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全球一周汽车行业资讯- 2024年第43周

汽车之家 行业] 汽车之家本期送上2024年第43周周报,即2024年10月19日-10月25日汽车行业资讯。从这周的周报中,本周除了对新势力车企点评,也加入了多家重要供应商的信息。车企一窝蜂涌入泰国,在泰国大打价格战,泰车市出现大跳水,

汽车之家

先快速了解一下这两周发生了什么事情:

新势力方面,零跑已碾压式超越小鹏和蔚来,与理想、问界形成“三足鼎立”,本周带来包括零跑欧洲竞品等深度解析。特斯拉业绩大超预期,股价大涨22%,销售成本下降,改善盈利状态,毛利率增加1.9%,但分歧较大,本季度收入增长部分来自出售碳排放信用额度的所谓“卖碳”。

供应链方面,是周报首次重点大篇幅点评。福耀玻璃是避开特朗普关税风险的首选,在新能源时代,盈利增长不受价格战影响。福耀作为供应商,近年未受价格战影响,反而因新能源汽车普及而盈利持续增长。福耀穿越多轮周期,A股年初至今已上涨67%。智驾解决方案供应商地平线上市,盈利遥远,护城河依然不稳固,技术路线尚未有共识,容错率极低。智驾领域,没有任何厂商敢说形成了稳固的护城河。宁德时代发布专用电池,三季报显示增速放缓,海外挑战增大。

海外市场方面,泰国车市大跳水,中国车企泰国大打价格战,透支增长,目前增速已大放缓。中国品牌一窝蜂进场,泰国已有十余家中国汽车品牌,出现 “僧多粥少”,没几家能赚钱,中国车企挑战日系地位还路途遥远。

1. 零跑已碾压式超越小鹏和蔚来,与理想、问界形成“三足鼎立”

2. 相对欧洲竞品有一定竞争力

10月22日,最新一周“造车新势力”销量榜单发布,零跑汽车以0.8万辆再次跻身前三,仅次于理想、问界。

10月14日―10月20日,理想周销量为1.21万辆,依然是造车新势力中唯一月销量超过1万的车企。零跑则以0.8万辆的成绩,位列第三位,较前一周下滑约800辆。9月30日―10月20日,零跑累计销量为2.02万辆,与问界仅差200辆。除开节假日因素影响,目前零跑的周销量已经增长至0.8万-1万辆的水平,零跑大概率将在本月月销继续破3万。

目前造车新势力中:零跑汽车已经碾压式超越小鹏和蔚来,与理想、问界形成“三足鼎立”。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拓展阅读:

1.借力海外巨头,实现出海共赢,Stellantis 入股零跑,形成紧密合作

a.2023年10月26日Stellantis对零跑进行股权投资,宣布以约15亿欧元获取零跑汽车约20%的股权及2个董事会席位。Stellantis获得的这20%股权一部分来自零跑汽车的股东大华股份以34.92亿港元的价格向Stellantis转让的7.88%零跑股份,另一部分来自零跑向Stellantis配发及增发的1.94亿股H股(认购价为43.8港元)。

b.此次交易完成后,零跑的单一最大股东集团仍为朱江明、傅利泉、刘云珍(朱江明配偶)及陈爱玲(傅利泉配偶)组成一致行动人,Stellantis成为零跑汽车第二大股东,大华技术不再持有零跑股份。

2. 成立零跑国际,借助Stellantis的海外销售资源发力海外市场

a.Stellantis集团和零跑汽车将以51:49的比例成立名为零跑国际的合资公司。除大中华地区以外,该合资公司独家拥有向全球其它所有市场开展出口和销售业务的资格。

b.零跑国际总部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由来自Stellantis集团中国区管理团队的忻天舒担任零跑国际CEO。

3.分成模式设计减少内部博弈

a.零跑将车卖给零跑国际产生正毛利,但为了合资公司共同利益,此环节零跑不会截取过高利润;

b.零跑国际将车型销售给海外经销商时获得利润,此环节为零跑出口利润主要来源,零跑以投资收益方式对此环节利润进行确认。此分成模式的设计旨在减少合作伙伴间博弈,共同为终端销售做出贡献。

4.新车规划,C10/T03首批上市

a.T03/C10首批上市,后维持每年至少一款新车节奏。2024年7月C10和T03车型开始正式发往欧洲。在接下来的三年里,零跑国际每年将至少推出一款新车型。

b.2024年10月巴黎车展上,首次参展的零跑汽车重磅发布了 B 系列首款紧凑型 SUV ――零跑 B10,新车基于 LEAP3.5 架构 B 平台打造,将聚焦 10-15 万元市场,预计2025年在全球上市。

5.定价思路

a.根据公司24Q1业绩会,公司在海外市场策略为快速进入当地市场,在海外产品定价方面做到油电同价,在和竞品配置同等的情况下,零跑车型价格会更有竞争力。

汽车之家

6.2024年内零跑将面向汽车年销量千万辆级市场进行产品上市

a.零跑于2024年9月起在欧洲9国(法国、意大利、德国、荷兰、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时、希腊和罗马尼亚)开始销售零跑C10和T03电动汽车,2023年上述9个国家汽车总销量为968万。

b.2024年底,零跑国际还将在中东和非洲地区的土耳其、以色列和法属海外领地,印度和亚太地区的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马来西亚,以及南美地区的巴西和智利进行产品上市,2023年上述国家地区汽车总销量为1344万辆。

