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充电桩基建为何再次被写入2021年度《政府工作报告》?

图片

2020年初,充电桩基础建设首次被纳入“新基建”行列,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中,从此便迎来政策的新风口,开启一条未来10年的高速发展通道。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新能源汽车正符合于“既促销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新业态,把充电桩和5G并行,并排在新能源汽车之前,成为发展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的前置条件,可以看出充电在新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今年2021两会中《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将增加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这便是充电桩基建的“二进宫”。

图片

图片

充电桩建设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未来的大综商品消费其中重要的组成之一就是新能源汽车的消费,电动汽车成为拉动消费和产业升级强力新引擎已然是我们可以预见的结果。在国家“碳中和”战略的引导下,新能源汽车发展将会逐渐走向成熟,动力电池的性能也越做越强,已具备大规模发展电动汽车的前提条件。

但目前充电设施成为了该产业发展的短板,明显滞后于电动汽车的发展。充电桩数量少、充电慢、找桩难、利用率不高、里程焦虑、安全焦虑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动汽车的用户体验,并制约了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势必要提高充电设施的建设进程。

图片

充电基础设施具有公共属性,如果没有政府的顶层规划布局,单纯依靠民间资本建设,将会出现盲目投资的情况,不利于行业的发展。充电设施分为多种类型。

从全国范围看,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领域,公交、客运及环卫车的充电配套设施相对到位,有较好的用地保障机制,但在个人用户的充电桩布局上,仍非常需要政府加大统筹和支持力度。地方政府应考虑,如何在用地资源方面进行保障。考虑车辆使用的流动性,进行有效的区域规划,更好地盘活存量用地资源,为充电运营企业建设公共充电场地提供更多的用地和电力资源保障。

图片

小编总结:政府应当加强,高速公路、乡镇、三四线小城市等的充电桩设施建设。政策补贴到位,投建精准引导、和土地电力资源支持等一系列措施都应该有效的发挥出来,政府应当引导社会资本对充电桩、换电站等保障性设施开展前瞻投资,实现基础设施先行。保障充电先行,换电先行,满足用户刚需,大家才有信心购买电动汽车,新能源车的消费环境和消费者的信心才能被建立起来。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充电桩沙龙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1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