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晨报 | 比亚迪Q1营收1703亿,净利润同比激增100.38%;长安汽车Q1净利润13.51亿;特斯拉股价连续大涨
▌要闻
▍比亚迪一季度营收1703亿,净利润91.5亿同比翻倍,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9.8%
第一电动4月25日消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显著增长。第一季度,比亚迪营收达到1703.6亿元,同比增长36.35%;净利润为91.5亿元,同比大增100.38%。这一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强劲表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一季度销量达到1000804辆,同比增长59.8%,累计销量超过1160万辆,继续稳居全球纯电动汽车季度销量冠军宝座。
比亚迪在海外市场同样表现强劲,一季度海外销售超过20万辆,同比增长110%,为全球电动化转型贡献力量。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腾势品牌已进入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并计划于四月在欧洲上市。为保障海外市场拓展和产品供应,比亚迪第三艘汽车滚装船“BYD HEFEI”于1月顺利启航。财报还显示,比亚迪第一季度营业成本为1628.5亿元,同比增长35%;研发支出达到142.2亿元,同比增长34%。在技术创新方面,比亚迪发布了“超级e平台”,推出闪充电池、3万转电机和全新一代车规级碳化硅功率芯片,核心三电全维升级,实现兆瓦级(1000kW)充电功率,引领“油电同速”新时代。
▍长安汽车Q1净利润13.51亿,同比增长16.81%,销量突破70万
第一电动4月26日消息,长安汽车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报告。报告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为341.61亿元,同比下降7.73%;归母净利润达到13.53亿元,同比增长16.81%;扣非净利润为7.83亿元,同比增长601.31%。尽管营业总收入有所下降,但净利润的显著增长显示了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此外,长安汽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01亿元,与上年同期的52.47亿元相比,出现了较大的负增长。基本每股收益为0.14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75%。
在销量方面,长安汽车2025年3月销量为268052辆,同比增长3.5%,一季度销量突破70万辆。
▍马斯克称将专注公司,美国政府和运输部推出自动驾驶相关政策有益特斯拉,股价连续大涨
证券时报4月26日消息,美股大型科技股全线上涨,特斯拉股价大涨近10%,英伟达涨逾4%,苹果涨0.44%。消息面上,美国政府周四公布自动驾驶汽车新监管框架,旨在加快自动驾驶汽车的部署,同时保留车辆安全事故报告要求。美国运输部表示,开发自动驾驶汽车的公司可豁免部分联邦安全规则用于测试,并将简化碰撞报告要求,制定全国性规则以取代各州杂乱法规。
此外,特斯拉印度办事处正在向Model 3早期预订用户退款,引发其即将在印度推出新车的猜测。近4个交易日,特斯拉股价连续上涨,累计涨幅超过25%。4月22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称将减少在政府效率部工作时间,专注于特斯拉。对此,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称赞,称马斯克帮助国家节省了大量资金,并表示会与其进一步沟通。对于马斯克专注于经营公司,特朗普称,“我们不得不在某个时候放手让他去做这些事情”。
▌国内
▍上海车展:车载芯片成焦点,算力性能大幅提升,瞄准优化整车成本
科创板日报4月26日报道,2025上海车展正在火热进行中,车载芯片成为展会焦点之一。随着智能辅助驾驶等级提升,车载芯片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高度集成化成为行业发展趋势。英特尔在车展上发布第二代AI增强SDV SoC,采用芯粒技术,集成多种功能模块,性能大幅提升,预计2026年量产。高通展示的8775平台也具备高度集成化特点,支持多屏交互和高速导航。国产芯片方面,黑芝麻智能推出华山®A2000家族芯片,算力达250+TOPS,集成度高,已获多家车企认可并进入量产阶段。地平线展示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SD及征程®6系列,算力达560 TOPS,满足复杂场景下的实时决策需求。紫光展锐推出A8880芯片平台,性能大幅提升。