汽车之家

7. 零跑海外竞品对比-C10

a.C10在欧洲对应为C-D级别新能源SUV车型,此类车型在欧洲九国对应的月销水平为10万辆左右。欧洲九国C&D级SUV市场新能源渗透率自2023年初以来基本维持在35%左右,销量/渗透率均未有显著增长。

b.C10在欧洲九国核心竞品包括新能源车型:大众 ID.4 (2024年7月销1600辆) 、特斯拉Model Y(2024年7月销5700辆)、斯柯达 ENYAQ IV(2024年7月销2300辆)等;油车车型:该尺寸下基本为豪华品牌(GLC/X3/Q5等)。

c.与竞品相比,结合零跑对新车定价思路,我们认为C10除了座舱等智能化优势外,核心优势或体现在价格&空间等。

d.结合欧洲9国C/D级新能源市场表现(渗透率稳定,核心竞品油车品牌力较强)以及C10预计略低于4万欧元的定价,我们对C10在这些国家的销量表现持相对保守态度,预计稳态月销规模与ID.4相近。

汽车之家

8. 零跑海外竞品对比-T03

a.T03在欧洲对应为A级别新能源车型,此类车型在欧洲九国对应的月销水平为5000-7000辆左右。欧洲九国A级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由于补贴退坡影响,2024年相比2023年整体下滑,2024年7月仅有13%。

b.T03在欧洲九国核心竞品包括纯电车型:Fiat 500(EV版2023年平均月销8300辆。下述括号中销量表述均为2023年平均月销口径)、Twingo(1400辆);Mild EV车型:Fiat Panda(9100辆)、Fiat 500(5800辆);ICE车型:Hyundai i10(3700辆)、Morning (3800辆)。

c.结合欧洲9国补贴退坡后A级新能源市场表现以及T03预计低于2万欧元的定价(显著低于FIAT 500),我们对T03销量表现持偏乐观态度。

汽车之家

9. 欧洲市场环境:新能源补贴处于退坡中

a. 德、法、荷兰等2024年仍需退坡,德国完全取消,其他国家幅度10-30%不等。德国24年toc端补贴取消,tob端补贴23年8月底已完全取消;法国引入碳排放考核,补贴金额不变,但补贴车型减少;荷兰补贴微降13%至0.255万欧元。

汽车之家

10. 欧洲车企在2021-2022年均转向电动化,目标多为2030年电动化率达到50%

a. 奔驰由于此前目标过于激进,推迟5年至2030年达到电动化率50%,其余车企基本不变;由于欧洲需求疲软,且面临特斯拉、中国车企竞争压力,短期欧洲车企从此前激进规划回归更务实的态度,25-26年为新一轮新车周期。对零跑而言考虑新车上量节奏,仍有1年左右竞争较少窗口期。

汽车之家

短评:

1983年5月,北汽集团与克莱斯勒公司签约,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40年后,克莱斯勒和Jeep母公司Stellantis集团与零跑汽车共同组建合资公司,是中国汽车行业首个“反向合资”公司。

现在的局面,多少有些类似于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时期,日本车企凭借着独特的产品优势打入美国市场,而美国本土车企并无有效的对应之策,只能将市场份额拱手相让。

? 福耀玻璃是避开特朗普关税风险的首选

? 福耀近期未受价格战影响,反而因新能源汽车普及而盈利持续增长

? 福耀穿越多轮周期,A股年初至今已上涨67%

10月19日,特斯拉总裁马斯克出大招帮特朗普拉票:宣布,从现在(10月19日)起到选举日(11月5日),他每天将向签署“美国政治行动委员会”请愿书的某个宾夕法尼亚州登记选民随机发放100万美元。

特朗普上任后,可能出现关税上调对中国汽车零件及电动车电池供应商的盈利影响。摩根大通发表报告指出,假设美国将向中国进口商品征收60%的关税,以及对墨西哥进口商品征收20%的关税,并将额外的关税成本「50:50」地分摊给客户。

如果投资者希望避开关税上涨风险,福耀玻璃(03606.HK/600660.SH)是首选,因为其于美国拥有可观的产能,并计划从2025年初增加27%的产能。福耀目前仅约5%的收入来自中美贸易,且主要集中在美国售后市场替换(ARG)方面,公司还有灵活性可将业务转移至其俄亥俄州的工厂,以避免对美国的出口影响。

拓展阅读:

1. 盈利能力未受汽车价格战影响,新能源时代下玻璃需求更大

a. 汽车玻璃属于汽配行业,毛利率水平往往会因下游整车厂家降价压力而受到影响。但从福耀玻璃近三年毛利率走势来看,公司盈利能力非但没有受到汽车行业降本增效所带来的冲击,反而处于稳步提升状态。

