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理性看待中国成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

    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月11日发布的最新数据引发广泛关注。2023年,中国汽车迈入“3000万新时代”,产销量分别达到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其中,出口汽车491万辆,同比增长57.9%。美联社报道称,中国或将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而日本2023年的汽车出口数据将于1月底公布。《华尔街日报》援引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数据称,中国汽车出口的数量和金额均达到世界第一。日本共同社表示,这是日本自2016年以来首次失去榜首位置。

汽车之家

  多家外媒一致认为,中国汽车崛起标志着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将发生重大改变。那么,中国汽车接下来如何守住优势、迎接挑战、扩大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接受了采访。具体信息如下:

  记者:您认为中国汽车产销量均突破3000万辆有怎样的意义?

  付炳锋:“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重要里程碑”,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市场开放程度、制造水平、技术水平以及电动化与智能化发展的成熟度。

  实际上,中国汽车产销量在2017年就已经分别达到2902万辆和2888万辆的阶段高峰值,对比来看,2023年的数据增长似乎不大,但其实蕴含了质的变化: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均不到80万辆,而2023年这一数字飙升至958.7万辆和949.5万辆,这一方面反映了中国的新能源技术与智能化产品得到国内外消费者认可,另一方面也凸显出中国的汽车制造水平比10年前高了一大截,在全球已经位列领先阵营。

  中国汽车实现质变,首先得益于国家战略引导。2017年是中国汽车电动化转型的关键节点,此后市场连续3年下降,进入深度调整期,2021年凭借新能源车的壮大,中国汽车市场持续升温。新能源车的快速增长与前几年国家政策引导产业培育直接相关。早在2012年,我国就已经出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等一系列前瞻性政策,为今天的成绩奠定基础。与此同时,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代表的国家高水平开放举措,为企业“走出去”打通道路、创造机遇。中国汽车企业紧紧抓住了历史机遇,以创新驱动,拼搏努力,厚积薄发,迎来全面崛起。 

  记者:对于外媒“中国有望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的说法,您怎么看?

  付炳锋:中国汽车出口表现越来越亮眼,的确容易引发媒体关注,这是对中国汽车的一大鼓舞。但我们需要理性地认识到,一个国家的汽车出口数量是按照属地原则来统计,其中也包含了外资品牌在当地生产然后出口的汽车数量。所以不能简单地把汽车出口数量作为评判标准。实际上,中国汽车全球化步伐较晚,近年来才大规模地走向国际市场,中企的海外布局和技术输出也刚刚开始。可以说,国际媒体对中国“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的这种身份定位,表达了它们对中国汽车进步成绩的认可,对中国汽车产品的接受。

  记者:欧盟此前对日益增长的中国电动车出口展开反补贴调查,当前全球供应链也仍在受到冲击。您认为中国汽车出口接下来是否会放缓?

  付炳锋:中国汽车走向国际市场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和系统的工程。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达491万辆,但有些市场的销量仅几千辆,中国车企面对海外不同的语言、文化和消费习惯,需要在与国际知名品牌同台竞争的条件下,像“捡芝麻”一样一点点开拓市场,十分不易,可谓任重道远。中国汽车的海外发展还站在起步的台阶,但我们的成功转型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很好的选择,我们的智能化优势还会进一步发挥,发展潜力很大,未来可期。

  地区冲突、贸易争端等事件在全球历史上总是阶段性发生,当前各方面对百年变局的心态不尽相同,一些国家选择采取封闭封锁的手段来应对正常的市场化竞争,这自然会对中国汽车出口造成一定影响。但我们应注意到,中国汽车出口至200多个国家,欧盟只占据其中一部分,所以如果未来没有特殊的负面事件发生,中国依然能够守住汽车出口的增长趋势。

  记者:进入“3000万”时代后,中国汽车的发展方向会有哪些变化?中国在汽车产业建立的优势,如何辐射给其他国家或海外品牌?

  付炳锋:去年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促进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可以预见的是,中国汽车将朝着深度电动化方向发展,一大片的低线和农村市场将要被激活。随着新能源车普及率提高,我们预测2024年中国汽车销量能够进一步增长,达到3100万辆以上。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汽车生产水平提高,过去外资品牌大规模占据中国汽车市场份额的局面可能将会转换,中国制造的外溢也是一个历史必然过程。中国汽车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把新技术、低碳产品与理念带给了国际消费者,同时中国车企在海外建厂、布局供应链,也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福祉。汽车是一个典型的全球化产业,它的生产、销售和服务都是全球化的,它的材料部件也要通过全球采购,所以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必然就会带动全球各类产业的发展。(消息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编译/汽车之家 姚宇)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汽车之家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2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