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科技沾“锂”,股价“一”字涨停
锂电池概念的疯狂状态仍然在延续,在新能源汽车概念带领下,只要带上一点点锂电池概念,股价随即出现上涨,这样的疯狂依然留有余威。
昨天,浙股南洋科技(002389.SZ)与锂电池沾上关系,一则拟投资建锂电池子公司的公告,把公司股价直接推上涨停板,”一”字涨停,收盘报价59.93元/股。
涉”锂”子公司还未注册
股价应声已涨停
昨天,南洋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关联人邵奕兴共同出资3000万元发起设立浙江泰洋锂电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为锂离子电池隔膜及锂离子电池其他材料。其中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出资2550万元,持股比例为85%;邵奕兴以现金出资450万元,持股比例为15%。
浙江泰洋成立之后,拟建设年产1500万平方米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该项目总投资约人民币1亿元,资金来源拟通过子公司股东共同投入和子公司银行融资解决。该项目达产后,预计年均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年均实现净利润2500万元,项目建设期1.5年。
然而据了解,这则催升股价的公告中的浙江泰洋锂电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甚至还没注册。”这是公司计划,目前子公司还没注册。”昨天,作者致电南洋科技董秘杜志喜,他表示子公司将同样设在台州,公司和工厂仍在选址中。
同时,据了解,此次参与发起设立子公司的关联人邵奕兴为公司总经理助理,但至于为何选择总经理助理作为共同发起人,董秘杜志喜表示,”这是经过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挑选的。”但邵奕兴今后在子公司中发挥何种作用,他表示目前还不清晰。
不过,消息一出,公司股价昨天开盘后还是随即封上涨停板,随后一路封住涨停,成交量不大。
”锂”概念前景不错 董秘称市场反应过度
通过仔细咨询公司该项目情况,除了子公司还没注册之外,公司对项目细节似乎也还没有具体计划。
”该项目是公司原先电子薄膜主业基础上的延伸,技术门槛比较高,公司是在考虑了未来的前景下做的实业投资。”杜志喜表示,此次投资设立子公司进入锂电池产业属于实业投资,并非追赶市场热点,更多是考虑股东的权益。
按照公司方面的说法,他们已关注进入这一细分领域很久了,但这家上市不到半年的企业此前一直没有披露这一方面的准备和计划。而被询问到对于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技术研究和筹备情况时,杜志喜表示进入这一领域研究的时间已经记不清,项目的筹备时间”不好算”,对于具体拥有的技术则以”商业秘密”为由拒绝透露。
他同时表示,电子薄膜行业的投建周期比较长,尽管该项目建设期为1.5年,但是要对母公司产生效益的话,时间肯定要超过这一数字。而公司目前也还没有相关的下游客户,今后的销售对象目前还不能确定,”但市场需求肯定大的。”
”我们对前景是看好的,但是前期的效益肯定不会特别明显,二级市场对公司的反应有点过度了。”杜志喜表示,在锂电池概念备受关注的情况下,公司股价的表现反应了投资者的非理性。
炒作意味浓 分析师称不宜追涨
在锂电池概念热潮迭起的背景下,南洋科技此次涉足的”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前景究竟如何?
根据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发布的一份关于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研究与开发起步较晚,国内能生产隔膜的企业屈指可数,其中仅有星源科技、金辉高科、新乡格瑞恩、桂林新时代等几家技术相对成熟,并形成初步产业化。国内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市场,依然是国外品牌一统天下,市场价格随着国产隔膜的问世已经有所降低,由15~20元/平方米降低到目前的8~15元/平方米。
一位证券分析人士认为,按照这一价格,此次南洋科技计划投建年产1500万平方米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预计的销售收入1.2亿元,完全可能实现,”但前提是掌握成熟的技术。”
他同时指出,目前A股上市公司在锂电池产业中缺失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正是隔膜。”前几天传闻要涉足锂电池隔膜项目的铜峰电子表现强势,尽管最终遭到否认,但也反应了市场对这一环节的关注。”
身披这一光环的,还包括佛塑股份、沧州明珠、大东南等。其中,佛塑股份8月以来的涨幅超过22%,大东南8月以来的涨幅也高达21.48%。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锂离子电池隔膜在汽车动力电池上的应用很少。以佛塑股份旗下与比亚迪的合资公司金辉高科光电材料有限公司为例,具备1200万平方米以上产能,但主要产品仍是电子品电池隔膜,在汽车动力电池上使用很少,包括销售给比亚迪的隔膜,也主要是用在手机用锂电池。
另外一个锂电池隔膜概念的上市公司沧州明珠,近期公司方面也表示,其研制的锂电池隔膜小样性能”尚未达到锂电池中低端用水平”。
”对于锂电池概念的炒作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可能接近炒作末端,南洋科技发布的公告对市场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刺激效应,但投资者还是应该注意风险。”中信金通分析师钱向劲表示。
(本报作者 黄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