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大众Power Day 传统车企打响重整产业链格局的第一枪

3月9日,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在社交平台上发出了3月15日大众首届“动力日”(Power Day)活动的邀请,并写道:“请注意:这不是一场汽车展示会。”

image.png

确实,接近两个小时的发布会,内容包括动力电池、充电、电池循环、充电网络建设等等,展示的PPT也超过了100张,信息量巨大。

从重点来看,可以分为电池和充电两大部分,着急的读者可以先看看此次动力日透露的重点信息:

1、 标准电芯(Unified cell)2023年正式量产,于2030年开始应用于大众旗下各品牌约80%的电动车型,同时,2023年大众还将推出第二代 MEB 平台;

image.png

2、电池成本总体降低 50%,其中电芯设计降15%,制造过程降10%,正负极材料降20%,电池系统降5%;

image.png

3、未来高性能电池要做到能量密度 +40%,功率密度 +50%,可工作温度 +35%,重量-30%,,内阻 -25%,动能回收性能 +40%;

image.png

4、 为了满足《欧盟绿色法案》,到2030年,大众集团在欧洲的电池需求量将达到240GWh,为此,大众将建设6个超级工厂;

5、在中国市场上, 2025年大众旗下各品牌将有15款基于MEB平台的车型实现本土化生产,届时,大众电动化车型将占集团在华车型的35%,新能源汽车的年交付总量将达到150万;

6、 2030年,在中国的纯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200万辆;

7、 到2025年,在中国扩增充电桩数量至17,000个,从120千瓦到300千瓦的大功率充电桩都有配备并覆盖中国绝大部分城市。

image.png

接下来就让我们详细看看这场信息量爆炸的Power Day。

电池降本50%

大众集团早已拿出了All in电动化的姿态,那么,其中的核心关键技术自然必须自己掌握。

发布会的开头,大众便拿出了Unified cell(标准电芯)。

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成员、集团技术负责人Thomas Schmall表示:“全新的标准电芯将于2023年引入,并于2030年开始应用于集团旗下各品牌约80%的电动车型。”

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成员、集团技术负责人兼大众汽车集团零部件公司CEO Thomas Schmall.jpg

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成员、集团技术负责人兼大众汽车集团零部件公司CEO Thomas Schmall

可以说,“Unified”这个单词十分“大众”,以“平台化”、“套娃”出圈的大众,似乎在电池上也想往平台化方向走,希望能给出自己对电芯的定义。

image.png

根据介绍,该电池分为三类:面向入门级别车型、面向中等性能车型以及特殊的高能量需求的车型,前两者的成本分别能下降50%和30%,而高性能电池的成本会有所增加。

image.png

具体来看前两者分别是磷酸铁锂和高锰三元锂电池,而高性能电池则是高镍与固态电池的搭配。

在大众集团看来,磷酸铁锂的优势毫无疑问是技术成熟度及成本,劣势在于续航能力,因此是入门车型的最佳选择;高锰三元锂电池由于镍含量低且不含钴,成本方面亦有一定优势,同时,续航能力相对于磷酸铁锂有提升,因此,能满足大多数主流车型的需求。

目前,石墨负极、镍钴锰正极的电池仍是主流,但大众也表示,硅基负极以及固态电池依然是发展的方向,因为充电时间和续航里程依然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而这两点目前的技术水平显然还没有满足市场需求。

image.png

从大众的固态电池合作伙伴QUANTUM SCAPE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到,目前充电水平是 60 分钟充满,35 分钟充80%;下一步是 50 分钟充满,20 分钟充至 80%;而固态电池可以做到 20 分钟充满,12 分钟充电 80%,这将使电动车的使用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而在成本会有所增加的高性能电池层面,大众透露将在保时捷的“赛车级”应用中发展,并给出了要达到的关键参数:能量密度 +40%,功率密度 +50%,可工作温度 +35%,重量-30%,,内阻 -25%,动能回收性能 +40%。

