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车企押注,B轮融资3.1亿美金,文远知行开辟无人小巴赛道
新一年刚刚启幕,文远知行打响 2021 无人驾驶落地第一枪。
继上月底文远知行官宣拿到由宇通 2 亿美元的 B1 轮战略投资后,1 月 14 日,这家中国无人驾驶领域的独角兽的 B2、B3 轮融资也已顺利完成。
整个 B 轮融资金额达到 3.1 亿美元。
同时,从 1 月 15 日开始,文远知行将在广州国际生物岛展开无人驾驶微循环小巴对外试运营,其无人小巴服务将覆盖区域内各办公点与商业场所。
这是继 2019 年 11 月文远知行推出全面开放的 Robotaxi 后,进一步拓宽其出行服务边界。
Robotaxi+Robobus 双线并进,这家独角兽公司的落地步伐越来越快。
1、3.1 亿美元 B 轮融资到位,Robotaxi+Robobus 双线并进
2020 年 12 月 23 日,文远知行官宣了商用车龙头企业宇通集团战略投资 2 亿美元,创下中国主机厂在无人驾驶领域的单笔投资之最。
此后,包括 CMC资本、国开装备基金、广东恒健新兴产业基金、华金资本、创茵资本等在内的资方同样加注文远知行,启明创投、创新工场、昆仲资本等老股东参与跟投。
文远知行的整个 B 轮融资金额达到 3.1 亿美元。
这 3.1 亿美元,为 2021 年的无人驾驶落地之争备下了弹药。
此前在 2018 年 10 月,文远知行便拿到了由「雷诺日产三菱联盟」领投的 A 轮融资,加上宇通集团的投资,使文远知行成为全球首家同时获大型商用车企和乘用车企战略投资的无人驾驶公司。
如今在业务落地上,文远知行的产品也呈现出商乘并举,多线开花的局面。
在新一轮融资注入后,接下来文远知行将:
在技术上,推动自动驾驶向更安全可靠的全无人驾驶演进;
与战略资方宇通集团合作,推动无人驾驶小巴的产品落地和运营,相关车型已研发完毕;
以广州为核心根据地,将 Robotaxi服务推广至城市中心核心道路,同时开辟新的落地城市。
融资、产品、落地一气呵成,文远知行这次 B 轮融资不只是简单的筹集资金,背后是一次产业和城市资源整合的操作。
2、万亿级赛道,载人自动驾驶进入落地之年
苹果 CEO 库克曾说过:无人驾驶是 AI 项目之母。
那载人自动驾驶就更加是皇冠上的明珠。
大摩在 2018 年给了 Waymo 超过 1700 亿美元的估值,就有至少 800 亿美元估给了载人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
全球大小巨头和资本热钱还在不断涌入这个数万亿级的商业赛道。
2020 年,通用旗下的无人驾驶技术公司 Cruise Automation 和亚马逊新收购的Zoox 分别在年初和年末发布去掉了方向盘,为无人驾驶重新设计的汽车。
前装量产,为头部自动驾驶企业部署大规模无人驾驶出租车奠定了关键硬件基础。
无独有偶,在宇通集团的支持下,文远知行也推出了这样一款全新的无人驾驶汽车。
这款车采用前装量产车型,无方向盘、油门和刹车,搭载文远知行自主研发的 L4 级自动驾驶全栈式软硬件解决方案,最高时速达到 40 公里/小时,能够安全高效地处理各种复杂的城市交通路况。
这款小巴进一步补齐了文远知行无人驾驶载客服务落地的产品线。
2020 年 12 月,中国交通运输部出台了明确的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指导意见:
大力推动自动驾驶技术试点和示范应用,稳步推动自动驾驶客运出行服务。
这意味着自动驾驶赛道正式获得官方认可,行业黄金窗口也即将来临。
资金、政策支持,行业大势所趋,都是外部的利好,自动驾驶企业要真正跑通商业模型,立足于未来,更重要的仍是「打铁还需自身硬」。
3、Robotaxi运营一年多,文远知行的实力几何?
