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的难点,选择很重要,苹果戴森也吃了亏?
提起固态电池,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其中的好处,但对于那么大公司都投入了巨额资金,也无法大规模推广不甚了解。
其实,固态电池就是以固体材料来代替现有锂离子电池中使用的液体成分,固态电解质的厚度仅有3-4微米,非常的轻薄,不仅减小了体积,也降低了重量。但是固态电池的技术路线有很大的分歧。
固体电解质可大致分为三类:无机电解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复合电解质。目前业内比较看好的材料包括固态聚合物、硫化物、氧化物、薄膜等。
近来声名鹊起的辉能科技,主要是在氧化物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日本著名电子公司索尼也是在这个方向上发展。
而其它较大部分的车企和供应商,则是在硫化物上进行研发,例如日系的松下和丰田、韩系的三星、德国的宝马和我国的宁德时代。目前丰田也已经有了很大的收获,今年奥运会将发布首款搭载固态电池的商用车就是明证。
而戴森、苹果收购的固态电池厂 Sakti3 和 Infinite Power Solutions,都是以薄膜为主,制程及其复杂,量产难度高,导致手握重金,想在电池领域拿出重磅产品的这个科技公司,也有些沮丧。此前已经传出了两者都有意放弃的消息,可见是吃了大亏,投入的资金估计都打了水漂。
由此可见,固态电池的难度远超我们的想象,目前没有太大进展也不让人意外。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氢云链
本文地址:
本文由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撰写,他们为本文的真实性和中立性负责,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第一电动网。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和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所有,如需转载需得到双方授权,同时务必注明来源和作者。
欢迎加入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注册会员登录后即可在线投稿,请在会员资料留下QQ、手机、邮箱等联系方式,便于我们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稿件,如有问题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删除。
-
岚图FREE+提车分享:性价比高,非常推荐!
-
宋PLUS车主:比亚迪三电非常牛,不是冰箱彩电大沙发能抗衡的
-
【NE数据】2025年上半年乘用车电驱动、OBC装机量:供应链收敛,电驱相关前十市占率超7成,OBC超9成
-
【NE数据】2025年上半年乘用车电池/BMS装机量:233.6GWh,再创新高!吉利系成最大黑马
-
23.24万提了一台理想L6,这车满足我爱人对车辆的所有要求
-
吉利星愿车主:就看这一个月4万多的销量,买星愿肯定不吃亏的
-
我为啥选择了小鹏G6,而放弃了极氪7X和问界M7?
-
小米YU7首批车主:实车比图片震撼!从颜值到生态全方位吸引我
-
问界M8车主5000公里分享:辅助驾驶至少节省了司机40%的精力
-
海狮06来长沙了,13.98万起,颜值高空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