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年销售额达916亿欧的博世,却将“降本”之剑高悬

4月18日,博世集团在年度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2023年度财务数据。尽管经济形势不利,博世很好地应对了挑战,销售额与利润均实现了增长,成功达成业务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在财报沟通会上博世并未对2023年好于预期的成绩过多赘述,而是将更多篇幅放在2024年及未来的挑战以及如何持续保持稳定的业绩增长之上。

年销售额达916亿欧的博世,却将“降本”之剑高悬

图片来源:博世

据博世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增幅将低于上一年,仅为2.3%,汽车生产增长停滞,机械工程市场持续疲软,业务前景持续低迷,在此背景下,博世如何实现稳健的业务发展?在加码创新、合作和并购的同时,博世认为成本削减仍是重点。

2023年业绩逆势增长的背后:汽车业务两大增长领域和中国市场加持

2023年博世集团的销售额增幅为3.8%,达到916亿欧元。调整汇率影响后达到8%,处于去年制定的6%至9%的目标范围内。其中,汽车与智能出行业务依然是销售额最高的业务板块,名义销售额增幅为6.9%(调整汇率影响后为10.9%),达562亿欧元,占集团销售额的逾60%

年销售额达916亿欧的博世,却将“降本”之剑高悬

图片来源:博世集团

除了销售额增长外,博世的盈利能力与财务实力也得以提升。息税前利润从2022年的38亿欧元增至约48亿欧元,息税前利润率从4.3%上升至5.3%。其中汽车与智能出行领域,尽管推进了大量的前瞻性投资,并正在转型,其息税前利润率仍从上一年的3.4%增长到了4.4%。

因此,博世在汽车业务领域发现了巨大的增长机遇。首先是电动出行领域,仅在今年,博世就将启动约30个与电动汽车技术相关的生产项目。“电动出行未来将至,唯一的悬念在于它将以何种速度普及至全球各地区。”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史蒂凡·哈通博士说道。

博世集团预计,到2030年,在欧洲市场的新车销售中可能有多达70%是纯电动。而在中国和北美市场,这一比例预计在40%到50%之间。此外,针对中国和北美市场,博世预计到2030年,高性能混合动力汽车将占据显著的市场份额——在北美,这一数字预计为五分之一,而在中国,这一数字预计将高达三分之一。同时,哈通博士也提到,对于长途的重型商用车而言,市场对于插电式混合动力和增程等解决方案仍有需求。电机和内燃机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并存,这也为博世创造了机遇。

年销售额达916亿欧的博世,却将“降本”之剑高悬

博世对2030年各地区电动化比例的预测;图片来源:博世

此外,车辆运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驱动博世智能出行业务的增长针对为电动出行和自动驾驶量身定制的新型冗余制动系统,博世将在该业务领域实现快于市场的年均增长,达到10%。哈通博士表示:“博世在这一领域保持领跑地位。今年,首个订单将投入量产。”总体而言,预计到2030年,博世将通过这一技术实现数亿欧元的销售额。

氢能是博世智能出行业务的另一增长领域。不过具体到各市场,氢能的发展情况各不相同且充满变化。博世认为,中国有望率先成为氢能的领先市场,而欧洲或北美市场预计要到下一个十年表现出显著增长。博世也重申了在氢能这一增长领域的业务规划,2023年,博世已在德国斯图加特和中国重庆开始生产氢动力模块,预计到2030年,博世氢技术的销售额有望达到50亿欧元

从技术角度而言,氢气内燃机搭载在商用车上会成为实现气候中和的最快途径之一。博世也正推进氢气内燃机的发展,哈通博士透露,配备博世喷射技术的氢气内燃机最早将于今年在印度投入使用。同时,博世已接到来自全球三大经济区的知名卡车制造商的五份生产订单。据博世预测,到2030年,氢气内燃机技术的市场规模将达到近10亿欧元。

不过,氢能的发展离不开必要的基础设施以及充足的氢产量,这一市场正快速增长。博世预计,到2030年,全球氢电解槽的安装容量将达到约170吉瓦,这是现有水平的约25倍。在此之前,产能几乎每年翻一番。到2023年末,全球电解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70亿欧元。博世在这一市场也有涉猎。据哈通博士透露,今年四月,博世正着手开发首批原型机,该批原型机每小时可生产23公斤氢,输出功率为1.2兆瓦。目前,这些原型机已向首批工程客户发货,即将迎来量产。到明年,博世的电解堆将投入市场。哈通博士表示:“未来,博世不仅将成为氢动力总成的代名词,还将是氢能源生产的代名词。”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和最有潜力的氢能市场,中国对博世的汽车和智能出行业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据博世中国总裁徐大全博士透露,尽管受到市场变化、产业变革和竞争加剧等诸多影响,博世2023年在中国市场的业务仍保持了增长,达到1390亿人民币(约182亿欧元),同比增长5.2%,约占集团销售额的20%。其中,汽车相关业务成为主要增长引擎,在华销售额实现了 8.2% 的增长,达到 1121 亿人民币(约 146 亿欧元),占集团在华销售额的80%以上。

年销售额达916亿欧的博世,却将“降本”之剑高悬

博世中国总裁徐大全博士;图片来源:博世集团

徐大全博士表示:“中国不仅是巨大的消费市场,也是重要的创新基地。稳健的业绩增长为博世在中国持续深化本土创新和布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鉴于中国市场的重要性,过去十年间,博世在华累计投资超500亿人民币,仅2023年,博世在中国研发费用就达110亿人民币(约合14亿欧元)。未来,博世中国将继续聚焦新能源、智能驾驶、氢能、软件、人工智能等增长领域,坚持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和与本土企业的开放合作,争取用中国市场的技术研发反哺全球,更多实现“local for global”。

