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鹏开工首日“敲警钟”:这一年,怎么跑赢?

2024年开工第一天,车企紧锣密鼓地做起了准备:鼓舞士气,宣告决心。

2月18日,盖世汽车获悉,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和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分别发布面向全体员工的开工信。

根据两份公开信内容,何小鹏和淦家阅均认为:2024年将迎来更为激烈的车市竞争。

比如何小鹏表示,今年是中国汽车品牌进入“血海”竞争的第一年,也就是淘汰赛的第一年;淦家阅也在开工信中指出,2024年将卷价格、卷产品、卷服务、卷流量,将是一个“最卷”的年。

但相对于盘踞中国汽车市场且积淀已久的吉利而言,“后来者”小鹏的压力显然更加扎眼。

反思:“痛并快乐着”,但还不能笑太早

对于未来新能源电动汽车市场,看客的兴奋程度远高于该产业的重要参与者——车企。因为该市场角逐者的“厮杀”惨烈程度,只会增,不会减。

可以确定的是,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已然宛若东方旭阳。所谓“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但该光辉能够惠及多少家车企却仍是未知数。

在这场角逐赛中,倒下几家车企不足为奇。毕竟格局未定,胜负未分。人人都有机会,人人亦皆处于危险之中。

“接下来,汽车市场的‘大事’只会多不会少。”有相关业内人士如此预测。

此言不虚。盖世汽车统计众多车企2023年全年“大事记”后发现,在整个2023年,大多数车企皆有值得称道的所谓“大事”发生。这其中,以小鹏等为首的造车新势力相关举措和变化最为瞩目。

这主要是因为,小鹏不仅与其他新势力车企一样向外部寻求生存空间,更有内部的推陈出新,在过去一年完成了一次酣畅淋漓的“涅槃重生”。

正如何小鹏在开工内部信中所言:“痛并快乐着,敢想敢做到。是小鹏人在2023年的真实写照。”

事实确是如此。小鹏过往的日子“忧大于喜”。经历了种种坎坷之后,何小鹏开始寻找一个“好搭档”。其曾如此描述:“(这个人是)我认同,他们也认同、懂汽车又有新想法的人”。显然,王凤英便是这个人。

2023年1月,王凤英入职小鹏,出任总裁一职,重点推进了小鹏的产品矩阵、供应链体系以及销售渠道的改革。同年9月,何小鹏在2024款G9发布会上公开表示:“在去年(2022)小鹏上市公司的财报中有12个高管,在今天还剩下来的高管只有两位。”

随后在2023年10月,有报道称,在轰轰烈烈的供应链反腐运动中,彼时采购部负责人李丰被停职且被警方带走,另外还有多层级员工被约谈。

据悉,截至目前,小鹏汽车组织架构逐渐出现如下变化:从小鹏汽车离开的管理层包括两任营销副总裁李鹏程和易寒、用户服务与发展中心负责人廖清红、动力总成负责人刘明辉、自动驾驶副总裁吴新宙、生产制造副总裁蒋平、人力资源负责人陈丹等,两位联合创始人夏珩和何涛也都已离开一线管理岗位,退居幕后。

小鹏开工首日“敲警钟”:这一年,怎么跑赢?

何小鹏与吴新宙;图片来源:何小鹏社交平台

经过一系列变革,小鹏终于在2023年年底取得了一份令市场较为安心的成绩单:2023年11月,小鹏汽车共交付新车20,041台,同比增长245%,连续2个月月交付突破两万,再创单月交付新高。

营收方面,小鹏2023年第三季度营收85.3亿元,同比增长25.0%,环比增长68.5%。同期现金储备为364.8亿元,环比增长8%,同比增加27.4亿元。

何小鹏对小鹏过去一年的组织结构调整是比较满意的,且对调整后的团队做出了新的要求。

其在内部信中表示:让敢打能打的干部带兵上场;干部是所在组织的效率、效果的第一负责人;干部不能只听汇报,必须穿透多层了解实情,必须深入前线倾听炮火,现地现物地推动公司战略策略在基层执行到位,确保效果和效率上均能战胜对手。

“真正的勇士敢于面对淋漓的鲜血和惨淡的人生……”2023年的小鹏称得上走过了一段布满荆棘的路。但好在反应及时的小鹏,为自己清理了不少障碍,足以轻装上阵。何小鹏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24年小鹏还将继续在组织架构上提效。

何小鹏上述言论大抵由于,其深知,2024年,仍不会是安稳的一年。

小鹏开工首日“敲警钟”:这一年,怎么跑赢?

图源:小鹏

由于价格战愈演愈烈等众多因素,大多数新能源车企对未来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皆呈悲观态度,此处自不必多言。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开年第一个月,新能源电动汽车资本市场的不满情绪便已显露无疑。

据悉,自2024年1月1日以来,蔚来、小鹏、零跑、理想、赛力斯等新能源车企的股价不同程度下跌,蔚来在美股一度创下近三年以来的股价新低。甚至特斯拉的市值,也在今年1月蒸发了超800亿美元。

换言之,种种迹象皆表明:接下来,新能源电动汽车市场“炮火”,只会越来越猛烈。

敌退我进?该省的省,该花的花

上述境况的症结在于:资本不愿继续陪车企烧钱,也无钱可烧,而且他们渴望得到更多的回报。于此,车企急需向市场和资本证明自己可快速实现盈利的能力,至少能够为自己造血,独立生存下去。

但显然,目前国内大多数新能源车企尚不具备盈利能力,它们正在争取的,是“活下去”的机会,此项能力也已然弥足珍贵。

回顾2023年,寻求新的资金注入机会的新势力车企屡见不鲜。比如蔚来获得中东资本支持、零跑选择与Stellantis合作,小鹏也凭借智能化能力,吸引了大众投资7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种种战略合作,皆基于三大国内新能源车企自身过硬的实力,它们都具备和资本置换的能力。