2019 年 8 月,文远知行与白云出租以及科学城集团组建合资公司文远粤行。
与国有企业组建合资公司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对于一家初创企业来说需要更大的魄力。
从结果来看,文远知行的 Robotaxi 运营得确实风生水起。
到 2020 年 11 月,文远知行公布 Robotaxi 运营一周年共完成 147128 次载客出行服务,服务用户数超 60000,无任何主动责任事故。
与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共同发布的中国首份 Robotaxi 乘客调研报告显示,文远知行 Robotaxi 已经积累下近三成每周至少乘坐一次的忠实用户。
数据背后,文远知行成功向外界展示了他们无人驾驶几方面的「硬实力」:
L4 级无人驾驶全栈算法,包括全面自研的感知、定位、决策、规划和控制模块;
一套面向消费者的 Robotaxi 产品体系,包括量产车型、叫车APP、用户端运营可视化产品等;
Robotaxi 商业化的运营数据和服务经验积累。
(1)全栈自研,征服高难度中国特色驾驶场景
暴雨天穿越 1.5 公里长隧道,出征广州「城中村」这样的高难度、极具中国特色的场景,抢先获得中国首批全无人驾驶路测许可……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这种炫技背后是扎实的技术积累——文远知行拥有自研的 L4 级自动驾驶全栈式软硬件解决方案。
其自研的多传感器融合算法在障碍物检测、分辨、跟踪和场景理解方面,不仅超越人类,而且能做到在复杂天气情况下,仍然为车辆提供可靠的感知信息输入。
文远知行还自建了厘米级高精地图,已覆盖多个城市数千公里道路,能提供精确 3D 结构数据以及车道线、交通信号等大量语义信息。
除去车端的算法精进,文远知行早在 2018 年就开始了车辆远程控制系统的开发,而且与联通达成合作,未来将在 5G 网络下实现全无人驾驶应用。
(2)无人驾驶产品化,打造规模落地车队
打造一辆用于测试的无人驾驶车辆不难,但从 0 到 N,为普通消费者提供可规模化、可靠的无人驾驶出行服务,需要强大的产品化能力和运营能力。
目前,文远知行拥有超过百台的自动驾驶汽车,以林肯 MKZ 和日产轩逸为主要车型,都在进行常态化的测试和运营。
2019 年 12 月,文远知行发布车顶一体化集成套件WeRide Smart Suite 3.0,这一套件通过车规级硬件的小型化、集成化,为规模化车队部署铺平了道路。
在乘客端,文远知行开发了专门的叫车 APP 以及运营级可视化产品——WeRide Viz,方便消费者叫车。
同时,这也让消费者使用车辆过程中能够清晰知道车辆的位置以及车辆对周围环境的感知,通过友好的人机交互提供更多安全感。
汽车之心此前在广州也亲身体验了文远知行的 Robotaxi 服务。
打到一辆自动驾驶车辆的流程大致分三步:
打开手机 APP,选择地点后下单,然后等待车辆;
上车后,乘客在车辆副驾驶座后方的平板电脑或 APP 上确认目的地,自动驾驶启动;
行程结束后,APP 会弹出付费界面。完成支付后,订单结束。
整个流程与使用网约车几乎没有区别。
在体验过程中,车辆上的安全员全程无接管,车辆可以自行处理包括无保护左转、非机动车混行等典型场景和复杂路段,有让行,也有超车,驾驶能力颇有「老司机」风范。
(3)Robotaxi 商业运营经验的积累
文远知行的 Robotaxi 开启商业化运营的时间点比较早,全对外运营可以说中国第一家。
一年多以前,文远知行便在广州市黄埔区开启了 Robotaxi 运营,用户无需任何申请、审核,只需下载 WeRide Go APP 即可呼叫使用。
在黄埔区城中心 144 平方公里范围内:
文远知行为 Robotaxi 服务设立了 200 多个上下车点,其运营时间覆盖每周一到周日。
从早 8 点到晚 10 点,完整覆盖了一周和一天中的高峰时段,并且场景包含居民区、商业区、闹市区等。
也许当时大家还没有意识到,这种开放程度的运营到今天也只有两家自动驾驶企业能够做到。
后来,除了在 WeRide Go 提供服务外,文远知行的 Robotaxi 还在高德打车平台上线。
4、驶向自动化驾驶商业化未来
不管是联手白云出租集团运营Robotaxi,还是与日产、宇通等主机厂的战略合作,文远知行的「铁三角」商业模式从开始的融资故事,到现在展现雏形,在中国的落地颇有看头:
在政府支持下,由无人驾驶企业、主机厂、出行公司三方合力,无人驾驶企业提供技术,主机厂提供车辆建立车队,形成无人驾驶运力,而出行公司持续获取和服务用户,带来庞大的出行需求,从而形成无人驾驶的商业闭环。
文远粤行的运营经验,已经向外界展示了「铁三角」模式的可行性。
下一步,根据官方透露,文远知行即将在广州海珠区城市核心道路开展测试,并正布局更多落地城市。
从 Robotaxi 出发,与宇通合作的无人小巴也将拓展文远知行服务的边界。
小巴人效更高,路线固定,有利于无人驾驶更快地跑通商业化。
站在 2021 年的起点,拿下巨额融资的文远知行已经为迎接未来做好了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