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佛山押注“氢”动力

撰文/ 牛跟尚

编辑/ 张   南

设计/赵昊然

清清的湖水、飞流的瀑布、蓝蓝的天空……在佛山市南海区听音湖畔,20多部氢卡、氢巴、氢轿、氢艇、氢能无人飞机似乎向参观者倾诉:氢,岂能轻视,无所不能。

“用氢能定义汽车”。佛山南海区的汉合汽车改用全球车坛最时髦的“软件定义汽车”,表达他们对未来的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憧憬,发布一款单次加氢续航近1000公里的燃料电池电动重卡,同时配备自动驾驶系统,车辆可实现无人驾驶。

同时,东风汽车与佛山仙湖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联合开发的无人驾驶Sharing-Van燃料电池车型首次在本次展会亮相,具备5G远程驾驶技术;广汽新能源展示的一款燃料电池Aion LX 乘用车,续航超650公里,可在零下30℃的严寒地区冷启动;中氢博创展示的氢燃料电池无人机最大航时达5小时,巡航速度达100公里/小时。

10月19日-22日,千人参会、万人观展的2020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氢能产业大会(以下简称氢能大会),让气温达26℃的佛山南海区沸腾起来。

出席这次氢能大会的嘉宾阵容豪华,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家能源局、国务院参事、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等政府和行业大咖,还有欧洲联盟、德国、法国、荷兰、挪威、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国家的驻华使领馆、行业和企业代表。

更有多位知名院士前来为氢能呐喊,包括武汉理工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清杰,中国科学院院士郭烈锦,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大钊、李骏、武强、蔡美峰,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叶思宇,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程一兵、外籍院士刘科,欧洲科学院院士余家国,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张以河等。

氢能大会从10月18日的闭门会开始,10月19-20日两天有开幕大会,还有高峰对话、院士论坛、技术论坛、安全论坛、应用论坛等6个主题论坛,深入研讨燃料电池技术、氢能技术与应用、政策标准、氢安全、氢能合作等内容。由日本前首相、韩国前总理参加的中日韩氢能论坛,为中日韩三国在氢能领域的对话与合作搭建平台。

期间,第四届中国(佛山)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及产品展览会(CHFE2020)同期进行,参展企业近300家,展出内容涵盖氢能基础设施、制氢、储存、运输、氢气利用、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汽车制造等环节的先进技术和成果。

更接地气的活动是10月20-21日在南海区樵山文化中心西侧展馆二楼举行的氢听剧场,这是中国(佛山)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及产品展览会极具特色的活动之一,已连续举办四届。今年的氢听剧场有开场式、项目签约仪式、新品发布会、产业对接会、燃料电池技术分享论坛、氢能技术分享论坛等多个环节。参与演讲企业达25家。

苏星软管、安徽清技自动化、深圳凯百威等参展听会的负责人告诉汽车商业评论:参展有收获,参会有启发,这几年关于氢产业的配套量都在稳增长,这是未来布局方向。

在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涌动和蓄势已久的氢能,为何率先在佛山这个并非一线城市、经济实力并不是最强的珠三角城市点燃?在全国30多个城市氢能大跃进中缘何唯独佛山“风景这边独好”?佛山这个以“打造国际知名的氢能生态城市”万亿GDP城市会不会是一场豪赌?

佛山吃定氢能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各国可持续发展进程与气候行动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现在各国面临一个抉择:努力回到旧时代的经济水平,还是投资于未来的经济——而这意味着向煤炭时代、石油时代和所有化石燃料的时代告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副署长穆拉德·沃赫拜(Mourad Wahba)在10月19日的氢能大会开幕视频致辞中表示:进一步发展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是这一转变的关键,它有助于为经济脱碳,并推动绿色、繁荣的新型经济发展。

能用中文开场白、做结尾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Beate Trankmann)预计,到2030年,氢能的生产与基础设施成本将下降一半,使其更具竞争力;到2050年,清洁氢能将可以满足全球24%的能源需求,为全球四分之一的车辆提供能量,并在全球范围内创造3000万个就业岗位。

