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式”恶性竞争被点名,它们跳出来了
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这短短几个字,不仅是中国汽车行业过去一年现状的深刻总结,也是近半年来,众多行业参与者历经疲惫与挣扎后发出的迫切呼吁。
然而,遗憾的是,这一呼声并未能迅速转化为实质性的改变,面对“内卷”这一无形却强大的对手,不少企业依旧在主动或被动的状态下被裹挟着前行,深陷于无休止的竞争漩涡之中。
直至日前国家高层会议罕见地将目光聚焦于这一行业热议话题,明确指出要强化行业自律,虽未直接点名汽车行业,但这一信号无疑为行业带来了一线曙光。
部分车企已率先响应这一号召,开始互相之间点名。对于长久以来饱受“内卷”之苦的汽车行业而言,此番高层定调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它不仅为行业指明了方向,更为那些渴望摆脱恶性竞争、寻求健康发展的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此刻,或许正是汽车行业重新审视自身,共同构建更加健康、可持续的竞争生态的关键时刻。在行业自律的旗帜下,各企业应携手合作,共同抵制破坏性的“内卷”行为,转而致力于技术创新、品质提升与服务优化,共同推动中国汽车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销量榜单再次被针对
实际上,从2023年开始,中国汽车行业内卷现象愈发显著。首当其冲的就是价格战愈发激烈,特斯拉在当年年初率先降价,随后众多车企纷纷跟进,导致整个行业陷入了价格战的泥潭。
上半年,燃油车大面积降价,而下半年,则是新势力品牌之间的价格战,蔚来、零跑、哪吒等新能源汽车品牌都在不同程度上发起了价格攻势。这种价格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销量的增长,但也牺牲了企业的利润,导致毛利率下滑,部分车企甚至面临亏损的困境。
然后就是技术研发与市场布局的加速进行,比如燃油车车企集团正在加速向新能源转型,新能源车型上市数量远超燃油车。同时,科技巨头如小米、华为等也纷纷加入造车行列,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同时也加剧了市场竞争。
各车企在电池技术、智能驾驶、车联网等领域都在加大研发投入,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然而,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一些行业乱象也开始频发。此外,网络水军也盛行起来,恶意攻击竞争对手,扰乱市场秩序。
在这种无序的内卷情况下,绝大部分车企的盈利压力也在逐渐增大。由于价格战的持续进行,企业利润普遍下滑,部分车企甚至面临亏损的困境。最后,行业内部矛盾也在逐渐升级。同时,一些车企之间也出现了公开争议。
不过,在这次的国家高层会议罕见谈论行业热议的内卷问题上,在汽车行业中的反映中,并不是价格战激烈、技术研发与市场布局加速、行业乱象频发、盈利压力增大、海外市场拓展以及行业内部矛盾升级等方面,而是指向的是某车企单方面发布的销量榜单。
上周末蔚来汽车总裁秦力洪指出,蔚来汽车从未授权任何别的机构发布带蔚来汽车名字的周榜,这个数字从来没有经过认可。“你是另一个公司的话,凭什么用我的品牌来发周榜。”蔚来汽车CEO李斌也补充称,“我们如果做到第一名的时候,肯定永远不发周榜。”
当时这两位大佬的观点并没有在行业引发太多的讨论热度,毕竟,早在去年7月份,小鹏汽车的高管当时也引用了理想汽车发布的周销量数据榜单,并表示:“请大家关注官方信息,路边社确实不太可靠。”“不需要每天、每周公布销量来炒作。”
只不过在蔚来的两位大佬说完之后的7月30日,国家高层下场之后,一些车企又把销量榜单这一事情拿出来批判了。首先亮相的还是蔚来汽车的一位高管,并直接点名李想称,卷周榜多多少少就有点低水平内卷的意思,想哥收手吧,中国车企在当下的使命是通过研发实现技术突破,不是吗?
随后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转发帖子称,也反对出周榜。不过有意思的,这两位高管对评论区域进行了控制。这充分说明了,关于理想汽车发布的销量周榜,无论是在车企还是在消费者层面都引起了非常激烈的争论。
不知是否针对此事,李想随后也发了条朋友圈,没有配文,只有一张图,图中是“掩耳盗铃”的故事。这其实也说明了,车企间的白热化竞争远未结束。尤其是对于这些上榜的新能源/新势力车企来说,任何一个微小的消息都是战斗打响的助燃剂。
本质上还是“舆论战”
在汽车行业,销量榜单的重要性确实不言而喻。它不仅是衡量汽车品牌、车型市场表现的重要标尺,还深刻影响着消费者的购车决策。尤其是对消费者来说,销量榜单成为消费者购车时的重要参考,帮助他们了解市场趋势,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而对于车企来说,销量榜单还影响着整个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高销量的车型和品牌往往能够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形成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厂商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还能进一步巩固他们在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对于新能源或者新势力车企来说,销量榜单的发布,其本质上就是一种营销手段,再上升一点说就是一场“舆论战”。相信这个词大家都不会陌生,最近1-2年的中国汽车市场,舆论“战场”可谓战火纷飞,始终看不到尽头。
而销量榜单也不是理想汽车一家的行为,很多汽车厂商甚至一些汽车媒体,也都使用过大量的定语做前缀,做出了大量的细分市场的榜单,唯一的目的就是想让自家的品牌或车型处于榜单头部位置,从而达到引导消费者关注并促进销量增长的目的。
所以很多销量榜单被玩出了新花样,比如“中国市场新势力小字开头品牌销量”、“极字开头品牌销量”、“全世界市场可换电品牌销量”、“方盒子车型单周销量榜”、“30万以上纯电MPV销量榜单”、“50万以上高端纯电SUV销量榜单”......
这些榜单咋看之下,感觉有些车型排名表现非常不错,但如果把各种定语删去,或者只看销量数字,那简直会让人大跌眼镜。因此,随着这些榜单的发布,也曾被行业疯狂调侃,“只要定语加得好,车企排名随便搞”、“只要前缀形容词够特别,友商就追不上我”。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众多新势力车企纷纷涌入,市场竞争变得异常激烈。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和吸引消费者关注,车企们不得不采取各种策略来增强自身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其中,利用销量榜单制造舆论话题成为了一种常见手段。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社交媒体和新媒体成为了舆论传播的重要平台。车企们通过这些渠道发布销量数据、营销内容等,迅速吸引网友关注和讨论,从而形成舆论热点。这种舆论氛围的营造对于提升品牌形象和促进销售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销量榜单的争夺中,车企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甚至出现了明争暗斗的情况。一些车企可能会采取夸大宣传、贬低对手等手段来提升自身的销量排名和品牌形象,这种做法往往引发舆论争议。这种竞争态势不仅加剧了市场的混乱,也给消费者带来了选择上的困扰。
所以,长期来看,“舆论战”的兴起可能对整个汽车行业的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在舆论场上表现出色的车企可能会因此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和消费者认可,逐渐崛起为行业领头羊;而那些在舆论上处于劣势的车企则可能逐渐边缘化,甚至被淘汰出局。
需要注意的是,汽车工业是技术型的产业。面对日益激烈的“舆论战”,整个汽车行业也需要进行反思。如何建立更加公正、透明的销量评价体系?如何引导车企通过提升产品质量、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来赢得市场认可?这些问题需要整个行业共同思考和解决。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汽车公社
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转载自汽车公社,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