经进入最后阶段,无论从股比,还是所拥有的权益上,都将创下中国企业入股跨国车企的新高度。』徐和谊对媒体表示。而从当时媒体报道的情况看,北汽持股的比例是12%,与戴姆勒持有北汽的股份一样。

但几年过去,北汽入股戴姆勒的事一直没有下文,倒是吉利集团不声不响半路杀出,成功入股戴姆勒。尽管戴姆勒方面向北汽集团保证,任何涉及梅赛德斯和中国合作伙伴的新工业联盟,都必须在与北汽达成共识后才会成立。但别忘了,吉利收购的戴姆勒股权,是具有投票表决权的股份。

图2

对于北汽而言,吉利成为戴姆勒单一最大股东且具有表决权,这事如芒在背,如鲠在喉。北汽必须得采取行动,捍卫北京奔驰作为戴姆勒在华发展重心的地位。

更何况,在合资车企股比开放时代即将到来的情况下,戴姆勒已经不满足在北京奔驰49%的股权,已经与北汽就调整合资股比在谈判桌上较量了好几个回合。

在谈判不顺利的情况下,戴姆勒还在多方努力。3月份戴姆勒将Smart品牌50%股权出售给吉利,就被认为是挽救濒危的Smart品牌,同时对北汽集团施压的一箭双雕之举。

在这种情况下,入股戴姆勒,取得和吉利相近或相同的股权和话语权,就成为北汽必然采取的防御性攻略。

联手吉利,戴姆勒审时度势

即便没有吉利提前截胡,北汽入股戴姆勒,恐怕也是迟早的事。从近年的财报看,北京奔驰为北汽集团贡献近九成的营收和利润。北汽集团内部,早已将北京奔驰视作『命根子』。保障『命根子』最长远的策略,莫过于北汽入股戴姆勒,股东双方结成利益联盟。

而且从2013年就开启的『北戴合』计划看,戴姆勒顺利入股北汽,在2018年还入股了北汽新能源,外资入股进展顺利,中方反向入股戴姆勒却进展不顺,北汽方面岂能甘心?

图3

虽然目前北京奔驰是戴姆勒在华重心,但戴姆勒在中国早已开展多样化尝试和试探。早在2010年,戴姆勒就联手比亚迪成立技术合资公司,意图利用比亚迪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技术开发适合中国本土的电动车,8年来即便与比亚迪合资的腾势发展不尽如人意,戴姆勒依然是加码投资的态度。

近期将濒危的Smart品牌运营全部放入与吉利的合资公司,双方将在移动出行、智能电动等领域展开合作。在去年吉利入股戴姆勒时,吉利集团掌门人李书福就表示,『戴姆勒在电动化、智能化、无人驾驶与共享出行等领域都是行业领导,吉利有意在新技术领域与戴姆勒展开深度合作』。

对于戴姆勒这样历史悠久的跨国车企而言,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对于新技术新趋势提前押宝、多手准备是企业惯例。安抚好现有合作伙伴也要积极尝试拓展新业务和新合作伙伴。『北汽掌握戴姆勒在华的现在,吉利掌握戴姆勒在华未来』,并非只是网友们的戏言。

从长远来看,在合资政策红线保护下优先抢到与跨国巨头合资合作机会的国有车企,能否保住现有的地位?

对于戴姆勒这样的香饽饽,没有吉利,也会有其他民营车企、造车新势力拼命争取在华合作机会。面对吉利等雄心勃勃、效率高、执行力强的民营车企,戴姆勒等跨国车企的在华合作重心和资源会一直不变么?

在中国合资股比即将开放的情况下,提升在华合资公司股比、寻找效率更高的合资合作伙伴甚至独资早已提上跨国车企在华议事日程。即便短期内不会开辟第二合资阵线,也可以拿这个事打压一下现有合资对象,在提升股比的谈判中获得更多优势。

写在最后:

『打铁还需自身硬』。

正如围绕一个男主上演各种『宫心计』的影视剧已经不再受新一代女性的青睐,展现女性自我突破、成长,不靠男人靠自己的大女主剧情才备受推崇一样。对于北汽等国有车企而言,能否深度绑定戴姆勒等跨国巨头是表面问题,根源是自身能否发展得好。

如果自身发展得好,前景无限,现有外资合作伙伴不会轻易转移在华合作重心,即便现有伙伴真的移情别恋,也会有其他巨头找上门,或者自己也能活的很好。

来源:车壹条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