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新能源汽车企业投融资创新沙龙在北京亦庄成功举办
2025年4月28日,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纵深实施的关键节点,由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经开区管委会”)统筹指导、中关村京津冀新能源汽车协同发展促进会(以下简称“促进会”)主办、中国民生银行支持的“新能源·新动力·新资本—京津冀新能源汽车企业投融资创新沙龙”首期活动在北京亦庄成功举办。活动以“精准对接、生态赋能”为核心,汇聚政、产、投、研四方力量,实现了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与“国家队+地方队+市场化资本”多元化投资基金矩阵的深度对接,标志着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资本-场景”融合生态迈入新阶段。
本次活动吸引的17家阵容强大的投资机构中,既有国投招商等国家级战略资源入局,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也有北京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基金、亦庄投资等政府产业基金,依托区域政策优势与雄厚资本实力,精准扶持区域产业升级;更有北汽产投、小米产投、长城汽车产业基金等企业产投,深度联动,赋能生态协同;以及首钢基金、建工京信基金、民银国际等市场化资本,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挖掘高潜力项目,为产业发展引入活水。强大的资本阵容,彰显出京津冀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融资领域雄厚的资源储备与蓬勃发展活力。
参加此次活动的40多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优质企业主要聚焦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车规级芯片、氢燃料电池、线控底盘、高精定位、能源服务等关键领域,代表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前沿力量。这些企业与头部投资机构的深度碰撞,为产业发展带来无限可能。
活动现场,经开区管委会高端汽车和新能源产业局副局长赵利锋强调,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作为京津冀协同培育的六条重点产业链之一,是推进以北京为核心的京津冀区域协同向深走实的重要抓手,经开区作为国家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先进制造业集群核心承载地、北京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未来将全面建设北京亦庄·汽车智造创新城,系统规划27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构建“一港四基地”五位一体、多点并发的产业提质发展格局,持续推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多元主体融合,推动京津冀汽车产业再上新台阶。为实现这一目标,经开区将聚焦解决汽车产业链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痛点”,针对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产创融合难等问题,依托区域产业优势与促进会在产业界的丰富资源,构建高效对接平台,为高潜力、高成长的科技型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服务,也为资本方挖掘高成长性项目,推动各类要素在京津冀区域高效流动。
“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唯有生态协同才能赢得未来。”促进会副秘书长郭欣欣表示。当前,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下半场淘汰赛,对产业集群协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促进会将以此次投融资创新沙龙为基础,在经开区管委会的支持下持续推出系列主题沙龙及线上产融数据库,常态化链接技术需求与资本偏好,重点推进三大方向:深化京津冀产业链协同、搭建国际技术转化通道、探索“技术+资本+场景”生态化合作模式,摆脱科技型企业融资困境,为资本方精准匹配高潜力项目,为创新技术产业化精准匹配场景,推动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从“要素聚合”向“生态共生”跨越,为京津冀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注入长效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