降本“大刀”高悬,2024年挑战不减

“2024年的挑战不会小于2023年。”这是博世集团高层的共识。

首先从车市价格战的愈演愈烈就可以看出来。自去年初特斯拉率先掀起价格战,价格战的热度便从未平息, “去年一年的时间,中国平均车价降幅在15%左右。今年2月份,新的价格战又开始启动了,一些车型的降本大概在20%至30%。”徐大全博士说道。

经过一年的观望,答案似乎变得明确,正如徐大全博士直言,“价格战打不完的。”究其原因,是汽车产能的过剩。徐博士分析称:“中国去年3000万的汽车产量中,2600万是轿车,400万是商用车。2600万辆,几家公司最合适?如果是10家,一家平均260万,这样的量企业可能可以活得比较滋润。但现在我们数一数,去年按照规模来说至少有近60家,这样一来大家就必须去竞争。处于这样的状态下,大家必须去拼。有主机厂董事长认为,未来两三年内要倒掉70%到80%才比较合理,我个人认为在中国,这么多主机厂倒闭也是很难接受的,各地政府也难接受,主机厂自己也难接受。所以,这个过程可能会更长一些。在竞争达到稳定化之前,降价压力会一直存在,大家会一直卷下去。

主机厂被市场逼迫,供应商就会受主机厂逼迫。处在这样一种不太良性的车市状态下,博世作为核心供应商自然也牵涉其中,盈利受到影响。徐博士透露,很多客户都对博世提出了降价要求,有的客户甚至会说“不降价就不付款”,在降本大刀逼迫下,博世也只能不停谈判。徐大全预计,价格谈判将从年前开始一直持续到年底,博世也已经做好了这方面的准备。

不过在降价方面,博世有着自己的底线。博世愿意通过自身供应商的降价、生产效率的提高、成本的减少等方面给到主机厂更多的降价空间,但不会用亏损去换取市场份额。“从博世的角度来说,如果客户降价要求太高,或者有人能够以更低的价格供货,也许我们不得不损失一些我们的量。我们要平衡市场份额和销售收入、利润,这之间要进行一定的配合。因为我们要保持良性循环,在新的技术领域不断投资,一直走下去,这是我们的想法。”徐博士说道。

除了降本方面的压力,当前的市场环境也很低迷。据博世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增幅将低于上一年,仅为2.3%,汽车生产增长停滞,机械工程市场持续疲软,业务前景持续低迷,这从博世今年一季度销售额同比微降就可见端倪。

此外,博世还需面对在战略领域投资所带来的挑战。2023财年,博世前瞻性投资额超120亿欧元,其中资本支出创下55亿欧元的新高,研发支出达73亿欧元,占销售额比例为8%。今年,徐博士估计博世在研发上仍然会保持8%到9%的投入,以确保未来增长。未来两年内,博世还计划投资40亿欧元,以提升机械设备和研发的竞争力。其次,直至2027年,博世将投入约7亿欧元用于智能出行业务员工的培训与专业技能提升。

年销售额达916亿欧的博世,却将“降本”之剑高悬

图片来源:博世

问题在于,这些前瞻性投资对销售和盈利的积极影响可能需要几年才会显现,而许多新技术是否能够以及何时能够真正实现,也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时,博世为了降本而实施的架构重组与流程优化也将在初期带来负面影响,而积极影响需一段时间后才会逐渐显现。总而言之,博世面临的挑战在于:需要在提升盈利能力和财务实力,以及进行前瞻性投资以确保未来增长之间寻求平衡。不过博世明确表示,不会通过削减面向未来领域的投资,以快速实现利润率目标。博世仍然希望尽可能地通过自筹资金实现增长目标,维持较高盈利能力与财务实力。

加码创新、合作和并购,实现进一步增长

尽管经济形势不利,博世期望保持稳健的业务发展,并设下了“加速增长”的业务目标:首先,实现6%至8%的年均增长,并达成至少7%的利润率;其次,在全球各地区的关键市场跻身三大领先供应商之列。

博世计划于未来数年内实现上述目标,在降本的同时,通过积极开拓全新及相关业务领域,围绕创新、合作和并购采取多管齐下的措施,以持续践行增长战略。

例如,围绕汽车产业的转型,在今年年初,博世进行了集团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重组调整,成立了博世智能出行业务,推动战略技术的跨部门协同,尤其是软件、半导体和车载电脑技术。博世虽然拥有广泛的业务布局,但更重要的是聚焦核心业务。未来,无论是电气化还是自动化,软件还是人工智能,可持续还是多元化,都将是博世聚焦增长的领域。

另外,博世正“双管齐下”推进并购与合作,以拓展关键业务领域,例如半导体,博世收购了位于美国加州Roseville的晶圆厂,并与数位合作伙伴在德国德累斯顿合资成立了欧洲半导体制造公司。而在智驾方面,博世通过与更多本土企业的合作从而使公司从高端价位的产品,逐渐向中端发展,比如智能座舱和车联天下合作,高阶自动驾驶和文远知行合作。通过这些举措,博世能够灵活推动战略性业务的发展。

尽管目前从全球角度来看,电气化、自动驾驶和氢燃料都未赚钱,但只要认为是正确的赛道,博世都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过我们需要平衡投资多少,评估能不能负担得起,负担不起能否及时收手,这是一个不断平衡、不断思考的过程。”徐博士说道。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盖世汽车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1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