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创始人承认错判市场 电池巨头沃特玛深陷资金危局

2016年2月,当沃特玛作价52亿元售予坚瑞沃能实现A股上市时,其创始人李瑶绝对不会预想到,两年后的今天,公司的财务状况竟会让自己“淹到了眉毛”。

眼下形势急转得确实太快,此前沃特玛还是比肩宁德时代、比亚迪的动力电池“黑马企业”,一年营收增长逾160%,堪称资本市场上的业绩神话,而自从4月1日公告公司债务违约的半个月里,所有的一切均如倒下的多米诺骨牌般引发了连锁效应。

坚瑞沃能公告显示,4月2日,沃特玛名下的13个银行账户被法院冻结,及至4月12日,冻结账户再增加8个,合计冻结金额为6332万元。此外,继3月27日李瑶质押的330333720股公司股份被司法冻结之后,沃特玛上市公司坚瑞沃能董事长郭鸿宝及李瑶在被多家证券公司要求提前回购质押股票之下,补充质押了更多股票,而4月12日的最新公告显示,一旦郭鸿宝质押的股票全部被违约处置完,将危及其实质控制人的地位。

在资本市场方面,4月9日,坚瑞沃能在宣布进行违约债务重组的同时,还收到了公司合计持股5%以上股东童新建、童建明、霍建华、孙喜生合计占比1.27%的减持计划告知函。而更为明显的是,自4月2日复牌以来,坚瑞沃能股价连续4日跌停,截至发稿当日,市值蒸发逾70亿元。

即便李瑶和郭鸿宝已经开始正面回应和应对这次危机,但资金链承压引发的余震似乎还将在沃特玛及其母公司坚瑞沃能中持续。不过,从公司包括沃特玛副总裁、坚瑞沃能总经理秘书钟孟光和李瑶接受多家媒体的采访中来看,其依然想要向市场传达一个积极的信号:公司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对于市场环境的错判,而短期现金流紧张的问题将会试图通过引入战略投资人、拓展开发储能来解决。

4月16日,时代周报记者致电李瑶和钟孟光,希望了解目前公司在资金方面的解决情况,但均未能接通。坚瑞沃能一位投资者事业部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在偿还债务方面,目前首要的是解决应付票据,其中在与供应商协商方面进展得还不错,而银行方面的应付票据,也在按部进行,希望能够展期偿还。

此外,该人士表示,公司近日与投资者交流时提及的—今年将上线三元锂电池生产线的计划,其实是公司此前的规划,但该规划是否如期进行,尚未能确定,“目前我们更多的精力还是放在解决债务问题上”。

无论事态最终如何发展,现在回头来看,一个动力电池行业中的“明星企业”,从“崛起”和“濒危”,总能够带给行业诸多思考。

业绩神话背后的现金承压

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动力电池行业也随之进入高速增长期,国内逐渐衍化形成了宁德时代、比亚迪和沃特玛等几大动力电池龙头企业。

不同于目前尚在IPO的宁德时代和诞生成长于比亚迪集团内部的比亚迪电池事业部,沃特玛的崛起之路要从2016年年初的一场收购谈起。

2016年2月,当时还未改名为坚瑞沃能的坚瑞消防发布公告宣布,公司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沃特玛的全部股东收购其持有的公司100%股权,交易对价为52亿元,沃特玛的身价也由当时仅逾9亿元的净资产金额暴增六倍。

这场震惊行业的并购被当时的业内称之为“蛇吞象”。据了解,成立于2002年的沃特玛,是国内最早成功研发磷酸铁锂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汽车启动电源、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并率先实现规模化生产和批量应用的动力锂电池企业之一,在收购前的一个完整财年,其营收达到26.42亿元,而2015年陷于消防设备生产销售业务亏损的坚瑞消防,其营收仅为5.81亿元。

除了寻求新业务增长点以外,坚瑞消防高价并购沃特玛所看重的,是其身处于新能源汽车风口的潜力价值。据悉,按照并购协议,沃特玛的创始人李瑶作为业绩承诺的补偿义务人,自2016年1月1日起,沃特玛截至2016年12月31日、2017年12月31日和2018年12月31日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的累积净利润分别不低于4.035亿元、9.09亿元、15.180亿元。

由此,两者的牵手开启了属于坚瑞沃能的高光时刻。

坚瑞沃能的年报及沃特玛于2016年的审计报告显示,完成并购后的沃特玛迅猛发展,其营业收入由2014年的7.45亿元和2015年的26.42亿元,在2016年扩大到了38.19亿元,并在2017年突破百亿门槛,达到101.81亿元,2016年和2017年的营收增幅分别为44.54%和166.6%。

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沃特玛电池装机总量跻身全球前四强,2017年全年稳居国内前三强,排在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之后,亮丽的成绩一时之间使得沃特玛成为备受行业关注的焦点。

不过,在这一过程中,沃特玛却隐藏“危机”。早在2016年沃特玛并入坚瑞沃能首份年报的风险提示中,母公司就指出,由于2016年下半年沃特玛业务增长迅速,加大了固定资产投资和原料的采购,公司的应付借款、应付票据和短期借款等随着增加,沃特玛的在产负债率显著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均值。而其原因,一是沃特玛是非上市公司,其通过股权融资的能力有限,主要依赖债务融资渠道筹集资金,二是沃特玛的负债主要以流动负债为主。

