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新能源企业“换道”再出发 | 中国汽车产业格局发展研究(武汉篇)
武汉作为全国六大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城市之一,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连续14年成为其第一大支柱产业。面对新能源汽车浪潮,武汉市政府发布多项政策加快新能源转型,同时也大力引进新能源整车工厂,随着岚图、路特斯、猛士、小鹏、东风本田新能源工厂的开工,形成了从高端到主流市场的全面覆盖。同时引进新能源相关的零部件企业,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一、整车和供应链
培育引进新能源整车企业,推动汽车产业“换道”再出发。作为汽车产业重镇的武汉,近几年,乘用车产量不断下滑。根据盖世汽车盖亚系统数据显示,2017年武汉乘用车产量达到186.6万辆,为历年产量的高峰。之后产量便一路下滑,到2023年仅生产了117.4万辆,较2017年下降了37%。而2017年到2023年,国内整体乘用车的产量呈现4.7%的上涨。武汉降幅如此之大,最大的原因还是新能源发展比较缓慢。2023年国内整体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达34.8%,武汉仅有21.7%。
武汉在2009年率先喊出成为“新能源汽车之都”的口号,但其产量一直不佳,2021年不足10万辆,2022年因东风乘用车、上汽通用、岚图汽车产量的大幅上涨,武汉整体新能源产量翻倍至近20万辆。
国家及地方政府对武汉新能源发展都给与了大力支持,2003年7月,武汉在全国率先实现电动车商业化运营。2009年,武汉成首批“十城千辆”电动车试点。武汉在“十二五”(2011-2015年)规划中就提出,要将新能源汽车发展作为重点。2013年,武汉市入选全国首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2017年武汉出台政策推广新能源汽车。为新能源的发展创作了良好的环境,也吸引了不少整车工厂投产。
武汉汽车开始全面转型,在不同赛道上加速布局,短时间内引进多家整车工厂,推动汽车产业升级。2020年7月29日,岚图汽车发布品牌战略后,对原东风雷诺工厂产线进行升级改造,建设5G+全连接智能工厂,15万辆传统燃油车产能切换为新能源智能汽车产能。2021年6月3岚图汽车第一款量产车岚图FREE下线。2021年,吉利旗下路特斯科技落地武汉,定位豪华品牌,填补了武汉研发、制造超高端智能汽车领域的空白,2022年下半年投产。2021年,小鹏汽车武汉项目启,规划产能为10万辆。东风日产武汉工厂2022年正式投产,工厂具备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的柔性化生产能力,产能可达30万台。2022年2月3日,猛士科技园开工建设,2023年3月28日,猛士科技园产线贯通。2024年东风本田新能源工厂正式投产。
短短5年,引入6家整车工厂,其中5个工厂专门生产新能源,武汉新能源汽车产业在不断壮大,新能源品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已经形成了自主品牌孵化的高端新能源品牌、造车新势力、合资品牌孵化的新品牌“三足鼎立”的竞争态势。
数据来源:盖世汽车《2024中国主流车企布局图》
如需获取完整高清图,可扫码订购
目前武汉有东风本田、东风日产、东风乘用车、神龙汽车、路特斯、猛士科技、上汽通用、岚图汽车8家乘用车整车企业。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预测,2024年武汉乘用车产能超280万辆。其中,上汽通用产能60万辆;路特斯汽车产能15万辆;东风本田第一、二、三工厂合计年产能为75.2万辆,新能源工厂规划产能12万辆;神龙汽车产能30万辆;岚图汽车产能10万辆;猛士科技产能10万辆;东风乘用车产能30万辆;小鹏汽车产能10万辆。预计2024年武汉乘用车产量将接近110万辆,其中新能源乘用车产量有望上升至33万辆。
补链强链,引领汽车产业链升级。在产业集群打造上,湖北形成了以“中国车谷”(武汉经开区)为核心,“武(汉)襄(阳)十(堰)随(州)”汽车走廊产业带为支撑,宜昌、荆门、荆州等地多点发力的新产业格局。
“车谷”武汉经开区和“光谷”东湖高新区是武汉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武汉乘用车整车工厂主要分布在“车谷”武汉经开区,经开区作为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发展示范区,已培育了长江汽车供应链、湖北国控、湖北楚象三大供应链平台;8家乘用车整车企业;1,200余家核心汽车零部件企业。依托东风汽车集团、路特斯集团、小鹏汽车等“链主”企业,加快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发展,提升经开区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综合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随着近年来新能源整车厂在经开区的落地,比亚迪动力电池、中创新航、安波福、佛吉亚等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重大项目也纷纷落地武汉。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是东湖高新区布局的重点产业。东湖高新区具备发展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的良好产业基础。区内已培育和引进了200多家汽车产业链企业,覆盖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上下游研发及生产,拥有跨产业融合配套优势。东湖高新区正全力打造“1+2+N”世界级产业集群矩阵,着力塑造独树一帜的光电子信息产业新优势,光通信、芯片、显示屏、软件、算法、北斗导航等“光芯屏端网”技术正在加速“上车上路”,为汽车产业全方位赋能。
计划到2025年,光谷将在车规级芯片、汽车软件、智能座舱等领域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大幅增强研发创新能力,打造1个专业汽车产业园区,形成不少于100家核心配套企业,构建“800公里+”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生态圈,加快打造光谷特色产业生态。
汽车产业是武汉市第一大支柱产业,武汉已经拥有完整的汽车产业链,涵盖了从零部件到整车生产的各个环节。根据盖世汽车供应链平台数据统计,武汉地区汽车产业链关联企业约2,639家,其中占比最高的为电子电器类企业,共412家,占比15.6%,代表企业有安波福、采埃孚、法雷奥等;其次是通用工艺类企业共394家,占比14.9%,代表企业有华域、东风鸿泰等;智能制造类企业共253家,占比9.6%,代表企业有黑芝麻、亿咖通、湖北三环、芯擎科技、东风延锋等;车身内外饰、电动化和汽车芯片类企业数量分别位列四五六位。
武汉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TOP10(家)
数据来源:盖世汽车供应链平台
数据来源:盖世汽车供应链平台
