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汽车零部件企业“双百强”榜单出炉,自主零部件风景独好
来源:中国汽车报
作者丨丁唯一
编辑丨李欢欢
近日,2021汽车零部件企业“双百强”(即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发布会在北京召开,2021“双百强”榜单出炉,其中有12家中国企业入围。
全球百强榜单中,排在前五位企业依次是德国博世、日本电装、德国大陆、中国潍柴集团以及德国采埃孚。其中,今年的全球百强榜共有12家中国企业入围,包括潍柴集团、华域汽车、北京海纳川、宁波均胜电子、宁德时代、玉柴集团、广汽部件、中航汽车、中策橡胶、法士特集团、中信戴卡、东风零部件集团,上述企业分别列百强榜的第4、第11、第29、第37、第48、第52、第56、第64、第67、第70、第90、第100位。
中国百强榜单中,排在前五位的是潍柴集团、华域汽车、北京海纳川、宁波均胜电子、宁德时代。此外,今年上榜中国百强榜的企业中,零部件业务收入突破百亿的有34家。潍柴集团和华域汽车收入甚至达到了千亿级别,分别为2493亿元和1336亿元。
德国睿蓓适咨询公司合伙人杨·丹能博格(Jan Dannenberg)表示,受去年疫情的影响,世界汽车供应商100强的总体销量明显回缩,盈利率下降超过50%。
在全球汽车供应商100强中,只有8家实现增长,大部分增长的企业来自中国。“十年前,只有一家企业能进入全球百强,十年后,全球百强中有10%的企业来自中国,未来这个占比还将继续增长。”
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兼大中华区副总裁方寅亮认为,2020年外部环境带来汽车零部件行业变化。2020年中国汽车销量稳固、商用车不降反增、新能源智能汽车发展且高端品牌逆势上涨,推动了零部件行业产生四大变化趋势:中国企业收入占比增加、研发投入占比加大、主营商用车企业收入增加、产品结构调整。
具体而言,在全球百强企业中,中国企业收入占比从9%提升至11%,研发投入占比从3.9%增至4.1%,并且2/3的企业实现营收增长。
从产品结构来看,新能源和发动机板块营收增长明显,但传统零部件企业增速遇到瓶颈,值得关注的电子板块,受疫情影响国外上游供应链不稳定,如芯片短缺,整体营收下降。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指出,截至目前,从芯片短缺影响的整车企业产能来看,各企业受影响程度不一,影响跨度在3%-30%之间,预计2021年四季度将显著缓解。
请关注未来汽车日报
来源:未来汽车日报
作者:丁唯一
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转载自未来汽车日报,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