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座城可用,何小鹏称XNGP智驾比真人开车安全10倍!
2024年1月底,在宣布“开城”243城的29天后,小鹏在广州举办了一场智驾启动发布会,何小鹏称XNGP智驾比真人开车安全10倍,小鹏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一、什么是开城?
2024年,智驾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开城正是其中的关键。“开城”指的是在某个城市开放城市道路的智驾功能,各大品牌争先恐后开城,开城数越多,智驾体验越完善,有点古代各国攻城略地的意思。2024年初,小鹏宣布在全国243个城市开放XNGP,开城数量实现了指数级的增长――相较于基于高精地图的开城,无图的XNGP不再需要成本较高、更新较慢的高精地图,将开城效率提升了384倍,最快开城时间仅需1至2天。
XNGP“恐怖”的开城效率提升
二、小鹏的智驾发展之路:十年深耕,不断坚持
小鹏汽车的起点
疯狂开城的背后,其实是小鹏在智驾领域的多年深耕,我们通过时间表就能一窥其在智驾领域的不懈努力:
2014年,小鹏成立之初,就在考虑如何用AI改变出行方式。
2019年,小鹏通过视觉感知和超声波融合,实现了全球首个全场景泊车功能。
2020年,伴随着小鹏P7(参数|询价)的问世,高速NGP开启,长途出行变得轻松。
2021年,小鹏P5成为首款搭载激光雷达的量产车,前段时间火爆全网的“代客泊车功能”,小鹏在当时已经实现量产。
2022年9月,城市NGP率先在广州开放。同年,智驾又一次升级,进入AI大模型时代。
2024年1月,243城无图XNGP实现了多个第一,可用城市第一,可用里程第一,用户口碑第一。
何小鹏致敬其他品牌
要实现这一切其实并不容易。众所周知在2019年的时候,蔚小理三家新势力头部车企都经历了中国新能源车企的“至暗时刻”,企业的存亡都岌岌可危。但即便是在当时,小鹏在智驾方面的投入也并未减少,何小鹏对智驾方面的押注和重视程度可见一斑。现如今,小鹏汽车以智驾为核心的AI技术投入每年达35亿,团队超3000人,俨然已经成为了国内同领域的佼佼者。
三、小鹏XNGP的现况
得益于高效的无图开城,如今小鹏汽车NGP的覆盖里程已达56.9万公里,实车路测超过370万公里,智驾事故率仅为人工驾驶的十分之一。高速NGP平均每一千公里被动接管数0.5次,基本做到了高速出行无忧。高速NGP车速提升了13%,部分解决了智驾影响出行效率的问题。
从Xmart OS 4.4.0到Xmart OS 4.5.0,70天的时间里,研发团队内部迭代了271个版本,平均每天3.87个版本,以超快速的成长解决各类问题。根据官方数据,高速智驾的用户渗透率达94.7%,城市智驾达83.2%,有40%的里程由XNGP完成。
小鹏智驾为轮椅使用者带来便利
活动现场,何小鹏还邀请了几位资深智驾车主讲述自己的经历,其中还有一位轮椅使用者和大家分享了他通过XNGP享受到了和常人无异的驾驶体验。由此可见,智能驾驶的普及,确实能让更多人感受到出行的便利。
四、小鹏XNGP的未来目标:城区内对标Waymo,拿下重庆!
虽然小鹏的智驾在国内已经算是领先,但何小鹏还有更高更远的目标。这次活动现场,他提到了在美国旧金山体验Waymo自动驾驶的经历,伴随着端到端大模型全面上车,核心区域出行体验对标Waymo是小鹏接下来的目标。
截止到发稿为止,凭借无图XNGP,小鹏汽车已经实现了243座城的开城。但在这些城市的真实智驾体验如何,需要多少接管,还需实际验证。小鹏的目标是核心区域每千公里被动接管次数少于1次,要达到这个目标,显然还需一定时间的发展。
左上角的直辖市列表中唯独缺少了重庆
魔幻都市重庆依旧是智驾领域的难度天花板,也是XNGP的下一个目标
有意思的是,在开城名单中的“直辖市”一栏赫然写着北京、上海、天津,但是被称为迷宫城市的重庆何时能用XNGP挑战成功,也是很多人所关心的。不过在下一张PPT中何小鹏也隐藏着彩蛋――重庆的夜景映入眼帘,这块智驾的黑洞,小鹏势必要拿下。
其他方面,在城市的智驾通行时间何时能接近或追上真人开车的时间,不让智驾成为城市道路拥堵的制造者,这也是智驾进一步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样对于异常情况处理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也被小鹏列入了下一步计划。
接下来两年里,小鹏计划在国内实现全范围、点到点的智驾,包括小路、内部路和停车场。伴随着小鹏的出海之路,2024年内会面向全球研发高速NGP,2025年将面向全球开始研发XNGP。
五、新春智驾体验活动已全面启动
发布会最后,伴随着一辆小鹏X9开启“智驾之旅”,何小鹏正式发起了新春智驾出行体验活动。毫无疑问,实践是检验智驾的最有效方法,2023年9月,7830位小鹏G6车主创下了超1000万公里的智驾里程纪录。面对有一次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迁徙,这次春节智驾活动是否会再次打破纪录?让我们拭目以待。(文/汽车之家 庞�|)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汽车之家
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转载自汽车之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