截至2016年末,沃特玛流动负债占负债总额的比例为78.54%。其中,短期借款占负债总额的比例为18.19%,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占负债总额的比例为53.23%,而前述三项内容合计占负债总额的比例为71.42%,构成了负债的主要内容。

在此之外,随着沃特玛业务量持续增长,导致公司的应收账款也大幅增长,截至2016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净额为468039.94万元,较上年增长了255.66 %。2015年、2016年和公司应收账款净额占公司总资产(扣除商誉部分)的比例分别为:28.33%、31.02%,构成了公司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公司应收账款为99.31亿元,超过了该统计期内86亿元的营收额。

这最终成为了沃特玛资金链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

自救之路仍困难重重

4月9日,沃特玛副总裁、坚瑞沃能总经理秘书钟孟光在接受多家媒体采访中直言,对政策形势的错判,以及公司扩张太快导致了目前公司现金流紧张。

他表示:“原因有三,其一是低估了2017年国家对电动汽车产业政策调整,对我们销售市场造成的影响,3万公里的影响确实很大,直接影响了公司的资金回款进程;其二,公司对于行业的乐观心态,加大了扩张速度,在各地建厂和全面技改,希望借助规模扩张,弥补利润损失。其三,公司长期采用短债长投的方式扩大经营规模,遭遇银根紧缩,资金上就遇到些许困难。”

据了解,2016年12月30日,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和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新规中,非个人购买新能源车需运营3万公里后才能申请补贴。

上述政策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尤其是以用磷酸铁锂起步的传统动力电池大厂,在利润增速及回款速度上显著下滑,而以客车及物流车为主要供货对象的沃特玛亦受到影响。不过,从过去的半个月来看,坚瑞沃能也试图在应对这一财务危机中释放积极的信号。

4月12日,坚瑞沃能在回复深交所关注函中再次表示,公司一方面采用以库存材料、电池及车辆等存货、固定资产抵账的形式解决供应商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目前预计将偿还28亿元应付账款或应付票据;另一方面,经过银监会协调,在4月4日组织18家金融同业机构成立沃特玛债权金融同业委员会,力争现有银行56亿贷款延期一年,保证利息按期支付,截至目前尚签署任何书面协议。

此外,在加紧对客户欠款的催收、应收款的权益买断变现、固定资产的处置变现、子公司股权融资等的同时,公司股东及管理层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吸引资金流入,增强流动性。

不过,要想真正解决此次困境,坚瑞沃能仍需要面临不小的难度。首先在存货变现方面,中国电池联盟秘书长王超向时代周报记者指出,从坚瑞沃能的财报分析上来看,如果说沃特玛的营业收入主要以赊销的形式体现,说明其客户的支付能力不足,而新客户的开拓是需要时间的,对现有存货快速出货形成现金流恐怕也有一定的困难。

引入战略投资人方面,坚瑞沃能的公告透露,此前公司已会同相关战略投资者及中介机构对该事项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和论证工作。但由于该战略投资者与郭鸿宝先生、李瑶先生对本次合作的相关方案未达成一致意见,经与该战略投资者的友好协商,郭鸿宝先生、李瑶先生决定放弃与该战略投资者的合作。

联盟模式与行业洗牌

业内普遍认为,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退坡是引发坚瑞沃能此次财务危机的原因之一,不过在沃特玛历经如云霄飞车般的半个月里,或许还与其“沃特玛联盟模式”及产品路线相关。

王超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认为,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收缩与沃特玛的债务违约不一定有直接关系,从能财报上可以看到,相比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应收账款在营业收入的占比处于较为良性的水平,坚瑞沃能应收账款的占比大大超过了营收,客户的支付能力不足才进而导致了资金链紧张的问题。

据了解,沃特玛的主要客户为其牵头成立的“中国沃特玛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联盟”成员,在该联盟中,沃特玛以自身动力电池业务为核心,缔造了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模式。据悉,该模式一度成为推升沃特玛营业业绩的有力引擎,但也使其在业内蒙上了“反向定制”等关联交易的阴影。

国金证券最新的一份研究报告则指出,沃特玛主打磷酸铁锂产品将面临着三元电池进一步分化。“动力锂电行业处于半决赛阶段,三元技术路径明确,大对大的格局愈加清晰,具备技术优势和成本管控能力的龙头企业将在对决中胜出,无论是从补贴政策角度还是下游需求角度来看,今年高续航、高能量密度将是车型结构变化的核心,三元技术路径明确。”

该报告进一步分析认为:“对于沃特玛长久以来的现金流压力,公司年初宣布的在三元及储能领域的相关战略布局也许是现阶段唯一的破解之道,公司在三元技术方面的进展速度以及产品性质的提升速度、下游销售渠道的稳定性都将影响到公司的回款能力。长期来看,公司在储能方面的布局是否能有实质性进展和突破也将成为焦点之一。”

对此,王超也指出,事实上,从2016年开始,形成有效装机的锂电池企业正在逐渐减少,这主要是由于新能源补贴政策在向高端产能倾斜,在此基础之上,落后产能逐渐退出市场是一个正常现象,也是一个必然趋势。

一锂电行业资深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认为,未来不仅是动力电池领域,包括整车企业都将出现一轮新的洗牌。

值得注意的是,4月14日,坚瑞沃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计划今年会上三元锂电池生产线,同时加大在该技术领域的研发。而在此之前的4月3日,沃特玛与西安中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签署《销售合同》,未来一年内向合作方销售1300MW的储能电池,售价合计为9.75亿元。

来源:时代周报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1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