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两会观察报道二:哪些产业发展建议被汽车大佬频频提起?

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中国在不平凡中度过。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中国汽车产业在2020年经受住了重重考验,展现出了不同寻常的韧性与活力。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全年国内汽车累计销量达2531.1万辆,蝉联全球第一。站在这样的高度上,汽车产业该如何发展?

今年的两会中,各位汽车大佬纷纷为此建言献策,力图让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更光明。《道哥说车》编辑注意到,各位汽车大佬在提出新建议的同时也在重复着以往所提出的建议。比如:长安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连续两年提出关于提升自主品牌汽车认可度的建议;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连续两年提到“走出去”……

接下来《道哥说车》编辑便来给大家盘点那些汽车大佬总提到的建议。

朱华荣:提升自主品牌汽车认可度

去年的两会中,朱华荣提出了《关于当前世界经济环境下,快速提升中国品牌汽车品牌力、拉动中国经济的建议》的提案,建议:1、倡导领导干部及公务人员、公众人物,优先使用、购买自主品牌汽车;2、大型活动或国家行为层面,更多展现自主汽车品牌形象;3、重量级媒体引导,助力自主汽车品牌向上;4、完善网络管理机制,共塑行业舆论环境。

今年的两会中,朱华荣再度提到了关于提升自主品牌汽车认可度的相关提案。朱华荣在《关于当前市场与舆论环境下,持续提升中国汽车品牌社会认可度的建议》提到四点建议:1、大型活动或国家行为层面,由重量级央视、党政、财经类媒体多角度报道更多展现中国汽车品牌形象;2、重量级媒体引导,助力中国汽车品牌向上;完善网络管理机制,共塑行业舆论环境;3、倡导高知群体进一步了解中国品牌现状,对中国品牌给予客观评价,并在公共出行中,优先购买、使用中国汽车品牌,鼓励公众人物使用、购买中国品牌汽车出行。4、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系统进行采购专项支持,打造中国汽车制造名片,倡导使用中国品牌。

与去年两会期间的《关于当前世界经济环境下,快速提升中国品牌汽车品牌力、拉动中国经济的建议》相比,朱华荣在今年的两会中提到的建议变化并不大,依旧主张国家层面以及公务员、公众人物等采购中国品牌汽车以带来影响力,并主张媒体层面在舆论方面给中国品牌汽车提出支持。

在两次提案提出的背景方面,朱华荣均提到了,近年来,自主汽车品牌在产品质量、技术水平、服务水平等方面,具备与合资品牌同台竞技的实力,但中国汽车的品牌力较弱、溢价力较低,“廉价、低端”的负价值品牌现象还比较突出。在当前世界经济环境下,生存与发展面临困难,亟待快速提升自主品牌汽车品牌力。

事实上,关于朱华荣提到的几点建议,目前在中国汽车市场中已经在逐渐落实。如朱华荣提到的公务用车方面,2020年上半年中央国家机关公车采购前十的品牌,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平分秋色,各占一半。

王凤英:不断为“走出去”建言献策

与朱华荣不同,王凤英一直致力于为中国品牌汽车“走出去”建言献策。去年的两会上,王凤英提出了《制订中国汽车“走出去”国家战略护航中国迈向世界汽车强国之路》的提案,在她看来,中国汽车“走出去”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更是国家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需要,是中国迈向世界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新形势下,“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汽车“走出去”提供了巨大的机遇。然而,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竞争格局,中国汽车“走出去”仍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如汽车出口价格低廉、“走出去”模式单一、品牌影响力不足、金融服务瓶颈凸显、合规风险掌控能力不足等。

为此,她建议:1、制定中国汽车“走出去”国家战略,推动汽车强国建设;2、引导新能源汽车出口新增长点,强化对出口企业的管理;3、建立汽车质量品牌评价体系,加强品牌培育;4、搭建“一带一路”综合服务平台,护航企业“出海”;5、优化跨境金融政策支持,加大对汽车企业“走出去”的金融支持力度;5、建立健全风险防控和权益保障机制,保护中国汽车企业利益。

