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汽车论坛|李峰:嘉定“芯”引擎
2022年11月8日-10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第12届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嘉定举办。作为党的“二十大”召开后的汽车行业首场盛会,本届论坛以“聚力行稳 蓄势新程”为主题,共设置“1场闭门峰会+1个大会论坛+16个主题论坛”,以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与行业精英一起贯彻新精神,研判新形势,共商新举措。其中,在11月9日下午举办的“主题论坛3:汽车、芯片融合发展”上,上海市嘉定区副区长李峰发表精彩演讲。
以下内容为现场演讲实录:
尊敬的秘书长,各位企业家朋友们,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今天非常高兴能有机会跟大家汇报一下嘉定在汽车芯片产业的一些规划。上午的时候是有一个比较简短的,把我们嘉定跟汽车相关的新四化有关的几个内容,做一个大致的介绍,包括了智能汽车产业园和芯片的产业园,今天下午非常感谢论坛组织者汽车工业协会,给我的时间稍微长一点,把我们跟汽车芯片的有些想法做详尽的汇报。
讲四个方面内容,我们产业的背景,嘉定的优势,我们园区的规划,包括政策的支持。
大家都知道,习总书记对于汽车产业和汽车的芯片产业,或者集成电路产业,都是有很明确的指示。包括昨天的闭门会上,包括今天上午,万主席都讲到了习总书记到上汽来调研时候做出的指示,在2007年的时候,他作为上海市委书记的时候到嘉定来调研的时候,对汽车产业发展是有明确指示的。
我们也找了两块,对于集成电路这个产业,习总书记调研时候讲到过,包括2018年在武汉新芯,以及2018年11月份在华虹的时候讲到了,有一些重大的核心技术是必须自己攻坚克难,这还是要提升原始的创新能力。我相信在2018年的时候,大家对集成电路这个产业,尤其汽车行业对集成电路这个产业,基本上不是特别关心的,因为那个时候卡脖子不卡在芯片上面。
现在卡脖子的,对于汽车来讲,刚才提到中国芯片的自给率15.9%,那是包括了消费电子,其中自己真正汽车芯片自给率不超过5%。大家都知道的是,集成电路的进口量是超过石油,是我们最大宗的汽车的商品。
同时,我们产业的发展趋势又是非常急需汽车的半导体,原来的传统车厂所用的芯片可能没那么多,你们在座各位都是专家,比我要了解的清楚,我们只是做了一些数据的收集,现在头部的智能汽车用到的半导体用量已经超过了1500颗,未来可能会更多。
在2020年3月,国家十一部委有过一个智能汽车创新发展的战略,里面提到了智能汽车关键的零部件产业集群里面,讲到了五个方面内容,包括了车载高精度的传感器,车规级芯片,智能操作系统,车载的智能终端和智能的计算平台,这五方面内容其实在智能汽车软件里面都有所覆盖。
上海的产业地位,汽车不说,我们说集成电路产业的地位,据我们了解,上海的集成电路产业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的量,这里面有些数字。我们有两个制造业的集群,这是工信部给到的,一个是国家集成电路的制造业集群,一个是智能传感器的创新中心,这两个创新中心,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就在嘉定,包括集成电路的14纳米的先进的工艺线,5纳米的刻蚀机,12英寸的硅片,国产CPU,5G芯片等等,在上海都有布局。这个数据还是充分显示了上海在集成电路产业里面的重要地位。