汽车之家

b.毛利率相对更高的全景大天窗玻璃、HUD等新品的放量是一个主要原因。相较于传统的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单车汽车玻璃的使用面积要明显增加。

c.小天窗玻璃的面积仅0.2-0.6平方米,全景天窗玻璃面积增长到0.5-1.2平方米,全景天幕玻璃面积则高达1-2平方米。相较于传统的燃油车玻璃,新能源车玻璃具有信息显示、通信天线等功能需求,这不仅推动了公司ASP的提升,同时也意味着更高的利润。

汽车之家

2. 轿车周期(2005-2011年)福耀玻璃调整和完善产业布局, 营收增长毛利率稳定

a. 2003年,福耀从汽车玻璃向上进入浮法玻璃领域,建设福清高档优质浮法玻璃生产线,从而完善产业结构、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原材料采购的风险。

b. 2005年2月,两条高档浮法玻璃生产线建成;2005年第四季度,福耀实现了内部生产汽车玻璃用原片的大批量稳定自供。

c.2008年,福耀根据地域竞争格局和市场状况决定剥离建筑浮法玻璃业务,专注主业汽玻的经营发展。在2008年11-12月期间,对福清一条、双辽一条、海南两条共计四条浮法生产线放水停产,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4.18亿元。

d.2010-2011年陆续完成福清浮法三线的汽车级产品改造和重庆万盛浮法一线的投产。聚焦汽玻核心主业。

汽车之家

e.福耀营业收入从2001年的9.38亿元持续增长至2011年96.89亿元,10年复合增长率为26.30%。

f. 福耀玻璃综合毛利率基本稳定在35%-40%区间.

汽车之家

3. 轿车周期,福耀成功的原因

a.专注单一汽玻核心主业,产业链深度垂直一体化整合,建立强大的业务护城河。

b.浮法玻璃自制:福耀于2003年向上延伸产业链,拓展浮法玻璃项目,玻璃原片实现自给自足;布局硅砂:公司进一步向上延伸,

c.布局矿砂资源,能有效控制最上游原材料的供应价格;

d.自主研发独特生产设备:福耀自行研发汽车玻璃专用成型设备,可进行小批量多品种生产;且通过自制生产设备可有效降低投资成本。

4. SUV周期(2012-2019):国内汽车进入低速增长,福耀开启新一轮海外资本开支和产能扩张

a.2012-2019年中国汽车行业总量复合增速较低,且2018-2019年出现连续两年负增长。国内汽车行业销量从2012年的1930.64万辆增长至2019年的2576.87万辆,7年复合增长率为4.21%,可见这一阶段国内汽车总量增速相比轿车周期已经明显回落。

b.第一阶段(2011年及之前,国内生产、出口海外):这一阶段福耀主要是利用国内较低的生产成本,通过国内生产、出口海外的方式拓展海外市场,这一阶段主要实现的是销售的全球化;

c.第二阶段(2012年及之后,海外产能建设+海外本土配套):开启海外工厂建设,海外产能陆续释放,海外生产本地化配套的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汽车之家

d.2012-2019年福耀国内汽玻市场份额整体稳定。在国内汽车行业SUV周期中,福耀在国内市场的市占率基本稳定在60%-65%区间。

e.2012-2019年福耀海外汽玻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受益于福耀美国工厂的持续放量,福耀海外市场的市场份额从2016年开始加速提升,从2015年的7.5%快速提升至2019年的15.6%。

汽车之家

5. SUV周期成功的原因:

a. 福耀选择了一个非常好的海外扩张时机:1、北美正从2008年金融危机中逐渐复苏,对制造业投资有着非常好的优惠政策;2、竞争对手扩张意愿较低,竞争格局温和;3、与通用的合作提供了北美扩张的客户基础;4、福耀当时已经成为了国内汽玻龙头,公司各方面能力已经达到较高水平

b.福耀在北美采取了正确的经营策略:解决美国工人的散漫和效率低下,核心是企业要融入美国,要融入美国本土文化。走出自身的文化舒适圈,深耕目的地市场的本土文化是跨国企业的核心。

6. 新能源周期(2020-2026):国内市场量价齐升+海外份额持续增长

a.国内汽玻市场:行业总量、市场份额及ASP均持续提升。国内汽车行业总量从2020年的2531.11万辆增长至2023年的3009.37万辆,复合增长率为5.94%。福耀汽玻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从2019年的约60%持续提升至2023年的73%。

b.随着福耀美国工厂产量持续爬坡以及福耀加大对欧洲出口力度,福耀汽玻在海外市场的市占率从2019年的15.6%提升至2023年的21.0%。

汽车之家

7. 新能源周期成功原因:

a.加快布局高附加值产品,顺应汽玻产品升级趋势。汽车消费升级和产品技术进步,高附加值的汽车玻璃需求持续提升。近年来,智能全景天幕、可调光玻璃、HUD玻璃、超隔绝玻璃、镀膜可加热玻璃、钢化夹层玻璃等高附加值产品在福耀汽玻营收中的占比加速提升。

b. 逆势产能扩张,提前完成资本开支。2017-2020年,公司在国内陆续完成了天津工厂和苏州工的建设,在海外完成美国工厂二期300万套产能扩张。因此,公司有充足的产能来应对后续新能源周期国内行业总量和公司市场份额的提升,以及实现北美汽玻份额的持续提升。

