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回应被叫停:小米汽车项目正顺利推进,但资质之外,小米还要解答哪些题?

近日,有消息称,小米造车已经被叫停,而内部正在重新评估小米汽车项目。11月2日这一消息引发热议,小米方面人士同日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不针对传言回应,小米汽车项目正在顺利推进。

这不是第一次传出小米造车受阻的内容,在有关小米造车的众多不利信息中,造车资质问题未解决是小米头顶的难题之一。今年7月,彭博社曾报道,小米与发改委就汽车牌照问题沟通数月之后,未获成功。

目前,新势力入局大多通过两种模式:代工或收购。前者利用传统车企的工厂保证自身产能,蔚来、小鹏都采取了这一模式,其好处可以节约成本,同时可以把控质量。后者通过有生产资质企业的股权可以实现一步到位,威马、零跑、爱驰等都是这一模式,与小米有关的收购宝沃汽车工厂、北京现代第二工厂和找北汽代工等传闻因此被爆出,小米方面始终未作出正面回复。

从目前看,小米的路径是“自建工厂+自主研发+自己取得生产资质”,好处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思想和概念造车,缺点是成本较高,在没有传统车企背书和技术的支持下,质量需要市场检验。

10月19日,据亦庄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披露,预计小米汽车工厂于2023年6-7月获得汽车生产资质,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新车将会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量产。

小米造车始于2021年2月份,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宣布首期 100亿人民币投入,未来10年投入100亿美元,在人才层面,截至目前,吉利研究院原院长胡峥楠、原北汽集团战略规划部部长的于立国、原上汽通用五菱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周钘等均成为小米造车不同业务线上的负责人。

不久前,雷军表示,小米自动驾驶项目第一期规划研发投入33亿元,专属团队规模目前已突破500人,涵盖了传感器、芯片、感知规控算法、仿真技术、高精地图、高准定位、工具链、训练能力等自动驾驶全栈技术人才。

雷军称,小米自动驾驶技术第一期规划140辆测试车,将陆续在全国进行测试,目标是在2024年进入行业第一阵营。公司还将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分两期建设整车工厂,总年产能为30万辆,其中一期和二期均为15万辆。小米第一辆汽车将于2024年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线,实现大规模生产,价格或超过30万元。

截至目前,小米汽车已经敲定了主要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旗下的弗迪电池,而激光雷达将选用禾赛科技。

小米还投资了大量自动驾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涉及芯片、传感器等核心部件,相关投资总金额近20亿元。在芯片行业,其投资了泰睿思、比亚迪半导体、黑芝麻智能等;在智能座舱领域,投资了泽景电子、博泰车联网、睿米科技等;在自动驾驶领域,收购了深动科技,投资了Momenta、禾赛科技、新核云等;在动力电池领域,投资了卫蓝新能源、珠海冠宇、中航锂电、赣锋锂电、蜂巢能源。

就在11月2日传出消息,傲芯科技近日完成数千万元 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小米产投独家投资,融资将用于傲芯科技在车内网络(CAN/Ethernet PHY)系列芯片方面的研发。公开信息显示,傲芯科技是一家汽车芯片研发商,公司集设计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聚焦数模混合芯片的研发设计。

目前,在经过了融资、量产交付、月销万辆3个竞争阶段后,包括跨界在内的造车新势力正在进入第四阶段:持续盈利。同时,传统车企转身的高端品牌也在市场上开始亮出獠牙,个别品牌凭借单一车型在月销量上甚至已经超过了“蔚小理”,这让智能化的新能源赛道充满了变数,对2年后面世的小米来说,突围将会更加艰难。

几天前,雷军在推特上表示,汽车需要到年销1000万辆才能生存下来,这引发了行业人士的吐槽,因为年销百万辆以上对很多中国车企都不是小目标,1000万辆如何实现?

根据目前信息来看,小米首款车未来的竞品将主要是Moedel 3、小鹏P7、极氪001、比亚迪汉等车型。在手机时代,小米凭借着极致性价比获得颠覆性成功,在智能汽车时代,具备价格优势的小米,包括超2000家线下门面的加持,能否“乱拳打死老师傅”?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赵杰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2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