嘉定的优势在哪儿,我们布局了三港两源,我们的创新港、氢能港、新能港。创新港里面,在座徐健总最清楚了,他一手打造的。创新港里面既有第一代的VCL的未来,它现在所在的地平线的软件部门也在这儿。东软睿驰,做NeuSAR操作系统的公司也在,包括零部件很多的厂商也都在里面,确实体现了创新这个角度。这起来也很短的时间,我觉得也就五六年时间,现在不说人头窜动,基本上人满为患了,都没有空间了。氢能港是我们这三年打造的,是关注在氢的燃料电池的汽车和氢能的这块,我们今年做的智能软件园和汽车芯谷,今年主要讲汽车芯谷这块。
嘉定集成电路的地位在上海,我们叫一核两翼,上海的布局是一核两翼,核是在张江,原来讲到的集电港,集成电路的设计中心。两翼,一翼是临港往南方向走,临港主要是大制造,往南就是金山电子化学品的区域,大家都知道,电化这块对集成电路非常非常重要。往北这块,我们原来的主攻方向是在MEMS这个领域,当然随着我们现在跟汽车的结合,我们在汽车电子本来就是强项,跟汽车芯片有关的,北翼就成为非常非常重要的汽车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的一个布局。
我们的总体规模,大概现在跟集成电路相关的企业有441家,现在的产值不是特别大,将近400亿。但随着这两年有两条自主产线的投入,大概这个数量在两三年内增幅会很快。
我们也有很多的龙头企业,包括地平线,包括大陆跟地平线的合资公司,我们的电科,水木是做MCU的,集成电路的装备材料的创新中心,刚才提到的我们有12英寸集成电路的研发制造项目,虽然叫创新中心,在业内大家知道,已经投产留片的,这是国家发改委支持的一个创新中心。还有做大硅片的新傲,硅产业集团也是在我们嘉定。
尤其是在研发和科研的领域,我们的起步是比较早的。2013年我们开始创办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我们嘉定区政府和上海微系统所投入了人力物力去做这个事情。关键我们想打造一个平台,我们首条的MEMS的8寸的中视线是在这个工业研究院里面创办的,我们是希望对标台湾工研院和比利时的IMAC这样一个体制,来做一些创新,之后就衍生出来了我们国家智能传感器的创新中心,这是工信部的一个创新中心。
去年挂牌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成果的展示与转化中心,我们也基于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做了智能传感器的产业园。
上午我也提到了,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菊园片区是上海嘉定国家级科研院所最集聚的区域。刚才看到地图上面密集的红点就在这个密集的区域之内,包括跟集成电路有关的,跟激光有关的,上海光激所,上海应用物理所,上海技术物理所,微系统所,以及中电科32、51所,都布局在附近的位置,所以是非常密集的一个集聚度。跟集成电路的装备、材料、传感、智能汽车,包括数字的信息技术,软硬件的结合都有关系。我们最近在做院地合作的一个产业规划,我们对所有的科研院所跟半导体有关的产业方向都做了一遍梳理。比如很有意思的,上海在这儿中科院有个升学所,它在半导体的很多清洗上面还是很多创新的领域。
当然我们在技术人才的支持上面,除了同济大学之外,上海大学的微电子学院,这个学院现在跟我们工研院的结合也是挺有意思的,他们研究生进来以后,直接可以上我们工研院MEMS的中视线做一些联合培养。我相信在所有其他大学培养微电子的专业人才的时候,是没有机会上产线直接去看芯片是真正是怎么做出来的,所以这就是在嘉定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一个优势。
第三个,汇报一下我们园区的规划。
我们所在的位置基本就是离汽车芯谷非常近了,在这个位置往西往北两三公里路一个核心的位置,我们在工业区的北区,跟太仓和昆山都相邻。我们总的规划范围在15个平方公里左右。
我们汽车芯谷的定位,是肩负汽车“补芯铸魂”的重任,引领汽车半导体国产化进程。所以嘉定的集成电路只有两个方向,第一个,跟汽车有关的汽车芯片,第二个就是国产化替代。刚才讲到的,国家发改委支持的材料和装备的创新中心,我们现在所有的基台奔的目标就是全部非A。他们跟我说现在跑通线的非A的设备已经到55%了,当然我们的目标就是解决卡脖子的工程。