多措并举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切实做好武汉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促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支撑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建设,市人民政府印发《武汉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工作实施方案(2017—2020年)》,以汽车产业转型发展为导向,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为抓手,以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分时租赁等商业模式创新为载体,全面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
为进一步完善武汉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市人民政府发布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企业规模化发展、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优化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
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质量突破发展氢能产业,印发《武汉市氢能产业突破发展行动方案》,争通过3年时间打造国内氢能产业创新研发、生产制造、示范应用引领区,为把武汉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氢能产业基地打下坚实基础。
为促进武汉市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印发《武汉市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实施方案(2022—2023年)》,加快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推广应用,为全市新能源汽车市场注入新活力,构建新能源汽车换电示范新生态,带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蓬勃发展,打造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标杆城市,助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抢占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高地,引领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大走廊,增强产业发展动能,做大做强武汉市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将《关于加快推进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案》作为“1号议案”。加强市区联动,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坚持科技赋能,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外引内育并举,推进产业集聚发展、瞄准重点领域,丰富应用示范场景。为武汉重塑竞争新优势、为湖北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奠定坚实基础。
根据规划,到2025年,武汉市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50%以上。政府绿色采购比例达到80%,公务用车中新能源汽车更换率不低于60%,心城区绿色公共交通车辆比例达到80%。
二、市场状况
(汽车消费偏好洞察)
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终端数据整理,武汉地区2024年1-3月乘用车终端销量为9.1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6万辆,占比为40%,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为3.1万辆,贡献了新能源销量的84.7%,占整体市场份额的33.9%。
自主品牌占比50.5%。武汉地区1-3月自主品牌销量4.6万辆,占比50.5%。欧系销量2.4万辆,占比26.8%。日韩系和美系销量分别为1.3万辆和0.8万辆。在各派系销量榜车型销量前三名中,自主品牌中,排名第一的问界M7销量为2,027辆,第二名为风神E70销量为1,785辆,第三名为宋PLUS销量为1,563辆。欧系前三名依次是凡尔赛C5 x 1,495辆,探岳1,232辆和奥迪Q5L 1,012辆。日系前三分别为轩逸1,346辆,CR-V 1,080辆,锋兰达995辆。美系品牌中,Model Y以2,838辆的成绩登顶榜首,其次为871辆的Model 3,第三名为凯迪拉克CT5销量736辆。
大众品牌最受欢迎。武汉地区品牌销量TOP5分别是大众、比亚迪、丰田、本田和特斯拉。大众品牌以10,619辆的成绩排名武汉地区第一季度销量榜首。比亚迪得益于第一季度主力车型的荣耀版密集上市,较低的价格抢占市场份额,以9,195辆排名第二。丰田、本田、特斯拉分别以4,324辆,4,285辆和3,709辆获得第三、四、五名。
SUV是武汉地区购买最多的汽车类型。1-3月武汉地区SUV销量4.7万辆,销量占比51.4%,其中Model Y、问界M7、宋PLUS是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三款SUV。轿车销量3.9万辆,销量占比43.2%,其中风神E70、秦PLUS和凡尔赛C5 X是最受消费者喜欢的三款轿车。MPV销量0.4万辆,其中梦想家、腾势D9及五菱宏光是受消费者喜欢的三款MPV。
燃油车选购比例53.6%。1-3月武汉地区燃油车销量4.9万辆,销量占比53.6%。新能源销量3.6万辆,销量占比40%,其中纯电销量2.0万辆,在新能源市场中占比56%,插混销量1.6万辆,在新能源市场中占比44%。混合动力销量0.6万辆,销量占比6.4%。
10-20万元占比46.3%。1-3月武汉地区购买最多的价格区间为10-20万元,销量为4.2万辆,占比为46.3%。其次为20-30万元和10万元以内,分别销售了1.8万辆和1.6万辆,占比19.5%和17.3%。
随着武汉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步入新能源“快车道”,氢能源汽车开始“崭露头角”。自身技术的进步、设施的完善及政策的引导等,助力武汉打造新能源产业全球一流城市。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盖世汽车
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转载自盖世汽车,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