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今年,特斯拉的“大”还没放

之前的文章中,已经不止一次对惨烈的2023年定了性,根本原因还是由于作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明星车企,特斯拉那次“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突然官降。


即便这家美国车企深知会遭到老车主大面积的维权,深知会让品牌信任度降至冰点,深知会催生出更多的“等等党”,却依旧把Model 3与Model Y分别拉到了22.99万元与25.99万元的在华历史最低价。

行动之坚决,令人感叹。但在我看来,背后也暴露出深层次的痛点。

其一,特斯拉曾经爆棚的累计订单消耗殆尽,终端新增客户的乏力也是必须直面的事实,加之刚刚扩产完成的上海工厂就明晃晃的摆在那里,所以必须狠狠“割肉冲量”。

其二,无论Model 3也好,Model Y也罢,碍于推出已久,迟迟没有焕新,产品力层面曾经的领先优势,正在被后来者不断蚕食甚至反超,那段非特斯拉不选的日子过去了。


而在“改款”真正到来并且大规模交付之前,只能被迫用损失毛利率的方式,祭出更多的诚意俘获人心。

其三,身为掌舵者的马斯克,对于2023年全球车市的消费活力与真实需求,持有悲观态度,认为不排除发生一场大衰退的可能。

也恰恰由于身处这样一个充满变数的大环境下,必须采用各种方式,让公司继续保持向上增长的势头,不然就会再次陷入泥潭。

写到这里,更想说:“实际上,特斯拉率先挑起的,就是一场不留任何情面的价格战。”而过去的1月,仅从乘联会发布的销量成绩单来看,这家美国车企还是取得了其想要的结果。


尤其是考虑到新能源补贴退坡带来的冲击,以及疫情过后终端消费活力仍处在冗长恢复期,多种因素堆积催生出了愈发繁多“等等党”的存在,加之春节假期带来的车市短暂停滞,特斯拉仍展现出了很强的韧性。

无独有偶,最近网络中再次有消息传来,为了愈发疯狂的冲量,达到甚至超越年销目标,这家美国车企在华接下来不排除会把Model 3降至19.99万元的可能性,而明年则会推出15万元左右的廉价版车型。

只不过,截至目前,上述信息仍仅停留在所谓的“谣言”阶段,并没有任何实锤进行佐证,但必须知晓的是,结合过往经验,为了触及某些必须完成的里程碑,特斯拉并非没有这样做的资本与动机,谁都清楚被逼急的马斯克有多疯狂。


可令人倍感意外的是,就在本周,特斯拉在华却“不按套路出牌”,先是突然将国产Model Y后轮驱动版涨价2000元,售价变为26.19万元,预计交付时间也从原来的1至4周增加至2至5周。

而北京时间2月17日,据特斯拉中国官网最新消息显示,国产Model Y 双电机全轮驱动同样涨价2000元,长续航版涨至31.19万元,高性能版涨至36.19万元,预计交付时间也有所延长。

老实说,见证了上述如此“反常”的现象,不禁针对背后的原因做出简单的猜测,或许是订单新增情况太好给了特斯拉涨价的信心?

作为论据,马斯克在接受采访时,曾欣慰的表示:“这些价格调整,确实对普通消费者产生了影响。”随后,他还较为满意的声称:“我们1月的订单数量,几乎是生产速度的两倍。”


不过,就目前了解到的终端情况,虽然这家美国车企在华大打特打“价格战”,但是收到的效果,并没有想象中的好,所以小幅度涨价大概率只是制造成本略微波动的一次反馈。

顺势,望向更深层次,其实更倾向于拆解为“暴风雨前最后的宁静”。换言之,就像前文提到的那样,谁能保证特斯拉不是在酝酿一场愈发变本加厉的“价格战”?届时,如果靴子真的落地,那么中国新能源市场必然将彻底掀起血雨腥风。

无独有偶,从最近彭博社的报道来看,据匿名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上海工厂将于2月19日停止Model 3的生产至2月底,以升级车辆生产线用以后续改款Model 3的引入。

同时,他还声称,工厂生产线的升级将在两个多月内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改造即从2月19日开始,出于保密的考虑,部分工人已不被允许进入生产线。相比之下,Model Y的生产暂未受到影响。


至此,可以肯定的是,除了“以价换量”,特斯拉今年手中的“大招”显然还在酝酿,而待补齐短板、综合产品力更强的改款Model 3到来后,这家美国车企的野心无疑将更完整的展现出来。

当然,仍需值得警惕的是,2022年这家美国车企在全球交付了130万辆新车,没能完成150万辆的目标。或许,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犹存,2023的销量目标也相对保守——全年180万辆,对应的增长幅度为40%。

而在诸多旁观者眼中,特斯拉正在经历的像极了一种“长大成人”后的烦恼:四肢与骨骼基本发育完毕,再想要快速地增长已经变得不再容易。

也恰恰因为如此,既然试图冲击180万辆的目标,那么中国新能源市场的贡献就必须给力,不然一切都将成为徒劳。所以对于手握“大招”的特斯拉而言,仍有很多未知数摆在其眼前,切勿掉以轻心。


来源:汽车公社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4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