汽车之家

短评:

福耀美国工厂已经成为公司的重要营收及利润来源。不过,作为福耀玻璃重要的海外工厂,福耀美国工厂在今年7月突然遭到了美国国土安全部的突袭搜查而引发外界强烈关注,并导致公司股价一度大幅下挫。整体来看,重资产投资为福耀玻璃铸就了一道护城河,但其未来的全球化进展仍面临一定不确定性。在贸易摩擦日趋紧张的背景下,福耀玻璃“走出去”的过程很难一帆风顺,但这也是所有中国公司真正实现全球化布局的一道必答题。

1. 绑定大众,是地平线成功的先决条件

2. 地平线擅长做服务和低阶智驾,但市场已经转向高阶

3. 技术路线尚未有共识,容错率极低,没有任何厂商形成了稳固的护城河

10月24日,智驾芯片公司地平线(09660.HK)登陆港股。开盘涨幅35%,市值一度达到647亿港元。成为港股2024年规模最大IPO。

拓展阅读:

1. 地平线是中国智能驾驶芯片领域装机量最大的供应商。

a.招股书及第三方机构信息显示,2023年,地平线在中国市场低阶和高阶智能驾驶芯片份额均位居第二,市场份额分别为21.3%和35.5%,分别排在以色列芯片厂商Mobileye(26.6%)和英伟达(49.0%)之后。

汽车之家

2.上市之路坎坷,多次转变

a.地平线筹划上市已有三年,由于自身股权架构设置问题、监管要求和融资环境变化,上市地点也经历了从美股、A股科创板到港股的多次变更。

3. 同行已经盈利,自己还深陷亏损,继续扩大市场份额

a. 过去 3 年,地平线经调整后的净亏损为 46.3 亿元,其中 2023 年亏损了 16.4 亿元,超过其当年的总收入。

b.对手 Mobileye 已经盈利,在 2023 年获得了 6.6 亿美元(约合 46.7 亿元人民币)净利润。这一年,Mobileye 的营收规模是地平线的 9.5 倍,运营费用仅是地平线的 2.6 倍。

c.地平线要想成为一家商业健康的公司,需要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收入;维持高毛利率;同时控制好费用。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4. 大众 CARIAD 投了最多钱,上汽持股最高

a. 地平线至少获得了 5 家车企背景股东的投资:上汽、大众旗下软件公司 CARIAD、奇瑞、比亚迪、东风。其中,上汽是地平线的第一大机构股东,持股比例超过 10%。

b.东风、奇瑞、比亚迪也是地平线的股东。东风投的最早,参与了种子轮投资。奇瑞和比亚迪在地平线 C 轮融资中同时进入,分别投了 3000 万美元和 600 万美元。

c.上述 5 家车企,同时也是地平线的客户。地平线和上汽曾宣布共同打造基于车规级高性能 AI 芯片的智能驾驶计算平台;酷睿程将为大众提供高阶自动驾驶系统;比亚迪旗下多款车型搭载了地平线的征程系列芯片,包括今年 3 月上市的比亚迪汉 EV 荣耀版。东风岚图 FREE 、奇瑞星纪元 ES 也搭载了地平线的征程 2、征程 3 芯片。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5. 大众 CARIAD 的合资公司是第一大客户,CR5高达68.8%

a. 2023 年,地平线总共获得 15.5 亿元收入,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约为 68.8%。其中,地平线与大众 CARIAD 的合资公司酷睿程是地平线的第一大客户。酷睿程总共付给地平线约 6.3 亿元,占地平线当年总收入的 40.4%。如果没有收到这笔钱,地平线 2023 年的收入和 2022 年基本持平。

b.2023 年,地平线的第四大客户为上汽,贡献了 5.3% 的收入。长安、比亚迪等车企同时也是地平线的大客户。

6. 获得大众是成功的先决条件

a. 2020年,疫情暴发让大众开始有心寻找一位中国芯片供应商,并认为成立合资公司是一个可行的策略。大众最初选择的合资对象是华为,双方曾在2021年间密切接触,但是由于双方就交易价格和内容无法达成一致等现实原因,这个对象最终在2022年变成了地平线。

b.大众选择地平线合作的主要原因只有一个:大众需要一个本土芯片供应商

c.地平线比任何一家国内AI芯片公司都更早一步绑定车企,是地平线成功的先决条件。

7. 聚焦汽车,两种收入模式

a. 地平线创立之初同时做汽车(AUTO)和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两大业务两大业务。2019 年,地平线将 AIoT 业务收缩,聚焦汽车。根据招股书,地平线 2023 年汽车业务收入占比达 94.8%,非汽车业务收入占比为 5.2%。

b.过去三年,中国智能电动车行业迅猛发展,地平线的营收从 4.6 亿元增长到 15.5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82.3%。地平线称,通过直接合作或与 Tier1 厂商达成间接合作的方式,中国市场前十大车企都已经成为其客户。

汽车之家

c. 两种收入模型:一是售卖软硬件一体的产品解决方案,包括三个产品线:L2 级主动安全功能 Horizon Mono、高速 NOA 解决方案 Horizon Pilot、高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Horizon SuperDrive。

d.第二类收入,是授权客户使用地平线的算法、软件及开发工具链,产品系列包括算法、专用处理器架构 BPU、开发工具链 “天工开物”、嵌入式中间件 “踏歌”,以及软件开发平台 “艾迪”。

