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科技和汽车供应商正在研究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
盖世汽车讯 据外媒报道,从零部件制造商到电池供应商,亚洲企业正在为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对中国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电池和原材料加征关税的影响做准备。
消息人士透露,由于担心美国提高关税,韩国科技集团三星正在要求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提供非中国生产的选择。这家韩国最大的科技企业为各种汽车应用提供电子模块和解决方案,在中国拥有大量供应链。三星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与此同时,中国台湾汽车电子供应商光宝科技(Liteon Technology)首席执行官Anson Chiu表示,该公司已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Dallas)建厂,以帮助客户避免关税上调带来的影响。
Chiu近期在台北接受采访时表示:“汽车行业预料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并在很久前就开始做好准备。一些重大的政策一般不会毫无迹象地就宣布,新的产能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建成。我们需要时间做准备。”
而对于电动汽车电池和电池材料来说,提高进口关税的影响就不那么容易评估了,因为即使电池制造商使用来自中国的电池材料,美国政府仍然允许对他们提供一定的补贴。
野村证券(Nomura)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陆挺表示:“2023年,美国占中国锂电池出口的20.8%,因此美国大幅提高关税将对中国产生明显影响。”
图片来源:比亚迪
陆挺补充说,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尚未完全取消《通货膨胀削减法案》规定的对中国电池的税收减免。
陆挺表示,更大的问题在于,如果欧洲效仿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高额关税,“从长远来看,贸易紧张局势的加剧可能会阻碍出口行业的发展,并鼓励更多的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出去。”
而与此同时,一些企业则担心中国可能会对美国的关税行动采取反制措施。日本行业组织电池供应链协会(BASC)执行官 Ryuta Morishima表示,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可能会阻碍日本企业在北美和其他地区的电动汽车生产。
Morishima说道:“石墨和电动汽车电池所需的其他材料的矿山,以及镍和锂的提炼厂通常都位于中国。我们需要密切关注中国的任何潜在出口管控措施。”
日本汽车制造商通常在美国有装配厂,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采购,包括向中国或与中国有关联的企业采购原材料。有人担心,如果美国的关税引发中国的反制措施,这些措施将针对中国对供应链影响最大的行业,包括电池材料。
市场分析机构Woods Mackenzie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目前约占全球稀土开采供应量的60%,而印尼的许多镍生产商也得到了中国大量投资的支持,目前这些生产商的供应量也占全球市场的60%以上。
不过,也有人对此表现地非常乐观。押注美国市场的韩国电池制造商和汽车制造商对关税上调表示了欢迎,并希望此举将降低与中国企业的竞争。
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韩国电池制造商高管表示:“这没有什么不好的。100%的关税意味着搭载了中国电池的电动汽车将无法进入美国市场。”
据总部位于首尔的SNE Research称,第一季度,中国企业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在全球电池市场所占的份额最大,分别为37.9%和14.3%;其次是韩国的LG新能源,占比为13.6%;日本企业松下占比为5.8%。
现代汽车集团在美国销售现代、起亚和捷尼赛思品牌的电动汽车,该集团表示正在审查关税可能对其业务产生的影响,但拒绝就此发表进一步评论。
美国将中国电动汽车的进口关税上调至100%的行为,预计不会对比亚迪、吉利和其他中国汽车制造商造成直接影响,因为此前中国汽车进入美国市场就需要缴纳25%的关税,这一关税水平已经将中国车企挡在了美国市场之外。
上周,比亚迪称美国加征关税不会对其造成明显影响。该公司美洲区首席执行官Stella Li在墨西哥举行的电动汽车发布会上表示:“我们没有进入美国市场的计划,因此这一消息对我们没有任何影响。”她还表示,比亚迪已经计划在墨西哥新建一座工厂,以服务当地市场。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管理与创新教授Howard Yu表示,美国新的关税政策虽然对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的短期影响有限,因为他们不直接向美国销售,但长期影响将是“巨大的”,因为关税提升将影响中国企业的下一波增长。他说道:“在我看来,美国此举已经改变了这些企业,尤其是顶级企业目前对国际战略的看法。”
Yu还预测,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将尝试不同的战略进入美国市场。他说道:“他们将首先把工厂迁往东南亚,因为关税制度不适用于这些国家。他们还可以实施B2B战略,提供零部件,甚至将工厂迁往墨西哥甚至美国。”
Yu表示:“欧洲客户对中国汽车持相当开放的态度。那里的政治家如果跟进美国政府的举动,会有额外的考虑。”
从长远来看,提高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也会鼓励中国制造商开拓其他更受欢迎的市场,即使是更小的市场。
澳大利亚的电动汽车普及速度一直很慢,但随着中国国内市场状况的恶化、美国壁垒的增加以及欧洲对平价电动汽车泛滥的警惕,中国车企正在为其产品供应寻找出路,澳大利亚的电动市场可能会变得更具吸引力。该国预计将在明年推出燃油效率标准,这将进一步刺激向电动汽车和其他污染较少的汽车的过渡。
悉尼科技大学可持续未来研究所研究主任Scott Dwyer表示:“澳大利亚本身并不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但对于拥有资源和能力的中国车企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市场,这里可以解决中国产品出口的一些问题。”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盖世汽车
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转载自盖世汽车,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