功能定位是全球汽车芯片的创新中心,全国汽车半导体产业的引领区和上海集成电路“北翼”的核心园区,我们希望无论是在芯片的设计、制造、材料,包括分装等方面,都有所作为。
发展的目标,我们是紧紧围绕汽车半导体的卡脖子工程,来布局我们优质的产业资源,我们是希望在嘉定半导体的产业园里面,最后能够形成虚拟的IDM的联盟。大家都说,因为在座有很多专家,跟汽车芯片有关的很多都是IDM,但是到目前为止你在国内做这个事可能也是难度比较高的。那怎么样结合我们的研发能力,我们的设计能力和制造能力做虚拟的IDM联盟,这可能是一条捷径,当然包括汽车的主机厂商,等会上汽规划部的潘总也会做详细的介绍,我们最近在跟他们联合做一个中心,推动速度还是比较快的。
大家都知道,汽车半导体的主要领域,本来我们是写的这个专业,大家讲汽车芯片,然后说我们做集成电路,还做半导体。其实在刚才秘书长讲到的,半导体领域的分类非常鲜明,半导体是个非常大的概念,包括了集成电路、分离器件、传感器,我们嘉定最初的时候是从传感器开始做起。跟汽车有关的,我们在右面做了一些分类,大家可以看到,我们跟计算跟控制芯片有关,存储、通信,包括能源供给,所谓的分离器件里面有很多的东西,包括IGBT都在里面体现出来。
归纳了一下,我们挑了几个大的方向来做。一个是汽车芯片的研发与设计,第二个核心产业是车规级的智能传感器,以及新一代的功率半导体和汽车电子。当然,三个重点产业,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装配与材料,封装与测试。为什么我们会把集成电路制造工艺放到这么重要的位置,其实到最后卡脖子不是卡在设计方面,是卡在真正能不能做出来的问题。
他原来中心出来,现在在浙大。他就提到了,我们现在所谓的大学里的教材一看,集成电路专业一看,是说应该改名字,叫集成电路设计专业,集成电路跟工艺制造有关的东西基本不碰,这也是我刚才提到的,大学毕业出来,可能学了很多设计的东西,但真正这个芯片怎么做出来,他是完全不知道的。所以我们觉得卡脖子卡在最后。
大家说在EDA会卡,设计会卡,但我觉得通过其他方式还是能解决。但制造的这个工艺,尤其对设备的理解程度,这个设备放给你你都用不来,卖给你你都用不来。我们在座绝大部分应该都是国内的,为什么现在很多的产线上面用的大量的是台湾的同胞,大家都知道,Knowhow还是很重要的,所以工艺和制造对我们来说真正的是卡脖子。
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些工作,能够推动嘉定传统汽车的零部件向汽车芯片和智能汽车的核心电子升级。左边是传统燃油汽车核心的零部件,到了右边,就是我们跟汽车半导体和核心电子部件有关的。疫情之后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随着汽车新四化的推进,我们很多传统的零部件厂商,纷纷都在增资扩产,转产跟汽车新四化有关的,新能源汽车有关的零部件。
上午我举个例子,我们整车的增幅是4%,零部件的增幅是13%-14%,新汽车的增幅是49%,这就充分说明了,只要是跟汽车,新能源汽车,跟汽车新四化增幅的速度还是非常快的,零部件厂商是很聪明的一些群体,他们非常清楚。你想如果现在零部件厂商能制造的,产出能到200亿年产值,还有两位数增长的,真的非常非常不容易,主要的增幅都在新能源汽车上面。
我们也鼓励汽车芯片,所谓新的Tier 1的企业,来开展跟主机厂,跟芯片的设计企业、制造企业共同的研发和产品的认证,这一点我觉得我们如果要弯道超车,就像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一样,汽车的芯片要弯道超车,一定是主机厂跟汽车芯片的设计企业和制造企业共同来做这个事情。要不然芯片设计厂商设计出来以后,主机厂不用你,你做出来也没用,你不知道主机厂需要什么东西。
