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到马斯克羡慕王传福了?
此刻,如果试图评选出全球新能源市场最为强悍的两位“大魔王”,想必非特斯拉与比亚迪莫属。
已然过去的2023年,二者无疑都创下了属于自己的历史最好成绩。而它们之间多维度的针锋相对,也一直被大家津津乐道。
顺势,进入2024年,当所有人笃定的认为,特斯拉与比亚迪将会打得愈发不可开交,故事的剧情却并未朝着想象中的方向发展。刚刚过去的一季度,可以说:“马斯克望着王传福,满眼都是羡慕。”
作为论据,首先将视线聚焦特斯拉。
整个Q1,其共生产新车超过433,371万辆,基本符合外界的预期。但到了至关重要的交付层面,却出现彻彻底底的“血崩”,仅祭出386,810万辆的表现,同比跌幅达到8.53%,环比跌幅更是超过20%,达到20.16%。
远远低于华尔街分析师之前猜测的45.7万辆,同时也创下了自2022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差表现。
受此影响,资本市场给出了最真实的反馈。当日美股开盘,特斯拉股价出现大跌。今年以来,更是缩水近三分之一,市值蒸发超2600亿美元。
而对于Q1交付层面的颓势,特斯拉给出了以下几点原因。
譬如,位于美国加州的佛里蒙特工厂正在进行焕新版Model 3的产线升级;譬如,位于德国柏林的工厂遭遇了纵火案,导致生产停滞;再譬如,红海冲突很大程度上引发了海运问题……
在我看来,这家美国新能源车企之所以遭遇“滑铁卢”,无法提前预知与规避的天灾,确实占据了一定的比重。可更大的助燃剂还是由于其综合竞争力的减弱。
换言之,那段非特斯拉不买的日子过去了。
无论Model 3也好,Model Y也罢,都在各自细分市场,遭遇到各种层出不穷劲敌的围攻。加之无休无止的价格战,催生出越来越多的“等等党”,人祸才是真正令它焦头烂额的东西。
不过,略感庆幸的是,整个Q1特斯拉还是守住了“全球纯电动销量冠军”的帽子,中国上海工厂的贡献依旧给力。
但这些利好,始终无法填补上全部的窟窿。由此不禁反问,特斯拉怎样才能从目前的泥潭中突围?
焕新版Model 3与现款Model Y更具决心的降价,或许是唯一的出路。另外,焕新版Model Y的入场时间,必须进行提速。
不然,2024一定会是这家美国新能源车企跌落神坛的水逆之年。
反观比亚迪,春节假期过后疯狂推出“荣耀版”,彻底贯彻“电比油低”的战略方针,无疑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3月,新车销量重返30万辆大关,达到302,459辆。整个Q1,新车累计销量更是达到624,398辆。显然,在纯电与插混两条技术路线的共同加持下,令特斯拉很是羡慕。
而将视线继续聚焦,作为比亚迪旗下绝对的主力担当,王朝+海洋网共售出新车286,712辆,环比增长151.4%;腾势共售出新车10,279辆,环比增长123.6%;仰望共售出新车1,090辆,环比增长39.7%;方程豹共售出新车3,550辆,环比增长53.7%;乘用车出口则达到38,434辆,环比增长65%。
可以说,每一个板块,每一个品牌,都在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而上周,比亚迪同样交出了2023年财报,一个个“炸裂”的关键数据,被明晃晃的摆在了台前。
具体来看,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023.15亿元,同比增长42.04%;全年净利润达到300.41亿元,同比增长80.72%;扣非后净利润达到284.62亿元,同比增长82.01%;单车利润则达到十分可观的8600元。
利润分配方面,考虑公司整体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股东利益等综合因素,其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96元(含税),现金红利总额约为90.12亿元。
反观外界特别关心的毛利率方面,该项数据达到20.21%,同比增加3.17%;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毛利率仍维持在21.22%的水平。
与此同时,比亚迪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高达1697.25亿元,同比增长20.51%。货币资金已从2023年年初的514.71亿元,增加至年末的1090.9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16.05%。
“粮草”储备,可谓羡煞旁人。
与此同时,财报中还有一项数据值得被单独拎出来分享——研发投入。
众所周知,技术是比亚迪的护城河。所以整个2023年,研发费用暴涨至395.75亿元,超过全年盈利,同比增长112.15%。算上资本化后的研发投入达到399.1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6.63%,较2022年的4.77%继续提升1.86%
或许,还有读者对于近400亿元的研发投入没有概念,作为参考特斯拉2023年全年投入折合人民币后为近284亿元。
简单换算,二者相差足足116亿元。
据悉,这也是比亚迪自销量层面以及单车毛利率层面,实现对于这家美国新能源车企的超越后,另一关键维度的逆势,并且更具风向标意义。
另外,财报发布后的业绩沟通会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继续扔出重磅炸弹。
除了表示,2024年5月将推出第五代DM-i混动技术,馈电油耗降至2.9升/百公里,满油满电续航2000公里,还首次官宣比亚迪的销量目标是在2023年的基础上继续保持20%的增长。
简单计算,至少要卖出362.88万辆,接近363万辆。
另外,王传福还认为,目前新能源行业已进入淘汰赛,2024-2026年是规模、成本和技术的决战。而未来3-5年,中国车市合资品牌份额将从40%降到10%,其中30%是自主品牌的增长空间。
更直白来讲,格局将会彻底重塑。也恰恰基于这样的背景,比亚迪与特斯拉之间的纷争,俨然才刚刚开始。究竟谁输谁赢,远没有到盖棺定论的时候……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汽车公社
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转载自汽车公社,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