汽车之家

8. 地平线派驻研发人员到车企驻场,导致费用高昂

a. 地平线每一款芯片量产,都会派驻研发人员到车企驻场,与客户一起打造 “样板间”。征程 3、征程 5 在理想汽车上量产时都调动了上百人的团队。但这也带来了高昂的费用。

b.2023 年,地平线的经营支出总共 31.4 亿元,其中研发费用为 23.7 亿元,销售费用为 3.3 亿元,一般及管理费用为 4.4 亿元。虽然三项费用的合计营收占比已经从 2021 年的 258.7% 下降至 2023 年的 202.2%,但受限于营收规模,费用率仍然居高不下。

9. 毛利率高于行业对手

a. 地平线近三年的毛利率保持在 70% 上下,高出 Mobileye 约 20 个百分点。余凯认为过高的毛利是不真实的,世界顶级芯片公司的毛利都会收敛到 60% 左右。

b.虽然已经是市场第二名,并且维持着高毛利,但地平线的收入规模仍然较小,不足以覆盖费用。2023 年地平线的收入为 15.5 亿元,同期 Mobileye 的收入为 20.8 亿美元(约合 147.2 亿元人民币),相差近十倍。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10. 中国尚无已盈利的智驾厂商

a. 华为车BU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盈利,这主要是由于车BU有三电业务(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而并非是智能驾驶业务带来。一位华为人士告诉《财经》,华为剥离车BU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因为智能驾驶的研发投入过高,华为希望让车BU独立融资,扩展客户,以反哺业务。

b. 由于技术路线尚未有共识,如今中国智能驾驶供应商竞争仍旧处于混战状态,容错率极低,并没有任何厂商形成了稳固的护城河。

短评:

地平线并非不缺钱。尽管收入增速明显,但是由于大规模持续投入,地平线盈利能力并不强。地平线预计今年全年亏损会大幅增加,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研发的持续投入。这种投入规模和行业发展阶段有关。智能驾驶行业目前仍旧处于快速发展中,技术路线虽然逐渐收敛但尚未完全稳定,

客户集中度太高,导致大客户的业绩波动对地平线的影响很大。如果主要客户的发展不如预期,那么地平线的业绩稳定性和持续性将面临挑战。

第三个变量是,考虑到地平线擅长做服务和低阶智驾的特性,车企的需求在发生变化,对其影响将大于别的厂商。经历了过去三年的汽车智能化的高速发展,目前消费者对智驾的认知已经建立。低阶智驾逐渐成为标配,盈利空间被逐渐压缩;车企的竞争重点转移至中高阶智驾和对大算力芯片的需求上。

1. 中国车企泰国大打价格战,透支增长,目前增速已大放缓

2. 泰国已有十余家中国汽车品牌,出现 “僧多粥少”

3. 中国品牌一窝蜂进场,没几家赚钱,挑战日系地位还路途遥远

中国车企把价格战从国内打到了国外。10月,长城坦克300车型在泰国推出限时优惠活动,一口气降价30万泰铢(约合人民币6.4万元),入门版本坦克300 PRO降价幅度达到18%。

国内卷王比亚迪在泰国市场也复制了降价抢市场模式。7月,比亚迪泰国团队宣布,为庆祝泰国工厂投产,多款车型推出限时降价。其中比亚迪Atto 3车型入门款价格降至79.99万泰铢(约合人民币17万元),较2022年末上市时降低接近3成。6月,比亚迪海豚入门车型降价15万泰铢至55.99万泰铢(约合人民币12万元),降幅约2成。

拓展阅读:

1. 比亚迪泰国车市同样猛烈降价,引老车主不满

a. 其海豚、海狮、Atto 3等车型在泰国市场均颇受追捧,分列2024年上半年泰国纯电动车销量榜单的第一名、第二名和第四名。

b. 比亚迪在泰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超过40%,即每卖出三辆新能源汽车就有一辆来自比亚迪。

c. 不过,比亚迪新车价格波动剧烈引起老车主反感,已有多位老车主向泰国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办公室(OCPB)发起投诉。7月5日,泰国时任总理斯赛塔・他信(Srettha Thavisin)与王传福会面时,特地提到建议稳定产品市场价格。

2.泰国车市从来没有如此大降价的景象

a. 中国品牌泰国降价潮从2024年年初拉开帷幕,除了比亚迪、长城汽车外,上汽名爵、哪吒汽车等也已加入战局。

b.一名资深泰国汽车行业人士评价称,中国品牌已经降价几轮了,是泰国车市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景象,而日系车从来不会如此降价。

c.泰国汽车市场过去被视为“日系车后花园”,日系车企长期占据9成左右市场份额。日系品牌为稳定新车和二手车市场,鲜少降价促销,更没有看过中国品牌这样激烈的降价打法。