全球疫情还在蔓延,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认识到,氢作为一种低碳、清洁的能源载体,对解决本世纪的能源低碳化、交通电气化难题具有关键作用,也为各国在后疫情时期向低碳、具有韧性的经济体转型提供宝贵的机遇,如今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正成为全球主要汽车生产国家和地区争相部署的重要战略方向。

中国政府认为,氢能源和燃料电池技术有着巨大潜力,能帮助更快实现碳中和经济。氢能作为一种低碳、清洁的能源载体,可为中国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将在2021年年初的第十四个五年计划中制定更详细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指南。

“佛山市是中国氢能和燃料电池发展的先行区,在产业政策、车辆推广应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先行先试的示范作用。”在10月19日的氢能大会开幕仪式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发来的贺信特别提到佛山贡献。

佛山市市长朱伟表示:“加快发展氢能产业,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他相信,从世界和中国各地赶来参会参展的各位专家、各界人士来到佛山交流,从各个方面为佛山氢能产业发展把脉、建言献策。

佛山市发展氢能的主战场在南海区。这个连续6年获评全国市辖区百强榜第二名的珠三角腹地,形成了汽车制造、有色金属、家具家电等12个产值超200亿元的制造业集群。区长顾耀辉认为,氢能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正引领传统制造迈向绿色低碳未来。

他介绍,2009年南海引进广顺新能源公司正式开启氢能产业发展之路。经过11年的探索,南海氢能产业发展战略逐步明晰,目标是打造“中国氢能产业商业化创新发展引领区”和“国际知名的自主氢能技术先行地”,力争到2025年全区氢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达到6000辆、氢能公交线路50条、氢能有轨电车2条、加氢站30座。

从2003年开始,在全球环境基金(GEF)的支持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中国科技部,长期支持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在中国的示范与商业化,并将其氢经济试点项目扩展到佛山等7个示范城市,推广燃料电池电动汽车7000辆。

燃料电池汽车国家监管系统平台(国家科技部项目)10月20日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全国已接入燃料电池汽车达到5777辆(物流车3153辆、客车1997辆),累计运行里程达到7949万公里,累计节油量2514万升。

全国有35个城市示范运行了燃料电池汽车,其中推广效果最好是佛山、上海、深圳,燃料电池车辆分别为1383辆、1376辆、774辆。而接入的客车中,佛山飞驰的数量最高——529辆、上线率最高——81%。

遥远的理想

中汽协10月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6万辆和13.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0%和67.7%。本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刷新了9月历史记录。

从细分能源类型来看,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7万辆和11.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0.0%和71.5%;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9万辆和2.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9.5%和53.9%

而9月的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辆和1辆,1-9月的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70辆和579辆,同比分别下降56.7%和53.7%。

从整个汽车各细分车型看,燃料电池汽车不仅在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中垫底,还在下滑幅度上“创新高”。一位车企老总开玩笑说,可能是由于佛山的订单还没有生产交付。

但据此来判断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不行,也许断言下得太早。

10月19日举办的南海区氢能产业项目签约仪式上,有16个项目进行签约,签约方包括中国石化集团资本、国华能源投资、江苏清能股份、中深新产业、西安交通大学等企业和院校,项目涵盖氢源、加氢基础设施、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等产业链环节,合作方式包括研发生产、产业基金、加速孵化、中日韩合作等。

其中韵量项目是重塑项目在南海的重要部分,已形成一期年产5000台套电堆的产能,实现电堆和膜电极的批量化制造;济平催化剂项目2020年与南海区签约,不足半年内建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规模化全自动生产线,并将投入生产,催化剂年产能2吨,可配套2万台套电堆,未来两年的市占率将从85%提升到90%。这预示着南海在发展燃料电池最核心的技术和产业领域摆脱“卡脖子”。

而佛山南海氢能中心位于仙湖氢谷核心区,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27万平方米,总投资2.85亿元,是集住宿、会展、会议、科研、办公、餐饮为一体的高端商业体,目前已集聚佛山南海氢能馆、广东省武理工氢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华南氢安全促进中心,成为全国知名的氢能科研和体验基地。