今年的两会上,王凤英依然在为中国品牌汽车如何“走出去”建言献策,不过重点却有所不同。在今年两会上提出的《关于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的建议》中,王凤英表示,近年来得益于政策支持、技术创新、规模庞大等先发优势,中国培育出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产业。2020年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确立,使中国汽车全球化发展迎来新契机,新能源汽车成为重要突破口。然而,随着以德、日等为主的外资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力,而中国新能源汽车仍以国内布局为主,“走出去”黄金窗口期压缩,中高端新能源汽车产品在全球影响力较小,芯片、钴资源等关键技术或资源依赖进口等问题,使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受阻。

因此,她建议:1、制定5-1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规划;2、扶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拥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向全球发展;3、搭建自主的全球化供应链体系,提升新能源汽车整体“走出去”实力;4、拓展国际经贸合作,带动企业互利共赢;5、制定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全球化自我保护的防御机制。

相比较而言,王凤英在今年两会上所提出的《关于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的建议》更加侧重于新能源汽车的“走出去”。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4-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7.5万辆上升至136.7万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如王凤英所提到的,我国新能源汽车大多处于“内销”状态,无论是比亚迪、上汽乘用车、广汽新能源等,还是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都并没有在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形成影响力。在新能源汽车革命的时代,拥有不错基础的中国新能源汽车确实该“走出去”。

此外,除了针对中国品牌汽车“走出去”建议,王凤英两年连续提到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今年的两会上,王凤英提出了《关于推进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建议》,而在去年的两会上,她则提出了《关于大力推动氢能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能源和动力转型升级的建议》。

曾毓群:加快电化学储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两家整车制造企业的代表朱华荣和王凤英的建议更侧重于提高中国品牌汽车的影响力以及扩大中国品牌汽车的市场,而动力电池厂商巨头宁德时代的老大曾毓群则更倾向于为加快电化学储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而建言献策。

2020年两会中,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提出了《关于加快电化学储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引领全球能源变革》的提案。其指出,大力发展储能,可以提高多元能源系统的灵活性和可调性,提高能源交易的自由度,建设中国特色全球领先的能源互联网;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长远看可以有效降低用户电价。过去十年,锂电池性能提高了3倍,成本下降了90%,在储能领域的商业化应用条件基本成熟。但其大规模推广还存在政策和标准上的问题,如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缺乏明确和稳定的价格机制、审批和管理缺乏统一的规则、储能行业标准规范尚不完善等。

为此,他建议:强化顶层设计,将储能纳入国家能源发展规划,明确储能的法律地位;建立价格机制,准许电网侧储能纳入电网规划,进入输配电成本核算;完善标准和管理体系,确保储能产业安全可持续发展;建设吉瓦时级大型储能示范站,引领全球能源转型,塑造中国制造新名片。

今年的两会上,曾毓群同样提到了此议案——《关于加快电化学储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支撑国家3060战略目标落实的提案》。曾毓群指出,电化学储能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离不开储能政策和市场环境的改善,但就实践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缺乏顶层设计,各方规划统筹协调性不足;二是市场机制不成熟,投资储能经济性差;三是缺乏准入门槛要求,劣币驱逐良币现象频出。

曾毓群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将电化学储能作为国家新型基础设施,纳入国家和地方“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电力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规划。二是建立市场机制,让储能既要“有效”(有效果有价值),也要“有利”(有价格有收益)。三是推进新能源发电+储能,同步制定储能电站性能和安全标准,防止低水平竞争。四是建设储能云平台,用共享经济和平台经济的模式创新储能运营机制,提高储能收益。

对比来看,曾毓群今年两会关于“加快电化学储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与去年两会提出的建议差别不大,只是更细化了一些。依旧是分别从储能的国家地位、标准、市场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两会上,对于建设大型储能平台,曾毓群提出了“方法论”,即用共享经济和平台经济的模式创新储能运营机制。

历届两会中,各位汽车大佬都在尽心尽力的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健康高效发展建言献策,其中更不乏一些已经为我国汽车产业健康发展做出指导的建议。而哪些被频频提起的建议也仍在为我国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把脉,相信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参与以及政策的指导下,中国汽车产业会拥有更美好的前景。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道哥说车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2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