3. 降价透支市场增长潜力,泰国电动汽车市场大幅放缓

a.2023年,泰国市场被视作中国电动汽车出口高增长、低门槛、高确定性市场,如今已经发生彻底变化。市场机构AutolifeThailand数据显示,2023年泰国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激增684%,实现6.6万辆;2024年上半年,泰国累计售出电动汽车3.7万辆,同比增速不到2成,已大幅放缓。而这一增长是整个车市降价刺激换来的销量。

b.7月,泰国电动汽车协会(EVAT)下调了对2024年电动车市场规模的预测数据,从原定的15万辆下调至8万辆。作为对照,2024年前八个月,仅浙江省杭州市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就超过了18万辆。

4.泰国已有十余家中国汽车品牌,出现 “僧多粥少”局面

a. 上汽集团、长城汽车是进入泰国的第一批中国车厂。上汽正大是上汽集团和泰国正大集团于2012年成立的合资公司,主要在泰国市场生产、销售MG(名爵)品牌车型,前期均为燃油车。2019年,上汽正大开始在泰国销售纯电车型。

b.长城汽车于2020年末完成对通用汽车泰国工厂的收购,一年后即在泰国推出了首款纯电车型欧拉好猫。

c.2022年6月,泰国开始实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EV3.0”(2022年―2025年),希望借补贴杠杆,推动外国车企进入泰国市场,最终在本地布局电动汽车产能。当年,比亚迪和哪吒汽车在政策红利下进场。2023年至今,广汽埃安、江淮汽车、长安汽车、小鹏汽车、极氪汽车、吉利汽车(雷达品牌)、奇瑞汽车均已加入战局。

5.日系品牌销量遭受重创,燃油车大幅萎缩

a.泰国新能源市场微增,燃油车市场则大幅萎缩,日系品牌销量遭受重创。Marklines数据显示,2024年前八个月,泰国市场汽车销量为39.9万辆,同比大跌23.9%。

b.2024年前八个月泰国销量前五的汽车品牌分别是丰田、铃木、本田、比亚迪和三菱。其中比亚迪在泰国售出1.48万辆汽车,同比增长41%;而丰田、铃木等品牌销量则处于同比下滑态势,铃木品牌同比下滑幅度高达45.9%,几近腰斩。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2024.5泰国车市,仅比亚迪增长,日系车双位数下跌

6. 泰国经济下行,导致信贷收紧,是车市处于历史性低谷的原因。

a. 经济环境不佳背景下,今年泰国家庭债务率极高,为降低坏账风险,贷款机构在批准新的汽车贷款方面变得尤其谨慎。

b.泰国汽车消费对金融信贷依赖程度极高。一名上汽正大人士称,泰国人买车就像中国人买房一样大都依靠贷款,信贷收紧对于汽车消费是重大打击。泰国租赁协会预测,2024年整体汽车贷款拒绝率将达到30%至40%。

c. 燃油车贷款拒绝率高于电动汽车。因为相较于燃油车,电动汽车的购买者往往消费能力更强,倾向于购买电动汽车作为家庭第二台车。

7. 日本车企开始放下身段,降价应对泰国市场波动

a.2023年10月,新款本田雅阁在泰国上市,即提供了金融免息或现金折扣等激励措施;同年11月,丰田推出皮卡Hilux Champ,售价折合人民币不到10万元,成为市面上价格最低的皮卡车型之一。

b.市场需求大幅收窄,部分日本品牌正在收缩泰国产能。7月,本田汽车宣布计划将于2025年关闭一座泰国工厂,其设备和人员将整合至本田在泰国的另一家工厂。此前,斯巴鲁和铃木相继宣布将关闭在泰国的生产厂。不过这并不意味他们会退出泰国市场,斯巴鲁和铃木计划从日本或东南亚其他国家出口汽车至泰国。

c.日系车企在燃油车和混动领域优势明显,电动化转型较慢,如今在泰国市场被迫拥抱新能源。本田在2023年底开始在泰国生产电动汽车,成为日本车企中的率先变革者。

d.目前在泰国新能源汽车销售榜单中,中国品牌目前在泰国新能源市场占比超过8成,在高端市场则有特斯拉、沃尔沃、宝马等品牌,日系品牌基本难见身影。

8. 中国车企还没站稳就开始无序竞争

a.日系汽车品牌在泰国市场搭建了各类合作、联盟。以供应链为例,据财新了解,目前丰田在泰国年产量在20万辆级别,本田则超过10万辆,其他日系车比如铃木、日产等虽然产量较小,但与丰田、本田共享产业链。

b. 中国品牌则还处在单打独斗的模式,应该学习日企的同盟和共享。

短评:

泰国车市整体收缩、电动汽车销量微增,意味着中国品牌渗透率提升,但中国车企难言喜悦。前述上汽正大人士称,日本车企在泰国耕耘超过60年,在整车、供应链、金融等领域积累深厚,中国品牌一窝蜂进场但是没有几家能赚到钱,挑战日系地位还路途遥远。

中国品牌至少还要卷两年至三年,到那个时候,有些打不下去的公司可能会寻求联盟合作。中国品牌在泰国市场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开始了无序竞争。

上汽集团、长城汽车、哪吒汽车、比亚迪、广汽埃安泰国工厂均已投入使用。市场不乐观的情况下,中国车企进退两难。以长城汽车为例,长城汽车泰国工厂年产能8万辆。但Marklines数据显示,长城汽车2024年前八个月仅在泰国售出汽车3703台,同比下跌超过40%。



