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亲自下场 盘点2023车圈开撕名场面
过去的2023,国内车市精彩异常,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突破3000万辆,创历史新高。而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背后,轰轰烈烈的价格战考验着每一家车企的生存能力。
在销量的KPI和激烈的竞争面前,“体面”似乎不值一提。遇到有争议性的问题,不少车企选择直接“开怼”,甚至不乏一把手或者车圈大佬直接下场。
有人说,车圈撕起来,“饭圈”都得靠边站。似乎一旦购买了某品牌的产品,就自动加入了某个阵营,从此便有义务放大其他品牌的不足。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2023国内车市,都有哪些“互撕”名场面。
开年大戏 雷丁创始人状告地方官员
2023的小年夜,雷丁汽车创始人李国欣实名举报当地官员的视频冲上热搜。举报内容显示,为彰显地方政绩,潍坊市昌乐县官员逼迫雷丁在去年10个月里虚报企业工业产值及销售产值共46.83亿元。李国欣称,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其已经向有关单位实名举报现任潍坊市昌乐县委书记王骁“一把手霸权”。
作为一家曾经风光无两的老头乐企业,2016-2018年间,雷丁年销量最高超过了28万辆。连续三年蝉联低速电动车销量冠军,市场占有率一度超过30%。
不过随着国家对于低速电动车产业监管的不断提升,雷丁逐渐走到了步履维艰的地步,就连想要转型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也收效甚微。就在前不久,有公开报道显示,雷丁汽车被强制执行4972万 累计被执行2.1亿。
起亚高管开怼比亚迪
2023年2月,比亚迪在2月10日发布了全新的秦PLUS(参数|询价) DM-i冠军版车型,起售价格9.98万降价增配的同时还做到了油电同价。另一边合资车企起亚将全新K3的实际售价定价定到了8.99万元,要知道之前的合资A级轿车尤其是主力的A级轿车几乎定价都在10万元以上。
于是,刚刚上市的起亚K3与同期上市的比亚迪秦PLUS DM-i被人拉出来对比。2月16日,起亚中国首席运营官杨洪海公开发文怒怼王传福,声称让王传福好好教教自己的“水军”什么叫素质。当天,杨洪海在微博评论区回怼了不少网友后,最终选择删除了该条微博。
所谓黑红也是红:被夸被骂都好过无人问津。杨洪海在2023年多个公开场合“语出惊人”。在采访时被问及起亚在华业绩下滑可能资不抵债时,杨洪海反问:“有多少企业不是资不抵债的?”
在六月份第十五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杨洪海一番言论再度引发了汽车圈关注与热议。他说,“起亚2023年一季度全球挣了21亿美金,贴得起中国市场,你本土企业有这些资金实力玩?你先烧死了,我后面再等着进来抢市场也可以。让敌人先去试伤好了,我兜里都是钱,都是技术,我又没有放弃这个市场,在合适的时间进来收拾你们也是一种策略”。
长安汽车怒指吉利汽车“抄袭”
2月28日,网上流传一张长安汽车委托律师事务所发给吉利汽车的律师函,称吉利汽车发布的吉利银河“银河之光”原型车存在大量与长安汽车概念车、量产车型雷同之处,涉嫌侵犯长安汽车知识产权。
后吉利汽车集团发布声明:“上述律师函的内容严重失实、对我司的指责毫无根据,误导公众,对我司品牌和商誉造成了严重损害。”
当时,吉利正式发布了旗下全新的银河系列品牌以及品牌的LOGO,并同时带来了2款新车。长安指出,这两款车的原型车银河之光存在大量与长安汽车概念车、量产车型雷同之处,涉嫌侵犯长安汽车知识产权。
2022年3月,在长安就职多年的陈政加盟了吉利,出任吉利汽车集团设计副总裁。据了解,陈政在2002年就已经入职长安汽车,从汽车设计工程师开始,先后担任长安汽车创意设计师、长安汽车全球设计中心全球设计总监、长安汽车造型设计院常务副院长等多个职务,在长安期间完成了逸动系列、CS系列、睿骋系列、UNI系列以及长安新能源等量产车型的设计工作,斩获国内外多项设计大奖。
面对长安的抄袭指控,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在转发声明时表示:“要良性竞争,不要内卷内讧;要转型发展,不要同室乱战;要团结一致,不要分裂抹黑。”
余承东隔空回怼“自动驾驶扯淡”论
2023年3月,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2022年财报交流会上表示,“无人驾驶都是扯淡,弄个虚头巴脑的东西,那都是忽悠,它就是一场皇帝的新装。
在4月的问界M5高阶智能驾驶版新车发布会上,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似乎隔空回应王传福此前“自动驾驶就是扯淡”的观点:“说自动驾驶是扯淡有两个原因,或者是对行业不了解,或者是故意这样说的。”他还补充到:“说这话的大佬应该是故意打击这个行业,遥遥领先不是随便说的,只有做到了才能吹牛。”
有意思的是,作为行业公认的智能驾驶第一梯队企业,小鹏汽车的何小鹏也在2023技术架构发布会上展示PPT,表示“XNGP是智能辅助驾驶的终极形态,让无人驾驶绝非扯淡。”也算是回应了“扯淡论”。
长城举报比亚迪“排放造假”
2023年5月,长城汽车官方公众号发布声明,称长城汽车在2023年4月11日向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工业和信息化部提交了举报材料,对比亚迪秦PLUS DM-i和宋PLUS DM-i采用常压油箱的问题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进行了举报。而这一公开举报引起了车圈地震。
比亚迪在长城声明发布两小时后回应称: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并保留法务诉讼的权力!