于小鹏而言,在业内闪耀的智能化标签,便是其最大的底气。

在2023年的开工内部信中,何小鹏就曾表示:在2023年到2027年这5年,小鹏一定要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如果你还是想用硬件挣钱,这是绝对不足够的。”硬件能挣到最多的钱,但是能不能让软件挣5%、10%、15%、20%、30%的钱,这是小鹏一定要积极探索的事,并在探索的过程中把依赖关系和分解路径想清楚。

此外,何小鹏还有自己的自动驾驶计划。据其此前表述,2027年小鹏的销量目标是超过120万辆,在全自动驾驶汽车里会达到30%左右的市场份额。

但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小鹏曾在自动驾驶领域和整车产品竞争中,不止一次面对来自华为和问界的挑战。

小鹏开工首日“敲警钟”:这一年,怎么跑赢?

图源:小鹏

2023年下半年,2024款小鹏G9、新款问界M7,以及理想L7(也有理想L8)之间的竞争关系显而易见。就2024款小鹏G9、新款问界M7的对比来看,无论是车身大小、更低价格还是续航能力,2024款小鹏G9都有可以和新款问界M7一较高下的能力。但这仍不能让2024款小鹏G9显得更加出彩。

小鹏汽车更拿手的,能对后者更能造成威胁的,也是对市场而言最具诱惑力的,是其不可忽视的智能化能力。

小鹏对自己的智能化能力是很自信的,该公司还曾在订单海报中直言:“智驾超‘想’ 无‘问’西东”。

但要知道,在智能驾驶方面,问界并非小鹏可以轻而易举比下去的对手。其中最大的原因之一便是,问界智驾背后来自华为的支持。

去年,何小鹏曾与余承东围绕AEB技术展开隔空“互怼”,在车圈引起不小轰动。双方一个全盘否定,直指对方造假,另一个直怼对方一知半解,被手下欺骗。

时至今日,双方孰是孰非早已不重要,重要的是,纵使两人从针锋相对到握手言和,但结果却是,从舆论导向来看,两人互怼拉扯的过程中,消耗了不少小鹏智能化“人设”的锐气。

这对小鹏显然是不利的。

在2024年开工内部信中,何小鹏说道:“很多的友商都在收缩,不敢投入,我觉得这反而是我们的发展机遇。”他认为,企业应该有更具广度和深度的经营策略落地,省掉不该花的钱,在人(才)、研发和策略上投入更多,才能在商业上实现更高利润。

为此,何小鹏表示,2024年度,小鹏 “以智驾为核心的 AI 技术” 方面的研发投入共计35亿元,该公司会投入更多的人力 (招聘约4000人) 以及投入同比超过40%的研发预算。

3年内规划30款车型,3年内销量达百万辆?

一直以来,小鹏的智能化优势兼在整车产品研发端和消费端两头发力。

在消费端,小鹏在自动驾驶领域展现出的优势,已然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助推该公司整车产品销量上涨。

在研发端,小鹏的智能化能力极有力地助推了整车产品研发过程的降本增效。何小鹏此前称,小鹏通过平台化,将新车型研发周期缩短20%,零部件通用化率最高达到80%。

2023年4月,小鹏发布扶摇架构,兼容E、F、H三个平台,及 “未来的全新研发平台”。目前,小鹏P7、G9基于E平台,X9基于H平台,P5、G3为第一代D平台产品。

小鹏开工首日“敲警钟”:这一年,怎么跑赢?

图源:小鹏

根据2024年开工内部信内容:“今年小鹏将在30万+级别和15万级别的平台上,都会发布平台的第一款车,补齐小鹏在10-40万级别布局的两块重要基石。”

何小鹏还透露,未来3年内,小鹏规划新品或改款约30款新车。

要知道,小鹏的上述“三年新车规划”与该公司对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情况的预测有直接关系。

去年4月初,何小鹏在技术架构发布会上表示,眼下淘汰赛才刚刚开始,未来,300万年销量规模将只是入场券。

何小鹏认为,2025年底,将不会再有“新新新造车企业”,彼时进入32强的企业将会浮出水面。在下一个十年,主流车企只有前八名,子品牌会并入大品牌里面,最后形成“巨无霸企业”。

他判断:“在这些企业里面,300万或500万销量,将是基础。”根据彼时何小鹏表述,未来,小鹏将发布十款车,且这些车型成本更低、产品力更高。他表示,2027年,新一代智能汽车渗透率将超过35%。

此外,在去年9月的经销商大会上,王凤英还曾表示:“小鹏未来三年(约2026年)的销量目标是达到百万辆”。

根据盖世汽车此前报道,小鹏2023年累计销量达到14万辆。且据悉,自2018年12月交付以来,小鹏汽车累计交付量突破40万辆。小鹏2024年的销量目标是28万辆,相比于去年实际全年销量翻倍。

如若小鹏2024年全年销量目标如愿达成,那么该公司自2018年12月交付至2024年年底累计销量将达到68万辆,按此计算,要实现2026年年底累计销量突破百万辆(按一百万辆计算),在2025年、2026年,小鹏需要完成每年约16万辆销量。

根据过往平均年销量数额来看,小鹏约每年交付13.6万辆车,此数额虽未达到16万辆年销量要求,但差距并不显著。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规划仍处于小鹏的“美好蓝图”中。

真实的情况是,小鹏2023年销量目标是20万辆,完成度仅为七成(前文所述,实际2023年销量为14万辆)。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盖世汽车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11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