保时捷集团CEO还表示,“Build up know-how in the area of high-performance cell chemistry”(在高性能电化学领域建立know-how),这其中包括新材料、优化电芯设计、高性能冷却部件,以及赛车测试。

image.png

大众表示,化学物质创新占电池系统成本优化的 2/3。

image.png

而在全产业链上,矿业和化学材质领域占据了电芯成本优化目标的 80%,制造环节可以降低另外的20%。

image.png

从原材料、提炼、前驱体、正极材料、电池、车辆、回收的产业链上,大众希望能做到垂直整合并达到买卖双方的平衡。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大众进入动力电池制造的“围城”,是为了更好向产业链的上游渗透,希望凭借自己的供应链控制能力获得博弈的机会,以此达到降本计划。

据介绍,大众计划将电池成本总体降低 50%,其中电芯设计降15%,制造过程降10%,正负极材料降20%,电池系统降5%。

2030年大众在欧洲的电池需求量将达240GWh

根据《欧盟绿色协议》,大众集团内电动车需要在2030年提升到60%才能满足要求,这意味着大众在欧洲需要240GWh的动力电池。

Thomas Schmall 透露:“到2030年,我们希望携手合作伙伴在欧洲建立6座电池工厂,以确保电池供应。”

据悉,6座电池工厂中的首座将是与 Northvolt合作的电池厂,该工厂位于瑞典谢莱夫特奥,将用于生产高端电池。这一生产计划将于2023年开始,并将年产能逐步扩大至40GWh,这些产能将会主要用于该集团旗下豪华车型。

此外,大众位于萨尔茨吉特的电池工厂将从2025年开始生产标准电芯,并在工艺、设计和化学成分方面开展研发创新。该工厂年产能也将达到40GWh。对这一生产计划的再次聚焦将提升集团规模经济,同时降低生产工艺复杂性。可再生能源将作为两家首批建成的超级工厂的电能来源。目前,大众汽车集团正在考虑其余4座工厂的潜在选址及合作伙伴事宜。

image.png

未来,大众的电池供应将采用自产+采购的方式。

image.png

2023年中国市场保有量达1200万

对于中国市场,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冯思翰博士也给出了一串野心勃勃的数字:

2025年大众旗下各品牌将有15款基于MEB平台的车型实现本土化生产,届时,大众电动化车型将占集团在华车型的35%,新能源汽车的年交付总量将达到150万;到2030年,大众在中国的纯电动汽车保有量要达到1200万辆。

image.png

为了达到目标,完善充电网络的动作必不可少,毕竟这是消费者不愿意购买电动汽车的前三位理由之一。因此,在中国,大众计划在2025年之前通过其合资企业开迈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设总计17,000个快速充电桩,全都是 120kW 起,包括 180kW甚至 300kW 功率的超级快充桩,将覆盖中国大部分城市。

image.png

重整产业链格局

以宁德时代和LG双寡头为主导的动力电池产业格局还没稳定多久,传统车企就要开始亲自下场深入动力电池制造的最前端。

大众的Power Day算是正式打响了这第一枪。

从这场发布会的内容来说,无论是电池层面、降本目标还是C2P\C2C的新结构都没有太多让人感到新鲜的“黑科技”,尤其在经历过特斯拉的“电池日”后,再看大众的Power Day多少有些模仿的痕迹。

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对于大众,这场发布会除了给自己打造一种科技公司的感觉,更是一场态度的明确——作为OEM,核心技术不能靠供应链,我需要重整产业链格局。

在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车企意识到,与其在背后发出“天下苦‘宁德’久矣”的牢骚,不如自我变革,走出舒适圈,这才是活下去的关键。

吉利与孚能、广汽与鹏辉(或者中航?)……如同大众与Northvolt一样,我们已经可以陆陆续续看到,国内车企通过扶植有潜力的动力电池企业进入制造环节甚至更前段的产业链,希望以此打造自己的核心供应链与核心竞争力。

当然,这不是一件易事。车企的最终目标是将主导权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通过所谓的跨界合作让背后的供应商成为主角。那么这就对车企的供应链管理、技术研发、制造等能力有极高要求,在这样的博弈中,能走出来的人不会太多,具体是谁,现在并不好判断。

只是,从大众的Power Day开始,新能源市场变得更有趣了。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邓娅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