比亚迪声称,测试车辆是由长城购买、保管并安排送检的,中汽中心(天津)按照长城的要求进行了相关项目的检测。然而,测试车辆的送检状态严格来说不符合国家标准,根据标准要求,应由第三方进行抽样、保管和送检,并要求在完成3000公里磨合后进行测试。而长城送检的车辆在检测时的里程仅为450至670公里。鉴于这些情况,比亚迪认为其检测报告无效,长城不能以此作为依据。
有专业人士指出:“一直以来,中国的法规严,监管弱,对自主品牌相对宽松的灰色地带,被长城这次举报给掀桌子了。”后续事情的发展已经不仅仅再是长城和比亚迪两家企业之间的事情,它已经是全行业的事情,最终的结果可能会发生改变排放测试规则、更严格的市场监管等一系列的腥风血雨和潜在变化。
何小鹏、余承东隔空激战AEB
2023年11月,两大车企老板“华为智能汽车BU CEO余承东”VS“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关于汽车AEB的争论在行业内引起广泛热论。
何小鹏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怒喷“友商讲的AEB 99%都是假的,它就是造假,那些宣传都不是官方发布的,全都来自小视频”;“它的AEB根本不能开,路上误刹车的情况太多了”,矛头直指华为问界新款M7上市宣传的AEB功能。
而余承东也不甘示弱,直接在朋友圈回喷“有车企的一把手根本没搞懂什么是AEB”;“跟有人说智能驾驶就是扯淡/忽悠,几乎如出一辙!”,“有些车企,整天忙着做智能驾驶,AEB主动安全测试结果非常差,一问才知道他们连AEB基本功能都没有做”。
多家媒体也趁着热度,上线了AEB测试相关的评测视频及直播,直观展现各路测试车型,到底能不能实现“看到障碍物就刹车”,“可在多少最高时速下实现刹停”。
双方在几轮隔空“对话”后,双方走向了和解。何小鹏发文表示:“有时候误会后更容易成为好朋友”。尽管这场隔空互怼看起来似乎有那么一点“不体面”,出乎意料的是,这番对话让更多的人了解与关注到了AEB功能,这比车企宣传了多年还有效果。
蔚来怼理想“营销费用率最低”
蔚小理和特斯拉的销售费用引发讨论,蔚来和理想汽车高管也在微博上直接开怼。
有汽车博主发布了一组新能源汽车销售费用占比和车企毛利率对比图。该博主表示,在销售费用占比这个指标上,特斯拉是最好的,理想从2023年开始已经一步步接近特斯拉的水平,小鹏蔚来目前保持在高位,但是相对之前都有明显下降。
理想汽车CEO李想转发该微博表示赞同。他表示,大家最关心的营销和传播的费用。我可以确定的说, 理想汽车是中国所有汽车品牌里“营销和传播费用率”最低的企业,包含主机厂和销售(直营/代理)体系的全部营销和传播费用。“全球比我们低的应该只有特斯拉。”李想说道。
随后, 蔚来品牌与传播助理副总裁马麟转发李想微博并称,理想2023年3款车抖音内容投放应该在9000万左右。另外他还反问道:“大家最关心的不应该是研发的费用和费效吗?”
结语:
这一届中国车企实属不易。2023年,价格战的硝烟尚未散尽,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竞争焦虑和不确定性,让更多人开始利用公众平台发声,这些发声有的是捍卫品牌,有的是抛出疑问,也有的是跟风营销。
诚然,每个人、企业都有自己发声的权利,有些发声能让事情越辩越明,这样的声音我们是欢迎的。有的则是一地鸡毛,难看拉扯,我们也希望2024年这些情况不要再占用公众资源。(文/汽车之家 张凌霄)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汽车之家
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转载自汽车之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