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中国对欧盟关税采取反制措施,谁最受伤?
上个月,欧盟委员会宣布对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征收最高达38.1%的额外关税。如果中国对此采取反制措施,可能会给欧洲汽车制造商带来麻烦。
欧洲汽车行业高管们表示要警惕这些关税,担心中国采取的反制措施可能会影响欧洲汽车在中国的竞争力,尤其在当前的中国电动车市场,他们已经面临日益增多的本土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
其中,德国汽车制造商最容易受到中国潜在反制措施的影响。贸易数据显示,德国车企2023年的销量中几乎有三分之一来自中国。
另外据报道,中国的反制关税或将适用于发动机排量2.5升或以上的汽车。据Stifel Research的数据,出口到中国的这类汽车约占大众汽车总销量的1%,宝马为2%,梅赛德斯为4%,而保时捷则高达17%。
不过,根据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的数据,2023年,大众、保时捷、宝马和梅赛德斯-奔驰向中国客户交付的480万辆汽车中,只有不到5%是欧洲出口的。
尽管当前在中国销售的大多数德国汽车都是在中国本土生产的,但有许多高端车型仍然是从德国进口。大众集团旗下的豪华品牌保时捷便是如此,该公司在中国没有生产工厂,所有在中国销售的汽车都是进口的,占据其全球销量的25%。
考虑到德国出口到中国的汽车往往是高端车型,拥有可观的利润率,Stifel估计,这对德国汽车制造商的营业利润(EBIT)将带来4%至10%的负面影响。
保时捷
保时捷受到中国反制关税的影响将最大,因为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占据其全球销量的25%,但其汽车几乎全部在德国生产。不过,汇丰控股(HSBC)的分析师在本月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保时捷的豪华品牌定位使其在遭遇反制关税时,能比平价市场中的汽车制造商更大幅度地提高价格。
去年,保时捷在中国的交付量下降了15%,至79,283辆,而2024年第一季度的销量又进一步下降了24%,部分原因是受到了中国市场需求疲软的影响。当前,保时捷正在上海建设一个研发基地,并在北京车展上首次推出了为中国市场定制的Taycan车型。
保时捷Taycan 4 Cross Turismo;图片来源:保时捷
大众汽车
大众汽车受到中国反制措施的影响将最小,其年度财报显示,该公司在中国销售的汽车中只有2.5%是在德国生产的。2023年,大众集团(包括保时捷及其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在中国共售出超过320万辆汽车,其中306万辆是在中国本土生产的。大众汽车旗下高端品牌奥迪在中国销售的汽车中,进口车的比例稍微有点高,略高于8%。
不过,考虑到该公司在面临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的激烈竞争下,目标仍然是维持甚至提高其14.5%至15%的市场份额,如果中国采取反制措施,大众汽车将遭受重大损失。
梅赛德斯-奔驰
中国是梅赛德斯-奔驰新车销售的最大市场,约占其全球销量的36%,2023年其在华销量略超过737,000辆,其中超过80%是在中国本土生产的,其余为进口车。
根据招银国际的数据,梅赛德斯-奔驰的GLE SUV、S级轿车和保时捷Cayenne是中国最受欢迎的三款进口车。梅赛德斯-奔驰从欧洲和美国向中国出口高端车型,如S级、GLC、G级和迈巴赫车型,而在中国,该公司更倾向于生产小型车,如A级、E级和C级车型。
宝马
宝马在中国市场的汽车销量接近全球销量的三分之一,略高于826,000辆,其中约13%是进口车型。宝马财报显示,该公司在中国销售的从德国进口的车型包括i4、7系和5系。宝马备受期待的新车型Neue Klasse系列将从2026年开始在中国本土生产。
宝马当前在中国生产的汽车是由其与中国的华晨汽车等合资企业生产的,宝马在其中持有75%的股份,该公司还与长城汽车建立了第二家合资企业。这两家合资企业还生产出口到欧洲的汽车,包括iX3和一款电动Mini,这些汽车将受到欧盟的关税影响。
其他欧洲汽车制造商
汇丰控股的分析师表示,由中国吉利控股集团控股的瑞典汽车制造商沃尔沃有四分之一的汽车销量来自中国市场,在中国市场的利润约占其总利润的10%。沃尔沃在中国销售的汽车中,进口车型约占4%,其余为中国本地生产。
Stellantis在中国市场的风险敞口较小,但在最近投资了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零跑汽车,将负责在欧洲销售零跑汽车,并计划到年底前从中国出口两款零跑电动汽车,欧盟的关税无疑也将对Stellantis的计划产生影响。
与其他豪华汽车制造商一样,法拉利在中国销售的所有汽车都是进口的,这些销量占其全球销量的9%。不过,法拉利可以利用其定价能力让客户为关税买单。
法国汽车制造商雷诺在中国市场的风险敞口较小,在中国通过与江铃汽车、华晨汽车和日产汽车的合资企业进行运营。不过,雷诺的Dacia Spring电动汽车由中国本地合作伙伴东风汽车生产,并出口到欧洲,该款车也将受到欧盟关税的影响。5月,雷诺还与中国吉利控股集团宣布成立合资企业,共同开发内燃机和混合动力发动机。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盖世汽车
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转载自盖世汽车,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