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北汽新能源探索中着力解决产品定位和质量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北京汽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汽新能源)应该算是后来者。然而,这个后来者对于新能源汽车商业化的态度却比先行者们乐观许多。

  ”我们不愁整车生产出来没有消费者购买”,北汽新能源总工程师廖岳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走进北汽新能源汽车基地,首先映入作者眼帘的就是一排排生产完工的新能源汽车。相关工作人员向介绍,这些新能源汽车都是北汽新能源即将上市的纯电动汽车。据了解,这些纯电动汽车即将交付北京市交委和北京市公安局使用。与新能源客车相似,北汽新能源的纯电动轿车也是通过政府采购开启了商业化的大门。

  产品定位很重要

  产品定位对于纯电动轿车能否实现商业化十分重要。

  然而,在许多专家看来,新能源汽车是否实现商业化并不是以政府采购来衡量的,而是以普通消费者是否购买新能源汽车为标准的。对于这种观点,廖越峰也表示赞同。同时,他也指出,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仍然处于市场培育的前期,政府的扶持还很重要。而从政策环境、技术积累和消费者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我国已经具备实现新能源汽车商业化的外部条件,廖越峰表示。从最初 ”三纵三横”的研发布局到现在的7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投入规模也逐渐加大。

  不过,目前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认识并不充分,汽车企业大规模推广电动汽车风险较大。鉴于此,把个人购车作为工作重点方向的北汽新能源,现阶段仅把市场锁定在北京。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由于纯电动汽车的产量不大,售后服务能很快跟上;二是北京的汽车市场规模很大,我们不用担心市场消纳不了我们的产量”,廖越峰说。

  北汽新能源不仅对纯电动汽车的主打市场定位明确,对产品目标消费群体的定位也十分清晰。据廖越峰介绍,北汽新能源的纯电动汽车的目标消费群体是把电动汽车用来上下班代步的消费者、环保人士和购置第二辆汽车的家庭。

  有市场调研表明,目前北京上班族上下班的实际距离在80公里以内,平均下来在60公里左右。甚至,很多人的上班距离还不到50公里。而北汽新能源调查发现,北京市约有60%-70%的上班族上下班都是短距离的。因此,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北京市对纯电动汽车的潜在需求量很大。

  其实,北汽新能源的这种市场定位跟当前纯电动汽车行驶里程有限是分不开的。该公司生产的纯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在120公里左右,能源补给采取慢充模式。在这样的能源补给模式下,把纯电动汽车定位为上下班的代步工具被认为是最合适的。

  事实上,定位不明确是新能源汽车商业化难以破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厂商对新能源汽车定位不清可能造成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的市场区分不明确,导致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在所有方面进行盲目竞争,其优势难以体现。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林程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车能否实现商业化,最根本是对汽车企业能力的挑战,其中就包括企业对产品的市场定位能力。”现阶段,企业只要对新能源汽车定位准确,打开市场的问题不大”。

  廖越峰也指出,随着整车、电池等技术的进步,北汽新能源电动汽车目标消费群体将会扩大,其市场定位也将随之调整。

  生产高质量电动汽车

  北汽新能源主要从零部件和整车两方面来提高电动汽车质量。

  在市场定位准确的情况下,质量是新能源汽车能否实现商业化的关键点。

  尤其在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认识并不全面时,电动汽车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消费者对整个产业的评价。最典型的案例是,今年4月杭州发生电动出租车自燃事故后,消费者对整个电动汽车产业都产生了怀疑和担忧。

  实践证明,电动汽车整车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关键零部件质量的优劣。为建设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把好关键零部件的质量关。北汽新能源在新能源汽车基地建设之初,就积极联合关键零部件供应厂商,邀请他们通过共同合资建立新公司的方式进驻产业园区。目前,北汽新能源已成功打造”一园三公司”的产业基地模式。”三公司”是指,北京汽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北京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汽车大洋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对北汽新能源来说,这种模式既高效又经济。廖越峰指出,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降低了企业在电池和电机两个关键零部件领域的投入,而且电池、电机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整车厂的需求。此外,北汽新能源还通过与国家电网、中石化等能源供给企业合作,共同开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关键零部件。

  事实上,电动汽车的质量不仅取决于关键零部件,还取决于整车厂对关键零部件的整合能力。在整车生产技术方面,北汽新能源通过以下3个途径已经实现了自主。

  一方面,北汽新能源依托北汽集团,加强自身实力建设,提高整车生产能力。在技术方面,北汽集团在传统汽车制造领域的经验,为北汽新能源生产电动汽车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充分利用北汽集团的资金优势,加大对电动汽车整车生产能力的投入。据悉,2011年北汽集团计划对新能源汽车投入37.8亿元人民币。其中,17亿元人民币将用于新能源乘用车,15亿元人民币用于新能源商用车。

  另一方面,北汽新能源非常重视对外交流和合作。目前,北汽集团已经与北京市所有的研究新能源汽车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北汽新能源在坚持整车技术自主化的同时,也注重同国外厂商在技术和资产等领域的合作,”我们欢迎,国内外的企业到北京汽车科技产业园区落户”,北汽集团副总工程师林逸在全球汽车界领袖盛会”OICA中国论坛”上表示。

  在人才机制建设上,北汽集团无疑是走在汽车企业前列的。北汽集团成立了北汽干部管理学院,立足于培养出北汽所需的管理、技术综合人才。并且,北汽集团每年对现任管理层进行管理知识、业务知识、技术知识轮训,并把培训考试纳入干部人事档案。除此,近年来,北汽新能源更是从国内外网罗了众多人才。据了解,在北汽新能源现有的研发团队中,海归有20多人,硕士以上学历的工作人员接近1/2。其中,领军人物多是从外面引进的,如廖越峰。

  ( 编辑/李红 )

来源:中国投资

作者:郭琳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