这个确实非常明显的一个趋势就是,OEM厂商跟零部件厂商怎么样跟芯片制造厂商结合。首先是去年大陆跟地平线的合资公司出来了,今年官宣的大众跟地平线的合资公司,我那天特地问了大众管软件的(常青)总,我问他你为什么选地平线,说了一堆理由,很多理由在这儿不方便说但我觉得他们的趋势非常清楚,他们去选择在国内软件和硬件都有所布局的芯片厂商和软件厂商,来共同的推进汽车芯片的研发设计和生产,这个确实是非常明显。
所以我们在首发区大概有2820亩地这个样子,我们在首发的区块里面做了一核和两区,南区和北区。一核就是汽车芯片研发中试的中心,我们跟上汽一起布局的汽车芯片的工程技术中心就在这个地方。北区主要是做主控芯片的产业区块,南区是我们做车规级半导体产业的拓展区块,这些土地都已经腾出来了。
刚才说的首发区的启动项目有几块,一个是集成电路装备材料的创新中心,这块已经开始流片了,它的二期项目也马上就要上,一期的投资200亿不到,二期就是将近500亿的投资。刚才提到的,我们国产替代的产线。第二个就是上海汽车芯片的工程中心,这个名字到时候听潘总的,我们现在还没有最下来这个名字,但是几家合作伙伴已经非常明确,上汽集团,微技术的工业研究院,来共同组建这个推动的工作。
我们也希望做一些产业的协同布局,在我们首发区之外,有刚才讲到的研发区,这些所有的研发机构所在的区域,也包括了生态的区域,在北区我们会打造一个产业的新城。
同时,我们在安亭也布了协同的发展区,安亭有智能汽车芯片的,有一个安全的产业园。现在车规级的芯片的第三方认证平台放在了安亭,他们会跟刚才讲到的汽车工程技术中心来合作。大家知道这个车规级的认证还是非常复杂,索性在嘉定你就把这些事情都能做完,认证也可以搞得定,这是国家认证的区域。当然你做进出口的话,我们的中保区也在这个附近不远的位置。所以这个园区是整个产业政策都可以覆盖到的,从技术的研发,芯片设计,封装测试,保税制造,汽车芯片的检测等领域,都可以在这个区域实现。
当然,市政基础设施的配置是非常完善,我们第一条大的线跑下来以后才发觉,原来想到的那么多基础设施还得加码加量,水电气,我们在这个区域里面可能会有一些新的,比如大众的气站的布置,不是说每个厂区做一个气站,我们可以做一些公共服务的气站配置。
刚才提到的区域的公共服务中心,和工业的邻里中心,我们的(朱桥)科技小镇和嘉宝智慧湾,都在我们这个区域里面会提供很好的商业生活服务的配套。这就是我们整体的一个布局。
最后,政策支持。这个政策支持能想到的都给到了,我们现在有的政策,这是2021年发的,当然我觉得随着时间的推进,我们可能对集成电路,尤其对汽车电子的汽车芯片这块,还要有些专门的政策。就像我今天上午讲到的,保护知识产权的,汽车的专利很多,集成电路上的专利更多,动不动都是人家的IP。所以我们是希望在这个地方能够创造一个汽车零部件企业和整车企业做专利的交叉授权的这么一个方式,也就是说在我们这个区域里面,专利可以共享、共用,对外你就该问人家收费就问人家收费。这个模式如果能够走通,其实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对于很多创新企业的推动来讲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包括我们企业的留片,样片的认证,EDA设计软件,支持车规级的认证,企业购买IP等等,都会有些扶持的政策。我们也希望企业来跟我们讲,你们需要什么样贴心和贴身的政策,我们一定会来积极的响应和考虑。
最后,我们是希望上海北翼成为我们“芯”的引擎,汽车未来在嘉定会有“嘉”速度,谢谢大家。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嘉宾审阅)
来源:盖世汽车
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转载自盖世汽车,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