百闻不如一见。

氢能大会为参会嘉宾设置从主会场樵山文化中心到南海氢能重地丹灶镇仙湖氢谷的参观考察路线,知名的“丹灶仙湖氢谷”崭新亮相:在丹灶镇仙湖周边48平方公里的区域,按“一湖一城三园区”高标准规划建设的“仙湖氢谷”,致力成为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自主氢能技术先行地、高端氢能产业集聚地、先进氢能社会示范区。

汽车商业评论乘坐燃油客车、氢能大巴全程3小时参观韵量燃料电池有限公司燃料电池电堆生产项目、广东济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燃料电池催化剂产业化项目、佛山南海氢能展示中心,体验了引进50多个氢能产业项目、投资超250亿元的产业集群——“世外桃源”仙湖氢谷新场景。

这里已成为广东氢能源汽车的最大产业基地,将为中国乃至全球氢能产业及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发展贡献“仙湖氢谷”模式。

在位于丹灶镇的广顺科技园,10年前就在开始研发燃料电池关键部件的广顺新能源认为,氢能是终极能源的革命、净享未来的希望,“除了水,没有任何排放”“静与净的科技,开创绿色环保氢纪元”。

这个公司一位负责人说:“氢燃料电池车离消费者并不遥远”:与纯电动汽车相比,燃料电池能力密度更高,单位体积下约为传统电池7倍;加注更快,平均3-5分钟;综合效率高达29%,续航可达750公里。

又提举国体制

10月15日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发布的《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报告2020》预计,到2050年氢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例达10%,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3000万辆,氢气需求量6000万吨,全球进入氢能社会。

制约氢能市场化落地的关键要素是什么?报告给出答案,氢燃料电池的成本是市场化应用的重要影响因素。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常务副秘书长刘小诗指出,至2030年左右,部分氢燃料电池商用车车型将有望在多种使用场景中具备全生命周期经济性优势。其中氢燃料电池物流车将在2025-2030年间达到与纯电动车型相当的TCO(Total Cost of Ownership,总体拥有成本),而客车、重卡将在2030年实现这一目标。

“我国氢能产业进入了小规模的示范运用阶段,但总体上还未完全掌握核心关键技术,这是制约国家氢能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从事能源政策和能源改革研究的经济学博士、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景春梅在本次氢能大会上多次提及。

这位有近30篇内参报告得到国家决策层批示的智囊指出,我国在热化学制氢领域处于全球领跑地位,在碱性电解水制氢、固态储氢、加氢机加注、控制系统、水热管理系统方面与国外并跑,但在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碳纸、膜电极组建、电堆、空气压缩机方面处于跟跑状态。部分核心材料和零部件完全依赖进口,产业发展存在“卡脖子”风险。

她建议,应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有效整合氢能产业研发资源,尽快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是推动我国汽车工业转型升级乃至整个能源产业走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的必行之举。“新型举国体制的核心要义是‘协同创新’,目标是实现技术突破与商业化应用的并重。”

“在构建新型举国体制时,要处理好各种关系,比如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技术创新和商业应用间的关系,以我为主和国际交流间的关系。”原对外经贸部首席谈判代表、副部长龙永图认为,举国体制并不排除国际间的交流。

认同新型举国体制发展氢能的鸿基创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叶思宇认为,南海区、佛山市能成为氢谷、氢都,也是得益于广东省的举全省之力发展燃料电池汽车优势。他表示,未来五年,这里的国产燃料电池有望为市场提供性能可靠、成本可控产品,未来十年是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抢占世界珠峰的窗口期。

“今年是燃料电池的发展元年,通过4年‘以奖代补’政策,促进技术积累和成本下降,燃料电池未来5到10年是形成规模化的关键期。”曾任世界燃料电池龙头——加拿大巴拉德动力系统首席科学家且在燃料电池方面具有30余年研发和产业化经验的加拿大国家工程院士叶思宇乐观地展望。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汽车商业评论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1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