业内人士指出,车企对自动驾驶计算芯片的要求不断提高,芯片集成度提升体现在硬件架构整合和工艺制程突破。国产芯片凭借接近市场和快速迭代的优势,迅速响应市场需求。在“智驾平权”浪潮下,车企致力于将高阶智驾功能普及至中低端车型,降低硬件成本成为关键。英特尔、黑芝麻智能、地平线等厂商均推出相关技术或产品,帮助车企优化整车成本。
▍广汽集团Q1营收 196.5 亿元同比下降 7.95%,亏损 7.32 亿元
IT之家4月25日消息,广汽集团2025年一季度营收196.5亿元,同比下降7.95%;净利润亏损7.32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2.2亿元。主要因汽车销量下滑及市场竞争加剧。
▍长城汽车一季度营收下滑6.63%,净利润同比大跌45.6%
第一电动4月25日消息,长城汽车公布2025年一季度财务报告。报告显示,长城汽车一季度营业收入为400.19亿元,同比下降6.63%;净利润为17.51亿元,同比下降45.6%。这一下降主要由于公司正处于产品换代升级周期,销量同比减少,同时直营体系建设投入增加。
▍理想汽车宣布理想L6上市一年交付破25万
第一电动4月26日消息,理想汽车宣布理想L6累计交付量突破25万辆。理想L6于去年4月18日上市,定位为家庭豪华五座SUV。该车型提供Pro和Max两个配置车型,全系配备四驱系统,售价分别为24.98万元和27.98万元。理想L6全系搭载1.5T增程器和前后双电机,系统最大功率300千瓦,峰值扭矩529牛米,零百加速时间为5.4秒,极速为180km/h(电子限速)。
在2025年上海车展上,理想L6智能焕新版车型正式发布,官方指导价维持24.98万元起。新车在外观上新增了全新配色,并在辅助驾驶配置上进行了升级。
▌国际
▍智己汽车与Momenta宣布联合开发的IM AD智能辅助驾驶正式出海
4月25日第一电动消息,智己汽车与Momenta联合宣布,双方合作开发的IM AD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正式出海。这一行业首个量产级智能辅助驾驶国际化战略合作,将为东南亚、澳新、欧洲、中东等市场提供标杆解决方案。该系统无需依赖高精地图,即可在欧、亚、澳等多大陆复杂路况中实现“开箱即用”。
智己汽车本月早些时候宣布正式进军澳大利亚,并在4月5日至6日携旗下两款全球化战略车型——LS6海外版IM6、L6海外版IM5亮相墨尔本车展。按计划,这两款车型将于年中在澳大利亚正式上市。此外,智己汽车还宣布,2025年内将全面进军沙特等海湾国家,2026年将覆盖整个中东地区,并已与中东头部经销商达成深度合作。
▍谷歌CEO称Waymo未来可能向个人销售自动驾驶汽车
IT之家4月26日消息,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透露,Waymo未来有可能向个人销售自动驾驶汽车。皮查伊表示,公司计划继续拓展合作,并提到了“未来关于个人所有权的可能性”。早在2018年,Waymo就曾探索这一方向,与克莱斯勒签约生产自动驾驶版Pacifica,并讨论了未来如何将这类车辆售予私人用户。
特斯拉也在积极推进个人自动驾驶市场的布局。CEO马斯克在去年“We, Robot”活动上表示,到2026年,消费者可花3万美元购买一辆Cybercab。
▍贾跃亭出任FF联席CEO,承诺股权激励半数还债
第一电动4月25日消息,法拉第未来(FF)宣布贾跃亭出任联席CEO,采用“股东股民 First”股权激励方案,与公司市值股价直接挂钩。贾跃亭将保留现有职责,并新增财务、法务及供应链等职能的直接汇报线,与现任全球CEO共同履行职责。他承诺,当股权激励达成时,将拿出一半收益用于还债,并履行在中国法律下的债务和责任。
法拉第未来同时宣布进入“创始人+职业经理人”时代,并推出“十大变革”,旨在助力美国汽车产业链重构,力争FX量产后两年内产销达数万台。贾跃亭在演讲中强调,将全力以赴推动经营基本面的快速提升,达成关键战略目标,并有信心带领全体FF成员完成这些里程碑,为股东股民创造最大价值。
▍OpenAI升级GPT-4o模型,推出轻量版Deep Research
IT之家4月26日消息,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尔特曼宣布对GPT-4o模型进行升级,重点提升智力和个性。此次升级优化了模型保存记忆的时机,提升了在STEM领域的解题能力,并对回应方式进行了细微调整,使其更加主动,更擅长引导对话。
OpenAI还宣布推出基于OpenAI o4-mini模型的“轻量版”Deep Research AI搜索功能,旨在服务更多用户。“轻量版”Deep Research功能采用OpenAI o4-mini模型,生成的回复内容较短,但质量依然良好。其搜索准确率为45.6,略低于标准版(51.5),但明显高于其他模型。订阅Pro会员的用户每月可使用125次标准版和125次轻量版Deep Research AI搜索功能;Plus/Team会员每月可使用10次标准版和15次轻量版;免费版用户每月可使用5次轻量版。Deep Research使用额度每30天重置一次,额度用完后需等待3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