1. 宁德时代发布增程式和插电式混动汽车专用电池

2. 宁德时代营收首次下滑,锂价下跌,大幅计提存货、资产减值准备

10月24日,宁德时代发布增程式和插电式混动汽车专用电池。搭载这款电池后,车辆在纯电状态下的最长续航里程可达400公里以上,同时具备超充性能,充电10分钟可增加续航280公里。

插电和增程混动汽车是燃油车和纯电动汽车之间的过渡形态。这类车辆同时搭载电池和发动机,日常行驶可以完全用电,体验和纯电动汽车没有差别;当电池电量不足且充电不便时,车辆可以改由发动机烧油驱动,或者由发动机发电给电池充电,混动汽车因此没有纯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混动车辆的缺点是电池普遍续航里程短,需要频繁充电,而且充电时间又太长。

拓展阅读:

1. 宁德时代营收首次下滑

a.10月18日,宁德发布财报,2024年前三季度,宁德时代取得营收2590.4亿元,同比下滑12.09%,净利润同比增长15.59%,至360亿元。其中第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922.8亿和131.4亿元。

b. 经过2021年、2022年、2023年的三级跳之后,宁德时代迎来了近年来首次营收下滑。

汽车之家

2. 管理层解释:近期行业竞争激烈,未来产能会继续提升

a.近两年,国内动力电池市场竞争激烈,二三线电池企业的产能陆续建成投产,宁德时代自身产能利用率不断下滑。2023年,该公司产能利用率为70.5%。2024年上半年进一步下滑至65.3%。

b.在10月18日晚间举行的业绩会上,宁德时代管理层称,第三季度公司电池出货量和产能利用率环比明显提升,产能利用率在三季度接近饱和,第四季度还会继续提升。

c. 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滑,是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公司出货价格亦受影响,但毛利率和净利润也因此明显提升。第三季度,宁德时代的毛利率达31%,净利润同比增速达25.97%。

3.新型电池大规模上车也推高了宁德时代利润表现

a. 宁德时代方面称,主打高能量密度的“麒麟电池”和快充性能的“神行电池”已在国内30余款主流车型上搭载应用,2025年这两类电池出货量占比会从当前的三成提升至七八成,公司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4.锂价下跌,大幅计提存货、资产减值准备

a. 宁德时代同时发布计提减值准备公告称,前三季度,宁德时代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4.3亿元,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52.2亿元。

b.宁德时代称,长期资产减值准备金额占比较大,主要是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公司对出现减值迹象的矿产资源相关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部分计提减值。

c.宁德时代位于宜春的矿产开采和碳酸锂加工业务已经暂停生产。公司管理层在业绩会上称,宜春业务何时重启要看情况,公司也在和政府沟通,并研究降本措施。

汽车之家

5. 美国批准锂项目,推动打破中国对电动汽车关键矿产的主导

a.美国已批准在内华达州新建一座大型锂矿,并向一些矿商提供税收减免,作为其打破中国对关键矿产供应链主导地位战略的一部分。

b.Rhyolite Ridge是乔?拜登(Joe Biden)政府首次批准的锂矿项目,拜登政府已向Ioneer公司提供了7亿美元的贷款,以帮助建设该项目,该项目将于2028年建成,届时美国的锂产量将翻两番。自2002年以来,美国只有三座关键矿产矿山投产,而且都不在公共土地上。

c. Ioneer公司的总经理伯纳德?罗(Bernard Rowe)表示,其在内华达的矿山将有助于打破美国客户对中国公司的依赖,中国公司占据全球锂精炼产能的三分之二以上。

汽车之家

6.现金流量表数据显示,宁德时代的投资进一步放缓

a.2021年,公司固定资产类投资438亿;2022年增加到了482亿;2023年回落到了336亿;2024年前三季度只有213亿。这意味着公司经历了2021、2022年的疯狂扩张阶段,2023年放缓,2024年进一步步入收缩阶段。

b.公司2022年利息支出高达21亿(大约6000万资本化利息),而2023年增加到了34亿,2024年前三季度已经接近30亿。

c. 如此庞大的债务负担,对公司的发展带来比较大的负面影响,一旦出现资金链紧张,会形成连锁反应。

短评:

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是个重大的信号。对比亚迪的财报,发现虽然尚未发布三季报,但比亚迪的投资性现金流2023年达到巅峰后,2024年并没有太明显的下滑,依然高投入。这也意味着,比亚迪将会进一步通过“压榨”其他新能源车企的方式,来挤压宁德时代的生存空间,竞争对手的降维打击最为可怕。

海外市场也面临较大挑战,欧盟8月的电动汽车销量同比下滑43.9%,市场销量占比从同期21%下降至14.4%。美国市场挑战更大。根据该国法案,2024年以来,使用中国动力电池组件的电动汽车无法获得税收抵免优惠。9月27日起,美国又对中国动力电池额外加征25%关税。

1. 销售成本下降,改善盈利状态,毛利率增加1.9%

2. 分歧较大,本季度收入增长部分来自出售碳排放信用额度的所谓“卖碳”

