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兵模式的账,你算过吗?
试问,你有过把爱车停在那种老小区,不幸遭遇了轻微剐蹭,对方司机还没有道德的选择肇事逃逸吗?
殊不知,就在本周,一模一样的案例,真真切切发生在了我身上。更加令人恼火的是,事故主角是一辆刚刚上路不到10天的新车。
由此回顾整个过程,车辆的刮痕是在北京时间10月21日晚间,自助洗车时偶然间看到的。随即,笔者进入车内开始位于中控大屏,翻找当天以及更早的“守卫模式”录像。
很快,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系统已经筛选出的高风险视频,直接找到了肇事车辆的剐蹭节点。奈何,碍于角度原因,并没有较为清晰的拍摄下对方车牌。思考片刻后,选择直接报案。
好在,十分幸运的,最终在相关民警的热情帮助下,通过查阅事发区域的监控摄像头,成功锁定肇事车辆的具体信息。顺势,进入到后续的定责与理赔阶段。
至于文章开篇,之所以花费几百字的篇幅,分享这段略显倒霉的经历,还是想要更好的引出接下来将要展开讨论的主角——哨兵模式,也就是上述刚刚立功的“守卫模式”。
首先,需要知晓,哨兵模式是智能电动车基于车辆原有的传感器、摄像头等硬件打造的安全功能。帮助驾驶者在离开车辆时,实现实时获取车辆安全情况,自动采集记录车辆周围画面,向驾驶者手机发送警报的功能。并且车主还可以通过手机控制,实现车辆鸣笛、闪灯以及远程语音。
总结下来,就是你爱车的“保安”。
而目前,随着智能电动车位于中国车市的销量占比愈发庞大,哨兵模式渐渐成为了许多潜在消费者的刚需配置。
眼下,除了坚定不移的推崇者特斯拉之外,越来越多国内的新能源品牌,同样纷纷开始跟进该功能的上车。
“只要你受益过一次,便会发现哨兵模式的好。”
绝不是杜撰,如此一段评价,就来自于身边的某位友人。而在经历了文章开篇的事故后,我也迅速养成了无论在哪停车,“只要离开哨兵模式即启动”的使用习惯。
当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讨一个安心与放心,以及在遭遇各种意外尤其是“开门杀”时,能够手握最强有力的证据,防止扯皮与吃哑巴亏。
但俗话说,“一枚硬币总会有正反面。”
聊了这么多,今天文章主角的优点显而易见,缺点或者痛点同样摆在那里。实际上,一旦启动哨兵模式,尽管车辆处于待机休眠状态,但车载摄像头和传感器仍然保持活跃。
进而造成的结果,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费电。
根据相关测试来看,以特斯拉Model 3为例,在停车后的10小时内,哨兵模式消耗了大约3度的电量,相当于减少了约12公里的续航里程。
而一旦换算成24小时,消耗电量大约会在7度左右。并且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哨兵模式被频繁触发,其耗电量还会进一步增加。
无独有偶,车圈友媒“类星频道”之前,发布了一期有关视频,测试主角分别为乐道L60、阿维塔12、 理想MEGA。各自启用哨兵模式14小时之后,三款智能电动车的耗电量,分别为0.57度、2.91度、2.74度。
哦,对了,需要点出的是,笔者入手的新车正是——乐道L60。
小半个月使用下来,对于哨兵模式最大的体会,恰恰集中在较为节能。
每天夜间使用,考虑到环境的变化,基本上耗电量能够维持在1度左右。相比之下,行业平均水准大约为3度甚至更高。
对此,肯定会有读者产生质疑,“纠结这一星半点真的重要吗?不就几度电的事情?”那么,让我们给哨兵模式再算一笔账。
假设,你一年需要开启该功能300天,每天需要开启约10小时,单天耗电量为3度。碰巧,你又没有私人充电桩,只能使用公共快充桩补能,每度电的价格为1.5元,那么哨兵模式的总使用成本为——1350元。
是不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况且,要知道,这还是比较“温和”与“理想”的情况。每年,哨兵模式总使用成本,高出1350元的用户大有人在。
相比之下,同样的条件,如果每天耗电量能够下降至1度,对应花费则可以缩减三分之二到只有450元。
也正因如此,随着哨兵模式的愈发普及,理性客观的讲,主机厂一边需要考虑令该功能怎样变得越来越聪明,同时也需要考虑令该功能怎样变得越来越省电。
不然,碍于使用成本的原因,注定会饱受车主的吐槽与诟病。
“哨兵模式晚了几个月,现在来了。最开始是在Orin-X计算平台上开发的哨兵模式,甚至已经开发完毕了。不过发现有两个问题,一是双Orin-X的耗电量非常大,一晚上少很多纯电里程,二是只有Max车型才可以使用。所以,我们在8155平台上重写代码开发了新的哨兵模式,这样Air、Pro、Max车型就都可以使用了。”
“其实,我个人一直反对哨兵模式,因为这个模式增加了车主的焦虑和困扰。本来保险就能解决的问题,一下子复杂化了。不过我们在软件层面是完全用户需求导向,无需做取舍,能给的都给。硬件会广泛听用户的,但是会做关键取舍。”
文章末尾,选择抛出理想汽车CEO李想,去年4月针对今天文章主角的两段表态。而我从中读出的言外之意更像是,“对于哨兵模式这样的新功能,在发展与普及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缺点、争议甚至乱象。”
但只要它对于消费者有益,相信主机厂一定会不停内卷,直到各个维度都变得成熟,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汽车公社
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转载自汽车公社,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