美国当地时间10月23日,特斯拉发布第三季度财报,披露2024年第三季度财务数据,特斯拉取得营收251.8亿美元,同比增长8%,净利润同比增长17%至21.7亿美元。

汽车单车销售成本在第三季度降至历史最低水平,约为3.51万美元。这帮助特斯拉明显改善盈利状况。第三季度,特斯拉毛利率为19.8%,同比增加1.9个百分点。

受业绩超预期影响,特斯拉美股股价上涨21.9%至260.48美元,总市值一夜上涨近154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970亿元)。

而截至10月25日收盘,A股超万亿市值的公司仅11个,其中,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总市值为1.08万亿元,这意味着特斯拉一晚上涨出了一个宁德时代。

拓展阅读

1. 2024年全年业绩有望实现同比小幅增长

a. 这意味着特斯拉第四季度销量需创新高。2023年,特斯拉交付汽车180.86万辆。2024年前三季度,特斯拉累计交付汽车129.4万辆。

b.特斯拉在2024年第四季度的交付量需达到51.5万辆,全年总交付量才能与2023年持平。

2.明年推出低成本车型

a.特斯拉计划于2025年上半年推出成本更低的新车型,售价将低于3万美元。考虑到新车型加入会推动销量,特斯拉预计,2025年全年交付量将同比增长20%至30%。

3. 特斯拉再强调自动驾驶的重要性

a. 特斯拉CEO马斯克在业绩电话会上再次强调了自动驾驶的重要性。他称,没有自动驾驶的新车型“毫无意义”。

b.10月10日,特斯拉发布了无人驾驶出租车产品Cybercab,该车型取消了方向盘和加速、刹车踏板。马斯克在业绩会上称,2025年特斯拉将在美国得州和加州推出网约车业务,目前正在等待监管审批。Cybercab将在2026年大规模生产,长期来看,年产量可能将超过200万辆。

c.特斯拉Cybercab和其他量产车型一样将通过FSD(Full-Self Driving)实现自动驾驶,这依赖FSD的不断进化。马斯克透露,特斯拉即将发布FSD第13个新版本,与2024年初的版本相比,新版本可以将平均两次人工接管之间的里程提升1000倍。

4.“端到端”技术应用是FSD提升的重要原因

a. 特斯拉FSD的表现提升迅猛,得益于“端到端”技术应用。“端到端”是一条全新的技术路径,从摄像头等传感器获取原始数据,到方向盘、油门和刹车等具体执行,整个过程只依赖一个或几个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计算,其间几乎没有人工写的规则代码。

b.这种新型架构的优势在于它降低了中间环节的信息传输损失,能够实现更加全局化的优化设计。

c. 一般来说,自动驾驶系统遇到紧急情况无法处理才需要人工接管,因此两次人工接管之间的平均里程是衡量自动驾驶系统的关键指标。这一数字越大,意味着系统表现越稳定,并将逐步进化为不需要接管。

5. 特斯拉FSD系统比人类驾驶要安全得多

a. 特斯拉在10月15日发布的第三季度安全报告显示,使用特斯拉FSD的车辆,平均每行驶708万英里发生一起碰撞事故。按照美国国家高速公路管理局和联邦公路管理局2022年披露的数据,美国汽车平均每行驶67万英里发生一起碰撞事故。这意味着,使用特斯拉FSD系统比人类驾驶要安全得多。

b. 特斯拉正在积极推动FSD和无人驾驶出租车落地。根据特斯拉此前发布的时间表,FSD将在2025年一季度在中国和欧洲落地。这还有待监管部门批准。

6. 特斯拉FSD在中国落地有新进展

a. 特斯拉FSD在中国落地需要建立本地化数据中心,这项业务取得新进展。10月23日,北京、上海、海南和深圳正式启动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工作。在获批开展试点的地区,外资企业可独资经营互联网数据中心等增值电信业务。

b. 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张宏韬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目前已预填申报表格的企业包括特斯拉等10家外资企业

7. 美国监管部门调查特斯拉FSD,涉及超240万辆

a.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宣布,对特斯拉FSD(Full-Self Driving)展开调查。缺陷调查办公室将评估FSD应对道路能见度降低情况的能力,此次调查涉及约241余万辆汽车。

b.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称,收到四起与特斯拉FSD有关的事故报告,这些事故发生时,车辆启动了FSD,并且都伴随着阳光眩光、雾等道路能见度降低的情况。四起事故中,有一起导致一名行人死亡,另一起事故中也有人受伤。

8. 事故可能与其纯视觉感知方案有关

a. 不愿具名的行业人士称,在美国监管部门披露的几起FSD事故中,主要原因都与道路能见度情况有关,摄像头性能可能受到了影响;特斯拉车辆如果搭载激光雷达,或许可以更好应对。

b. 智驾系统感知一般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方案,主要硬件包括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等。这几种传感器各有优劣,比如激光雷达不容易受光照等条件影响,摄像头能够提供更加丰富的环境信息。特斯拉的主传感器不使用激光雷达,该公司甚至还移除了毫米波雷达,这种方案被称作“纯视觉”。

短评: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汽车之家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